摘 要:《論語》全文雖然不長,但是作為一部以語錄為主要形式的經(jīng)典,其內(nèi)容不可謂不龐雜,全文似乎很難用一條明確主線進行貫穿。然而《論語》是否真的沒有一條鮮明主線呢?事實并非如此??鬃釉凇墩撜Z》中有“吾道一以貫之”的說法,曾子解釋為“忠恕而已矣”,前人雖然注意過這一問題,但卻難以將“忠恕”徹底貫穿《論語》全文:或是將“忠恕”下降一等,視為道德某一方面;或是就“忠恕”自身而論“忠恕”,未做進一步貫通。這都不符合“一以貫之”之旨?!爸宜 焙喲灾褪欠瓷肀M己,推己達人,縱觀《論語》全文,無論是在為學、為人還是為政方面,幾乎都是在講述這個道理。本文便試圖以此為切入點,重新審視“忠恕”在《論語》中一以貫之的地位。
關鍵詞:忠;恕;一貫之道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保ā墩撜Z·里仁篇》)
孔子在《論語》中有“吾道一以貫之”的說法,曾子解釋為“忠恕而已矣”。 “忠恕”簡言之就是反身盡己,推己達人,縱觀《論語》全文,幾乎都是在講述這個道理。
一、孔子向曾子點明“吾道一以貫之”的原因
孔子弟子眾多,其中不乏賢者,為什么偏偏呼喚年齡較小的曾子 向他點明“吾道一以貫之”。對于這一問題的思考,歷來有著不少的爭論。
宋代儒者受佛學影響較深,注解經(jīng)文時常常有佛學的影子,清人洪頤煊在《讀書叢錄》中指出“宋儒謂一貫為孔門不傳之秘,惟曾氏得其真詮,端木氏次之,其余不可得聞。此其說非也。”他的判斷是符合道理的。儒家不像佛教那樣講求參悟,更沒有所謂的“秘傳”,孔子提倡“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篇》),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大多給出較為平白的回答,偏偏在于“一貫之道”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上有所偏袒隱瞞,這是說不通的,因此宋儒所說的“秘傳”的解釋是錯誤的。
朱子在《四書章句集注》中的解釋是“圣人之心渾然天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處蓋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體之一爾。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應之速而無疑也?!毕噍^于他人,朱子的說法雖然要符合情理得多,但是仍然不能令人十分滿意。朱子解釋此段經(jīng)文時,大力闡發(fā)他的“理一分殊”思想 ,顯然是在借題發(fā)揮,不符合原文之意。
孔子教誨弟子時,常常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曾子性格篤實敦厚 ,注重修養(yǎng)自己 ,如朱子所言“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因此將其呼喚出來,告訴他“吾道一以貫之”。這樣做實際上是為了點明曾子:我的“道”并不是紛冗復雜的,不要過多糾纏于種種繁復細節(jié)而失去對于主旨的把握,要明白學問的中心只有一個,把握住這個中心就把握住了學問的要領,履行了這個中心才不至于走上歧途,如此而已。正如《中庸》所說“忠恕違道不遠”。
二、關于“忠恕”二字的解釋
關于“忠恕”二字的訓詁,前人已經(jīng)做過了十分詳盡的論述,在此我便不再贅述,簡言之,《說文解字》訓“忠”為“敬也”,“恕”為“仁也”?!爸艺?,情之盡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朱子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解釋為“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敝劣凇爸宜 倍咧g關系,現(xiàn)代學者雖有分歧,但總體而言認為“‘忠恕是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恕的實際含義,也是‘忠的具體表現(xiàn)。唯有其‘忠,才有此‘?。惶葻o此‘恕,也難見其‘忠。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定義雖然是由‘恕引出來的,但卻是沖著‘忠恕二字而發(fā)的?!?另外“忠恕”兩個概念間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忠”是“恕”的必要心理前提,“恕”則是“忠”的外向性發(fā)展。 今人對于“忠恕”關系的論述是與古人的注疏相契合的。歷代《論語》注者在解釋“忠恕”時,都是將二者統(tǒng)一起來,在“忠”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恕”的含義,如朱子所說“‘忠恕只是一件事情,不可作兩個看?!?/p>
然而,當今學者在談論“忠恕”關系時,常常會引入“仁”的概念,或將“忠恕”看做是“仁”的具體行為或下轄概念,或將“忠恕”視為“仁”的積極或消極面。 但是實際上,清代以前的歷代《論語》注者在解釋此句時,都未曾引入“仁”的概念,而清代全祖望的《經(jīng)史問答》、顧炎武的《日知錄》等書在注解本句時,雖然提到了“仁”字,但也并沒有將“忠恕”置于“仁”之下,只是作為解釋“忠恕”內(nèi)涵的引申而言的。 因此“忠恕”與“仁”并無明顯的上下級關系,或者至少可以說“忠恕”不是“仁”的消極面。而且根據(jù)《說文解字》中對于“恕”的解釋可以明顯開出來,(至少在東漢之前 )“恕”不僅沒有低于“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通的。
總結來看,“忠”為竭盡己能,“恕”為反身待人,二者統(tǒng)一于待人,用孔子本人的話講便是“其恕乎” 。在此基礎上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論語》500余則 的記錄中,終歸是不離其宗。
參考文獻
[1] 《論語》
[2]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初版(1937年第一版)
[3]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二版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5]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一版
[6] 馮浩菲:《關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說問題》,載于《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7] 卜師霞:《孔子忠恕思想的內(nèi)涵》,載于《孔子研究》2007年第5期
[8] 黎靖德:《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年第一版
[9]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第一版
[10] 劉師培:《經(jīng)學教科書》,陳居淵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作者簡介:王東岳,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延邊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