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珈伊
摘 要:中法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列強加緊滲透,民族危機進一步加重。清政府并未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面對復雜的形勢,康有為主動向光緒帝的上書,主張改革,但因此次上書內(nèi)容的不符合當時清政府的實際,大多數(shù)官員不予代遞。試圖以《上清帝第一書》為中心分析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失敗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康有為;《上清帝第一書》;1888年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5-0125-02
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赴京參加順天鄉(xiāng)試,并準備向皇帝上書,此時正值中法戰(zhàn)爭結(jié)束不久,列強勢力深入我國西南地區(qū),民族危機日益加重;作為統(tǒng)治者的清政府,對改革缺乏理性的認識。康有為的此次上書遭到了包括改革派官員在內(nèi)的封建士大夫的反對。本文試圖從此次上書對民族危機的分析、官場腐敗的痛斥及對傳統(tǒng)禮儀觀念的無視三個方面分析康有為在1888年第一次上書失敗的原因。
一、對民族危機加重的分析
中法戰(zhàn)爭后,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對此,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一書》中開篇記述道:“竊見方今外夷交迫,自琉球滅,安南失、緬甸亡,羽翼盡翦,將及腹心……英啟藏衛(wèi),而窺川、滇于西……法煽民于南,以取滇、粵;教民、會黨遍江楚河隴間,將亂于內(nèi)?!盵1]123這僅僅是一個總結(jié)性的開頭,隨后,康有為對日、俄、英、法各國的侵略活動一一呈現(xiàn),加以描述,指明,日本改革后,迅速崛起,侵略的野心與日俱增,“內(nèi)治兵餉,外購鐵艦”[1]124,將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第一步;與此同時,俄國加緊筑路,不出兩三年,鐵路即可到達我國境內(nèi),運輸兵力將不再成為俄國勢力擴張的障礙;此時,英已占領(lǐng)緬甸,此舉即可便于其掠奪云南地區(qū)的礦產(chǎn)資源,又可窺視清政府在西藏地區(qū)的防衛(wèi),為下一步的侵略做準備;而法國此時已占領(lǐng)越南,并于越南筑路通商,最為重要的是,法國注重文化侵略,建設教堂,法國對于我國滇、粵地區(qū)的侵略亦采用此種方式,天主教對當?shù)氐钠胀ò傩沼绊懢薮螅蛊渑c官府的隔閡不斷加大,法國利用天主教的影響,其勢力范圍已擴大到越南、暹羅、老撾等小國。同時,康有為對英法就勢力范圍的爭斗亦有記錄,指出,“法國因英海外殖民地眾多,近幾年也不斷擴展勢力范圍,與英爭奪埃及未果,將精力集中于越南以窺視中國,康有為預測到:數(shù)年之后,經(jīng)營稍定,以諸夷數(shù)十萬與我從教之民,內(nèi)外并起,分兩路以寇滇、粵,別以舟師擾我從海疆,如我長江,江楚教民從焉,不審何以御之?[1]125”對各列強侵略活動的記錄極大地沖擊封建士大夫自尊心,此時多數(shù)封建士大夫正沉溺于中法戰(zhàn)爭后暫時的“和平”之中,而康有為卻在肯定西方船堅炮利的基礎上,就列強對中國及其當時的藩屬國不斷侵蝕的嚴峻情勢加以論述,同時,對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予以極大地肯定,預言日本可能會侵略朝鮮及我國邊界地區(qū)。中國與日本相鄰,多數(shù)傳統(tǒng)讀書人對其持有鄙夷的態(tài)度,迫使封建士大夫完全接受日本的發(fā)展程度已超出封建士大夫的認識范圍,使大多數(shù)官員所不能接受;而此次上書亦指明天主教在我國南方發(fā)展迅速,并威脅到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更為封建士大夫所無法接受。而康有為認為,民族危機是變法圖強主要原因之一,而變法亦是擺脫此種危機的唯一途徑。對當時中國社會民族危機的認識,康有為無疑先于大多數(shù)官員以及讀書人,康有為的自編年譜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常熟謝戊子不代上書之事,謂當時實未知日本之情,此事甚慚云?!盵2]33這是康有為對乙未(1895年)年間的記錄,可見,甲午戰(zhàn)后,朝廷官員尚未認識到列強蠶食中國的嚴峻形勢。更何況此次上書原早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所以,就當時朝廷官員的水平而言,康有為直指民族的危機深重,并稱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無疑會遭到封建士大夫的反對。
二、對官場腐敗的痛斥
康有為在第一次上書中的大量篇幅是對當時官場的弊端的描述及痛斥,《康南海自編年譜》開篇的概括為:“臣到京師來,見兵弱財窮,節(jié)頹敗俗,紀綱散亂,人情偷惰,上興土木之公,下習宴游之樂,晏安歡娛,若賀太平”。[1]123首先,文中多處出現(xiàn)此時的軍隊將士與十到二十年前的進行比較,直指當時的軍隊根本無法抵御外敵與內(nèi)亂,其中一段直指此時的朝廷在列強的侵略勢威逼下,只能束手無策,對此的描述為:“昔甲申之事,法僅以一、二舟師驚我海疆,我沿海設防,內(nèi)外震動,皇太后、皇上宵旰憂勞,召問諸臣,一無所措,乃旁皇募兵購炮,所費數(shù)千萬計,而安南坐失矣。且是時猶有左宗棠……皆知兵宿將,布列邊外,其余偏裨亦多百戰(zhàn)之余,然已兵威不振,人心畏怯如是。今則二三宿將重臣凋謝,其余舊將皆已耄老,數(shù)年后率已盡,即偏裨之曾列戎者亦寡,而鄰四逼于外,教民蓄亂于內(nèi),一旦有變,其何以支?”[1]125隨后又指出:今水兵則水陸不練,財則公私匱竭,官不擇財而上且鬻官,學不教士而下患無學,此數(shù)者,人皆憂之痛恨焉,而未以為大憂者”[1]126軍隊抵御能力的下降,直接決定列強獲利的多少,而軍隊與官場形式的聯(lián)系密切,對軍隊實力的反面論述,必然會招致封建士大夫的反對。
其次是對官場的描述:“竊見與強夷和后,茍幸無事,朝廷晏安,言路閉塞,紀綱日隳。頃奇災異變,大告警厲,天心之愛至矣,不聞有怵惕修省之事,上答天心。又古者災異策免三公,樞臣實秉國鈞,亦無戰(zhàn)兢之意,未聞上疏引罪,請自免謝,泄泄如是。而徒見萬壽山、昆明湖土木不息,凌寒戒旦,馳驅(qū)樂游,電燈、火車奇技淫巧,輸入大內(nèi)而已。天下將以為皇太后、皇上拂天變而不畏,蓄大亂而不知,忘祖宗艱大之托,國家神器之重矣。”[1]126此段文字道出了清政府與法國議和后,朝廷上下均認為列強的問題已解決,并沉迷于“勝利”的喜悅之中,而正是在這種喜悅之中,康有為上書直指官場的腐敗無能,并建議朝廷改革,必然會遭到反對,加之其直指太后注重個人的享受,大興土木,花費眾多,并挪用海軍軍費眾,這不僅會遭到后黨官員的反對,在以翁同■為代表的改革派眼里,也是行不通的;以慈禧為首的后黨在朝廷占有重要地位,對后黨腐朽的直觀描述令多數(shù)改革派官員無法接受。
更令許多封建士大夫無法接受的是,康有為欲將日本作為改革的榜樣,以提醒清政府應適時進行改革,他稱:“日本崎嶇小島,近者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南滅琉球,北辟蝦夷,歐洲大國,睨而莫敢伺,況以中國地方之大,物產(chǎn)之沈,人民之眾,二帝、三王所傳,禮治之美,列圣所締構(gòu),人心之固,加以皇太后、皇上仁明之德,何弱不振哉?”[1]129以同是東方的區(qū)區(qū)小國改革的成功案例作為改革的依據(jù),沖擊了封建士大夫的傳統(tǒng)的天朝大國的觀念,遭到了以翁同■為首的改革派官員的反感。
直指當時的國勢衰敗,朝廷上下不修內(nèi)政,這是對身居官場的封建士大夫的痛斥。雖然,一部分開明官員早已憂于官場的種種弊端,但是出于自身的利益的考慮及多年來形成的中國讀書人固有思維模式的影響,加之當時的民族危機較之于戊戌年間并不明顯,所以,在他們的眼中,外患問題已基本解決,再要求改革內(nèi)政無疑是荒唐之舉,“不予代遞”就成為必然。
三、對傳統(tǒng)禮儀觀念的無視
除上述兩個方面內(nèi)容外,康有為的此次上書存在多處不符合某些官員對讀書人固有禮儀觀念,這是此次上書失敗的又一原因。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皇太后”和“皇上”的字樣時,均是“皇太后”在前,而“皇上”在后,如:“今皇太后、皇上即不自為計,獨不為天下計乎?即不為天下計,讀不為列祖、列宗計乎?”[2]18這是令許多官員無法接受的,雖然,此時的光緒皇帝并未親政,但在改革派官員的傳統(tǒng)觀念中,皇上才是國家當之無愧的統(tǒng)治者。將“皇太后”置于“皇上”之前的表述是其不能接受的,梁鼎芬認為,康有為的極力上書只不過是為了求得仕途上的發(fā)展而已,于《康有為事實》中稱:“康有為復試京師,因不重舉人,遂夤緣在朝大官,求得富貴。已故工部尚書潘文勤公祖蔭……皆與康有為素無淵源,乃屢次求見,上書諛訟,皆公以康有為一年少監(jiān)生,初到京師,遍謁朝貴,實屬躁進無品,皆甚鄙之。潘公送銀八兩,并作函與康云,以后請勿再來,來亦不再送銀。此函人多見之。曾公償告人曰:康有為托名西學,希圖利祿,不知西無此學,中國亦無此學也。徐公、志公見其言囂張卑蹈,皆將原書擲還,都下士大夫無不鄙笑?!盵3]64
梁鼎芬的《康有為事實》寫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戊戌變法運動失敗后,旨在勸說日本政府驅(qū)逐當時在日逃亡的康有為,雖然,其中的言辭不免有夸張之處,但它從側(cè)面反映出大多數(shù)官員對康有為及其變法運動不予支持的態(tài)度。而康有為的自編年譜1888年的紀錄滲透著康有為個人性格的高傲,認為其不成熟的變法思想無人能及,以至于稱:“是時學有所得,超然物表,而游于人中,倜儻自喜?!盵2]17而后又稱:自黎純齋后,無以諸生上書者,當時大惡洋務,更未有請變法之人,吾以至微賤,首倡此議,朝士大攻之?!盵2]33在其弟子依其年譜作的《康南海先生傳》亦有偏于康有為的紀錄:“先師與許、李本無隙,只以抵京時不往投謁,先師嘗曰:“彼若以吾為賢也,則彼可來先我,我布衣也,到京師不拜客多矣,奈何獨怪我?!比辉S、李竟以是恨之。國子監(jiān)既不得達盛昱持?!盵4]27由此可見,康有為過于驕傲??涤袨樯砭映⒅?,其變法的主張大多脫離清政府的實際情況,加之其自身的驕傲與自滿更招致了許多改革派官員的不滿,使其得不到合理的建議,以至于第一次上書及后來整個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
此外,依康有為年譜的記載:“歸政大婚,典禮重疊,吉祥止止,非痛哭流涕之時,朝士久未聞此事,皆大嘩,鄉(xiāng)人至有創(chuàng)論者相逐之。”[2]19就光緒帝大婚,《上清帝第一書》稱:“明年皇上大婚禮成,親裁庶政,春秋鼎盛,宜慎色之防;圣德日新,宜慎近習之選?!盵1]130康有為本認為光緒帝大婚,即將親政,是實現(xiàn)變法的良好時機,而于這個吉祥的時刻,直指民族危機深重,必然會為大多數(shù)的官員所無法接受,即便些官員同意其要求改革的主張,但也認為這時并非是上書的良好時機。
綜上,此次上書的失敗之處在于其中的內(nèi)容大多脫離當時清政府的實際情況:此時正值中法戰(zhàn)爭結(jié)束,清政府與法國簽訂條約后,大多數(shù)官員沉溺于中外關(guān)系良好的暫時安逸之中,而康有為卻在此時就直指列強侵華勢力增加,民族危機加深,力請清政府進行內(nèi)部改革,這必然會招致官員反對;此次上書的內(nèi)容中多處涉及當時政府的種種弊端,言辭犀利,而康有為身居官場之外,其改革的思想存在多處不成熟之處;康有為對傳統(tǒng)禮儀觀念的無視自身及其性格的高傲,使許多主張改革的官員敬而遠之,最終招致其第一次上書的失敗。
參考文獻:
[1]康有為.上清帝第一書[G]//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匯編:第二冊.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73.
[2]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G]//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一編.臺北: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
[3]湯志均.乘桴新獲——從戊戌到辛亥:附錄八[M].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4]張伯楨.南??迪壬鷤鱗G]//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一編.臺北: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