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航+馬岳岐+朱文樸
摘 要:苯繞蒽酮是一種染料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在蒽醌類還原染料的生產(chǎn)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文章采用均勻設計的方法,運用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進行純化,對粗品均有良好提純作用。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1600毫升水、12.4克氫氧化鈉和10分鐘反應時間,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關(guān)鍵字:苯繞蒽酮;均勻設計;高溫堿煮;純化
1 引言
苯繞蒽酮是一種生產(chǎn)還原艷綠FFB、還原橄欖綠B、還原黑BBN等蒽醌類還原染料的重要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求。其衍生物還可用于合成潛在的膜熒光探針。在市場上需求量高,同時也具備著商業(yè)價值,所以對于其產(chǎn)品純度也有著一定的要求[1]。
2 實驗
2.1 試劑
氯苯(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苯繞蒽酮(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氫氧化鈉(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水(色譜純),甲醇(色譜純),流動相(甲醇:水),苯繞蒽酮標樣(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98%)。
2.2 儀器
高壓釜(大連通產(chǎn)高壓釜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容積2L),熔點測定儀(X-4A顯微熔點測定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伍豐LC-100),色譜柱(150×4.6mmODS2柱),過濾器膜孔徑(0.45μm),微量進樣器(25μl),工作站(LC-WS100 液相色譜工作站)。
2.3 液相色譜操作條件
檢測器波長254nm,進樣體積10μl,流動相流速0.8ml/min,柱溫恒定,流動相為甲醇:水=82:18,試樣用乙腈溶解,反相色譜測定,外標法計算[1]。
2.4 實驗方法
2.4.1 均勻試驗設計(粗苯繞蒽酮160g)
根據(jù)均勻設計試驗法,固定反應溫度,以水的體積、堿的用量和反應時間為試驗因素,每個因素安排5個水平進行試驗。水的體積:800-1000-1200-1400-1600ml;堿的用量:5-6-7-8-9g;反應溫度:170-175℃;反應時間:10-20-30-40-50min。
試驗采用3因素5水平U5(53)類型均勻設計,得如下5個處理組合:
表1 均勻設計表
2.4.2 試驗過程
在四口燒瓶中加入硫酸,攪拌下加入蒽醌,在80-90℃下攪拌30分鐘、取樣測溶解終點。蒽醌全溶后,用20分鐘左右時間加入水,使溫度均勻上升至100-110℃,取樣測總酸度71-74%為合格。當溫度穩(wěn)定后,用2h時間均勻加入甘油-鐵粉懸浮液,溫度控制在135℃左右,加完后保持45分鐘,取樣測終點,終點到后降溫到90℃以下。均勻滴加水,取樣測酸度28-32%為合格,攪拌3小時,過濾。再用9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
在2升高壓釜中加入粗苯酮、水和氫氧化鈉,蓋緊釜蓋,升溫至170-175℃,并保持規(guī)定時間,保溫結(jié)束后,降溫到80℃左右,打開釜蓋,倒出物料,過濾,再用8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烘干。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液相色譜測定后均勻設計實驗結(jié)果處理(見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粗品苯繞蒽酮在高溫堿煮后含量由78.59%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3.2 回歸分析
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DPS專業(yè)軟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歸法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回歸建模分析,運算的輸出結(jié)果如下:
y=0.6793741-0.000128X1+0.04787X2+0.001185X3-0.001274X2*X2+0.000036X3*X3-0.000009X1*X2-0.000001X1*X3-0.000218X2*X3
潛變量個數(shù):1個(含量);誤差平方和:0.1561;決定系數(shù):0.961;Press統(tǒng)計量:1.0514。從決定系數(shù)可以看出,提取1個組份(潛變量)時,其回歸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
回歸系數(shù):X1:-0.0688;X2:0.0171;X3:-0.1189。從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因素對指標影響的主次。因數(shù)的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表示因素對指標的影響越大,反之影響越小。則因素的主次關(guān)系為:X3>X1>X2,即表示反應時間因素影響最大,水體積因素次之,堿用量的因素影響最小。
最優(yōu)指標時各個因素組合:目標函素:94.06%;X1:1600;X2:12.4;X3:10。
通過對偏最小乘二回歸模型分析,可以確定提高苯繞蒽酮純度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在該工藝條件下,模型預測的苯繞蒽酮含量為94.06%。通過驗證試驗,實際苯繞蒽酮含量為93.50%,兩者相對誤差為0.6%,說明數(shù)學回歸模型是可靠的。
4 結(jié)束語
經(jīng)高溫堿煮后含量在78.59%的粗品苯繞蒽酮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通過均勻設計實驗、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方法研究優(yōu)化提純苯繞蒽酮的工藝,樣品在高溫堿煮后,含量均有提高。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參考文獻
[1]張滿中.苯繞蒽酮液相色譜分析[J].安徽化工,2009,35(4):72-73.
作者簡介:蘇航(1992-),男,四川瀘州人,本科生。
摘 要:苯繞蒽酮是一種染料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在蒽醌類還原染料的生產(chǎn)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文章采用均勻設計的方法,運用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進行純化,對粗品均有良好提純作用。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1600毫升水、12.4克氫氧化鈉和10分鐘反應時間,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關(guān)鍵字:苯繞蒽酮;均勻設計;高溫堿煮;純化
1 引言
苯繞蒽酮是一種生產(chǎn)還原艷綠FFB、還原橄欖綠B、還原黑BBN等蒽醌類還原染料的重要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求。其衍生物還可用于合成潛在的膜熒光探針。在市場上需求量高,同時也具備著商業(yè)價值,所以對于其產(chǎn)品純度也有著一定的要求[1]。
2 實驗
2.1 試劑
氯苯(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苯繞蒽酮(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氫氧化鈉(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水(色譜純),甲醇(色譜純),流動相(甲醇:水),苯繞蒽酮標樣(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98%)。
2.2 儀器
高壓釜(大連通產(chǎn)高壓釜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容積2L),熔點測定儀(X-4A顯微熔點測定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伍豐LC-100),色譜柱(150×4.6mmODS2柱),過濾器膜孔徑(0.45μm),微量進樣器(25μl),工作站(LC-WS100 液相色譜工作站)。
2.3 液相色譜操作條件
檢測器波長254nm,進樣體積10μl,流動相流速0.8ml/min,柱溫恒定,流動相為甲醇:水=82:18,試樣用乙腈溶解,反相色譜測定,外標法計算[1]。
2.4 實驗方法
2.4.1 均勻試驗設計(粗苯繞蒽酮160g)
根據(jù)均勻設計試驗法,固定反應溫度,以水的體積、堿的用量和反應時間為試驗因素,每個因素安排5個水平進行試驗。水的體積:800-1000-1200-1400-1600ml;堿的用量:5-6-7-8-9g;反應溫度:170-175℃;反應時間:10-20-30-40-50min。
試驗采用3因素5水平U5(53)類型均勻設計,得如下5個處理組合:
表1 均勻設計表
2.4.2 試驗過程
在四口燒瓶中加入硫酸,攪拌下加入蒽醌,在80-90℃下攪拌30分鐘、取樣測溶解終點。蒽醌全溶后,用20分鐘左右時間加入水,使溫度均勻上升至100-110℃,取樣測總酸度71-74%為合格。當溫度穩(wěn)定后,用2h時間均勻加入甘油-鐵粉懸浮液,溫度控制在135℃左右,加完后保持45分鐘,取樣測終點,終點到后降溫到90℃以下。均勻滴加水,取樣測酸度28-32%為合格,攪拌3小時,過濾。再用9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
在2升高壓釜中加入粗苯酮、水和氫氧化鈉,蓋緊釜蓋,升溫至170-175℃,并保持規(guī)定時間,保溫結(jié)束后,降溫到80℃左右,打開釜蓋,倒出物料,過濾,再用8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烘干。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液相色譜測定后均勻設計實驗結(jié)果處理(見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粗品苯繞蒽酮在高溫堿煮后含量由78.59%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3.2 回歸分析
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DPS專業(yè)軟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歸法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回歸建模分析,運算的輸出結(jié)果如下:
y=0.6793741-0.000128X1+0.04787X2+0.001185X3-0.001274X2*X2+0.000036X3*X3-0.000009X1*X2-0.000001X1*X3-0.000218X2*X3
潛變量個數(shù):1個(含量);誤差平方和:0.1561;決定系數(shù):0.961;Press統(tǒng)計量:1.0514。從決定系數(shù)可以看出,提取1個組份(潛變量)時,其回歸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
回歸系數(shù):X1:-0.0688;X2:0.0171;X3:-0.1189。從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因素對指標影響的主次。因數(shù)的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表示因素對指標的影響越大,反之影響越小。則因素的主次關(guān)系為:X3>X1>X2,即表示反應時間因素影響最大,水體積因素次之,堿用量的因素影響最小。
最優(yōu)指標時各個因素組合:目標函素:94.06%;X1:1600;X2:12.4;X3:10。
通過對偏最小乘二回歸模型分析,可以確定提高苯繞蒽酮純度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在該工藝條件下,模型預測的苯繞蒽酮含量為94.06%。通過驗證試驗,實際苯繞蒽酮含量為93.50%,兩者相對誤差為0.6%,說明數(shù)學回歸模型是可靠的。
4 結(jié)束語
經(jīng)高溫堿煮后含量在78.59%的粗品苯繞蒽酮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通過均勻設計實驗、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方法研究優(yōu)化提純苯繞蒽酮的工藝,樣品在高溫堿煮后,含量均有提高。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參考文獻
[1]張滿中.苯繞蒽酮液相色譜分析[J].安徽化工,2009,35(4):72-73.
作者簡介:蘇航(1992-),男,四川瀘州人,本科生。
摘 要:苯繞蒽酮是一種染料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在蒽醌類還原染料的生產(chǎn)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文章采用均勻設計的方法,運用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進行純化,對粗品均有良好提純作用。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1600毫升水、12.4克氫氧化鈉和10分鐘反應時間,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關(guān)鍵字:苯繞蒽酮;均勻設計;高溫堿煮;純化
1 引言
苯繞蒽酮是一種生產(chǎn)還原艷綠FFB、還原橄欖綠B、還原黑BBN等蒽醌類還原染料的重要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還原染料和醫(yī)藥行業(yè)求。其衍生物還可用于合成潛在的膜熒光探針。在市場上需求量高,同時也具備著商業(yè)價值,所以對于其產(chǎn)品純度也有著一定的要求[1]。
2 實驗
2.1 試劑
氯苯(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苯繞蒽酮(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氫氧化鈉(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水(色譜純),甲醇(色譜純),流動相(甲醇:水),苯繞蒽酮標樣(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98%)。
2.2 儀器
高壓釜(大連通產(chǎn)高壓釜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容積2L),熔點測定儀(X-4A顯微熔點測定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伍豐LC-100),色譜柱(150×4.6mmODS2柱),過濾器膜孔徑(0.45μm),微量進樣器(25μl),工作站(LC-WS100 液相色譜工作站)。
2.3 液相色譜操作條件
檢測器波長254nm,進樣體積10μl,流動相流速0.8ml/min,柱溫恒定,流動相為甲醇:水=82:18,試樣用乙腈溶解,反相色譜測定,外標法計算[1]。
2.4 實驗方法
2.4.1 均勻試驗設計(粗苯繞蒽酮160g)
根據(jù)均勻設計試驗法,固定反應溫度,以水的體積、堿的用量和反應時間為試驗因素,每個因素安排5個水平進行試驗。水的體積:800-1000-1200-1400-1600ml;堿的用量:5-6-7-8-9g;反應溫度:170-175℃;反應時間:10-20-30-40-50min。
試驗采用3因素5水平U5(53)類型均勻設計,得如下5個處理組合:
表1 均勻設計表
2.4.2 試驗過程
在四口燒瓶中加入硫酸,攪拌下加入蒽醌,在80-90℃下攪拌30分鐘、取樣測溶解終點。蒽醌全溶后,用20分鐘左右時間加入水,使溫度均勻上升至100-110℃,取樣測總酸度71-74%為合格。當溫度穩(wěn)定后,用2h時間均勻加入甘油-鐵粉懸浮液,溫度控制在135℃左右,加完后保持45分鐘,取樣測終點,終點到后降溫到90℃以下。均勻滴加水,取樣測酸度28-32%為合格,攪拌3小時,過濾。再用9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
在2升高壓釜中加入粗苯酮、水和氫氧化鈉,蓋緊釜蓋,升溫至170-175℃,并保持規(guī)定時間,保溫結(jié)束后,降溫到80℃左右,打開釜蓋,倒出物料,過濾,再用80℃的熱水將濾餅洗到中性,烘干。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液相色譜測定后均勻設計實驗結(jié)果處理(見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粗品苯繞蒽酮在高溫堿煮后含量由78.59%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3.2 回歸分析
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DPS專業(yè)軟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歸法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回歸建模分析,運算的輸出結(jié)果如下:
y=0.6793741-0.000128X1+0.04787X2+0.001185X3-0.001274X2*X2+0.000036X3*X3-0.000009X1*X2-0.000001X1*X3-0.000218X2*X3
潛變量個數(shù):1個(含量);誤差平方和:0.1561;決定系數(shù):0.961;Press統(tǒng)計量:1.0514。從決定系數(shù)可以看出,提取1個組份(潛變量)時,其回歸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
回歸系數(shù):X1:-0.0688;X2:0.0171;X3:-0.1189。從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因素對指標影響的主次。因數(shù)的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表示因素對指標的影響越大,反之影響越小。則因素的主次關(guān)系為:X3>X1>X2,即表示反應時間因素影響最大,水體積因素次之,堿用量的因素影響最小。
最優(yōu)指標時各個因素組合:目標函素:94.06%;X1:1600;X2:12.4;X3:10。
通過對偏最小乘二回歸模型分析,可以確定提高苯繞蒽酮純度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在該工藝條件下,模型預測的苯繞蒽酮含量為94.06%。通過驗證試驗,實際苯繞蒽酮含量為93.50%,兩者相對誤差為0.6%,說明數(shù)學回歸模型是可靠的。
4 結(jié)束語
經(jīng)高溫堿煮后含量在78.59%的粗品苯繞蒽酮可提高到93%以上,說明高溫堿煮對苯繞蒽酮的提純有較好的效果。
通過均勻設計實驗、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方法研究優(yōu)化提純苯繞蒽酮的工藝,樣品在高溫堿煮后,含量均有提高。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工藝條件:水的用量為1600毫升、氫氧化鈉12.4克和反應時間為10分鐘時,苯繞蒽酮優(yōu)化模型的含量為94.06%,其實際含量為93.5%。
參考文獻
[1]張滿中.苯繞蒽酮液相色譜分析[J].安徽化工,2009,35(4):72-73.
作者簡介:蘇航(1992-),男,四川瀘州人,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