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如果有一首歌,能讓我感到既悲哀,又溫暖,那么就是李叔同的《送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备柙~里的輾轉飄零和曲子的哀而不傷,形成一種感覺,好像在天涯海角,心里卻又有某種慰藉;似乎孤苦伶仃,卻又與世界相通。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感覺,我愿意說是“漂泊感”。《送別》寫于二十世紀初,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聊天,大家都提起了“漂”的感覺。這讓我想到,用同一個詞,“漂泊感”形容出來的,是不是同樣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如果不是孤立的,那么應該被放在怎樣的狀況里來理解?我們這代人,生在改革的時代,面對的是一個經(jīng)濟建設的世界。在快速的變化中,有多少東西是需要送別的?從《送別》中聽出的“漂泊感”,恐怕不能離開我在這個時代的經(jīng)驗而獨立存在。迷惘、希望、路在腳下、路在何方?個人的不安在國家崛起的背景下被凸現(xiàn)出來。“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边@還是二十世紀的感覺嗎?當我感到改革在強力地塑造著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無數(shù)人,和我自身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從中產(chǎn)生的“漂泊感”,不是一種孤立的、個人的感受,而是一種普遍的時代感受。
把“漂泊感”放在改革的脈絡里,至少有五個面向。
第一,改革開放催生了國內(nèi)大面積的流動人口。1980年代后,戶籍制度松動,中國人可以相對自由地在國內(nèi)流動。從1970年代末恢復高等教育開始,出現(xiàn)了異地求學的學生群體;1980年代的文化熱催生了到處流動的詩人、北漂、藝術家群體;1990年代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出現(xiàn)了大量的持續(xù)至今的打工人口等等。在這大面積的人口流動中,出現(xiàn)了豐富的“漂泊”經(jīng)驗。他們在異鄉(xiāng)是什么感受?他們有什么理想?他們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他們能不能回家?
第二,城市化的快速進程,催生出了對故鄉(xiāng)的陌生感。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被快速地推進,房地產(chǎn)強勢崛起。在一、二線城市,城市的變化非常大,過一兩年就是一副新樣子,而這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精神狀態(tài)是有很大影響的。到處都在修路,到處都在變。在這樣快速的變化中,對故鄉(xiāng)的歸宿感、依戀感也在快速地喪失。
第三,改革開放意味著集體主義理想的失落和個人主義理想的建立?!拔母铩苯Y束,中國社會進入了一種理想的失落和混亂。在青年中間,理想五花八門,甚至是空有一股理想的熱血,沒有理想的內(nèi)容。我把這樣的一個理想形態(tài),看作是個人主義式的理想。一個巨大的共同體破碎后,理想變成了個人式的、漂浮的塵埃。
第四,現(xiàn)代性體驗中產(chǎn)生的“漂泊感”。在這里我特別要提到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網(wǎng)絡對人的影響。飛機、地鐵、汽車、摩托,在這些交通工具中,人的身體是被機械帶著移動的,人可以很快地在城市里面移動,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而在網(wǎng)絡上,面對各種信息的流動,與他人用各種工具互動,人的精神和閱讀紙質(zhì)書是兩種狀態(tài)。在網(wǎng)絡上,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流動的、跳躍的,而不是凝聚的、集中的。這樣一種被現(xiàn)代的工業(yè)和科技帶動起來的體驗之中,也存在著一種常態(tài)化的,以致難以被意識到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漂泊感”。
第五,全球化下跨國和跨區(qū)域的人口流動。全球化的動力,是一個世界市場的形成,同時也帶來了更廣泛的交流,甚至形成了跨國的合作、家庭、認同等等。在這其中,如何理解和自己處于不同狀況的人?如何面對不同的歷史敘述?如何超越民族國家的限制?在什么意義和基礎上能發(fā)展一種跨國的認同?這些都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青年的問題。
通過“漂泊”這個視角,這五個面向被集中了起來。這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青年面臨的新的問題和狀況。這是我們的父輩在他們的青年時代不曾經(jīng)歷的。我所謂的“漂泊者”,是被這五個面向所輻射,形成于改革開放這個脈絡里的青年主體。
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天的漂泊感。通過將這種感覺歷史化,我期望可以借著“漂泊”的感覺展開一個視野,看到人們在這歷史的轉折期,體驗著一種可以讓彼此相通的“漂泊感”,一種“躁動不安、無根、迷惘、尋找理想”的中間狀態(tài)。坦白說,在改革的脈絡里,我認為沒有人可以在這種“漂泊感”之外。漂泊感經(jīng)過改革催生,或多或少地進入了不同主體的內(nèi)部??梢哉f,這是一種與改革所畫出的疆域同在的感覺,它涉及到改革所抵達的所有范圍。有一次我在上海打車,司機是上海本地人,下了高架橋他忽然找不到方向了,我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新修的路太多了,他不熟。他開著車在街上轉來轉去,我不知怎么形容那一剎那的感覺,快速的城市建設讓這個上海司機不認識上海的路了,我也不知要被帶到哪里去。那樣一種“恍惚、不安”的感覺,我不知怎么處理,只好讓它自然地過去。這種體驗很快就過去了。即使事后提起,也像是一個笑話那樣微不足道??梢韵胍?,那個上海司機,很快就恢復了常態(tài),繼續(xù)活在一種對上海非常熟悉的感覺里。但是,如果不放過那一剎那的感覺,如果以它為視角,可以看到,在那個置身于現(xiàn)代交通工具、在新修的街道上轉來轉去的瞬間,在那種“恍惚、不安”之中,司機和我都現(xiàn)出了“漂泊者”的原形。這是被改革所生產(chǎn)出來的。試想,在改革的脈絡里,城市里一天會出現(xiàn)多少個這樣“恍惚、不安”的瞬間,這些感覺,即使沒有被意識到,也存留在了人們的身體里面。這樣來看,一個上海、廣州、北京,或某二三線城市的市民,沒有離開自己的城市,生于斯長于斯,就沒有“漂泊感”了嗎?有的!當一個北京市民,把自己和外地人嚴格區(qū)分開來的時候,他也許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的“漂泊感”在一種現(xiàn)代性體驗的層面上或許并不亞于他者。在一些情況下,外地人的漂泊感可以轉化成具體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居住、異地求學、高考、打工二代等等,本地人的漂泊感在這種對比下看不見了,但不等于不存在,也不意味著就不需要處理。
這是一些身體經(jīng)驗,而從主體的精神狀態(tài)來說,漂泊感更是一種普遍狀態(tài)。在這個時代,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有什么是可以被稱為信仰和理想的呢?究竟還有沒有這些東西?如果沒有的話,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想到外面去,到別處去,他們想體驗什么,尋找什么?如果信仰和理想可以被確定為一種精神上的歸宿,那么在這個時代,沒有精神歸宿的人會過什么樣的生活?而有精神歸宿的人是會停留在某地,還是更加無畏地漂泊?當這些問題被不斷打開,可以看到,情況變得比以前更加復雜。也許會有這樣一種情況,身體上處于漂泊狀態(tài)的人,在精神上是有歸宿的;而身體上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人,在精神上反而躁動不安。在這復雜的狀況中,有一條線索是可以把握的,就是相較于革命時期的集體主義式的理想和信仰,在改革的脈絡里,理想變成了個體的事情。對我們這一代的父輩來說,理想、信仰指的就是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理想。這樣的理想召喚出“社會主義新人”。理想在那個時期不是個體的事情,而是集體的事情,在一個巨大的共同體里面,個體確認了自身的存在感。這是打在我們父輩身上的社會主義烙印。那種烙印之深,不僅停留在思想上,更烙印在語言和氣質(zhì)上。當我試著去理解父輩,我感到的是改革這個轉折所產(chǎn)生的巨大的推動力,集體主義式的理想在這個轉折點上失落了,隨后出現(xiàn)的是個體式的理想在涌動,這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共同體破碎之后,理想炸成了不同的碎片,再沒有一個共同體去包攬個體理想和精神上的問題,個體需要自己去建立、尋找理想,與此同時,個體要被迫通過“成功”來證明自己?!捌锤小睆闹谐霈F(xiàn)了。理想變成了一種氣質(zhì)、一種精神、一個幽靈,因為它再也沒有辦法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了,它被各種勢力深深地壓抑住了。在這樣的局面下,我看到很多年輕人說不出話來,或者說,找不到自己的語言,他就只能“隱忍”地,默默地活著。你說什么,他聽著。為了生存他得忍受很多事情。但你很難說他的這種“隱忍”里面沒有東西。也許在某個點上他里面的東西就顯現(xiàn)出來,或者爆發(fā)出來。同時,大量的年輕人過上了漂泊的生活。到別處去,到遠方去,到發(fā)達地區(qū)去,這種主體精神狀態(tài)里難道就只有“賺錢”二字嗎?這里面有許多復雜的情緒。理想因為找不到內(nèi)容,甚至形式來表達,所以化身成了一種無休止的尋找、一種持續(xù)的無聊、一種不滿、一種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漂泊”狀態(tài)。我不是簡單地在空間的移動上來理解“漂泊”,我也把它理解成一種年輕人主體的精神狀態(tài)。那么這當然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年輕人的精神狀態(tài)是很不一樣的。這里面有一些快速流動的東西、正在匯聚的東西、無法命名的東西、魚龍混雜的東西。
在這里,當我說到“漂泊感”的時候,我到底指的是什么?我指的是在改革的脈絡里,出現(xiàn)的身體和精神的“躁動不安、迷惘和尋找理想”的中間狀態(tài)。當我說到“漂泊者”的時候,我到底指向誰?我指的是在改革的脈絡里,所出現(xiàn)的青年主體。在我們通常的理解里,漂泊意味著邊緣化的生活,意味著一種動蕩不安,也往往被看作是一種困境,一種需要被克服的狀態(tài)。隨著改革的深入,它還在加深。資本全球化的進程加速了時空體驗。人口流動的加快,人們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去,從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小城市已經(jīng)變了樣子;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多樣化;網(wǎng)絡對生活方式的塑造等等。當我把“漂泊感”描述出來,通過它,來聯(lián)系不同的個體,并把在改革的脈絡里所產(chǎn)生的青年主體,定義為“漂泊者”時,我所看到的是無數(shù)不同的個體,和汪洋、洶涌、無窮的漂泊的經(jīng)驗。一個孕育無窮的漂泊的中國。
這些無數(shù)的、多元的“漂泊者”,和這其中無數(shù)的、多元的漂泊經(jīng)驗,沒有被看到。他們沒有“漂泊者”這個名字。在主流的意識里,“漂泊”意味著一種邊緣、不安的狀態(tài),在這個被劃小的范圍里,“漂泊者”被約等于打工者、北漂、上漂、異地考研一族等。漂泊者因此不見了,漂泊的經(jīng)驗因此被縮小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里面。
可以說,是改革的脈絡生產(chǎn)了“漂泊者”,而在將他們生產(chǎn)出來之后,同樣是改革的脈絡里出現(xiàn)的資本機制,遮蔽了漂泊者,以致人們對他者和自身的漂泊經(jīng)驗視而不見。具體來看,這些漂泊者被生產(chǎn)出來之后,被資本機制吸納,變成一種原料,生產(chǎn)出“能夠在市場上調(diào)動資本”的人,他們被看作是“成功者”。而那些沒有成功的原料,則被認為是“失敗者”。
1990年代以來,成功的定義可謂是相當狹窄。什么是成功?就是“在市場上能夠調(diào)動資本的人”。否則,任你有多大的志愿,走過多少路,做過多少事,沒有轉換成實際收入,都算是落了空。用俗話來說,就叫“不干正事”。這種心態(tài)得以形成,來源于市場改革所形成的資本機制。資本機制的強勢崛起,生產(chǎn)出一套現(xiàn)代化的繁榮景觀,不想落伍,不想被碾碎,就得想方設法在資本機制里站住腳。在這種狀況下,整個社會都彌漫起一股“向錢看”的風氣。對于在這個脈絡里生活的青年來說,理想是一件空虛又奢侈的事情,從小一路考上去,為了讀好學校,為了出來找好工作,到頭來沒能賺到錢,沒房沒車,這一路的辛苦就算泡湯了,就算是失敗了。這是資本機制作用在人身上的結果。在這種狀況下,那個多元的、豐富的“漂泊者”的形象不見了。資本機制把“漂泊者”吸納了進去,碾成粉末,生產(chǎn)出一種“能夠在市場上調(diào)動資本的主體”,他們被看作是“成功者”。而資本機制的結構規(guī)定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獲益,都能在這繁榮的盛世分一杯羹。從這一點來看,可以理解,為什么現(xiàn)在的年輕人里面,彌漫著一股那么強的“失敗”的情緒,一股那么強的挫敗感。因為在這個機制里面,無論多么努力、擁有了什么,只要不愿、不能將這些東西轉化成資本,那么就會被邊緣化,甚至污名化,“看他那沒出息的樣子!”而這絕不僅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這是整個物質(zhì)世界,整個社會所營造出來的實際狀況。在這些“失敗者”的背面,少數(shù)的“成功者”卻可以呼風喚雨。這就可以理解,惡俗文化、炒作、算計、厚黑、各種不擇手段的底氣是從哪里來的,只要能賺到錢,賺大錢,那么就能把各種資源集于一身,就是這個時代的驕子。在這背后,一個更清楚的現(xiàn)實是,資本機制使階層分化日益凝固。在這種狀況下,大量的資源在封閉的圈子里流動,而大量的“漂泊者”,為了生活苦熬,看不到未來。
在改革的脈絡里,“漂泊者”作為原料,被資本機制生產(chǎn)為“成功者”和“失敗者”??梢哉f,這三個形象,三種青年主體,是同在于這個脈絡里的。而從現(xiàn)象上來看,“失敗者”被社會意識到了,但是發(fā)不出自己的聲音,只能用一種“失敗乃成功之母”的語言來表達?!俺晒φ摺北蝗鐣伎匆娏?,成為一種驕傲,他可以插科打諢,可以勵志,可以盡情表演。然而“漂泊者”被遮蔽了,他甚至沒有被主流意識到。舉一個小例子。前些年有一個號稱“打工皇帝”的,宣稱他的“成功可以復制”。作為一個“成功者”,他的形象在主流媒體上覆蓋了打工群體,并成為了某種標準。在這跨度三十多年的打工群體中,有多少故事、多少經(jīng)驗,豈是“賺錢”二字就可以全然收編的?難道他們都是經(jīng)濟動物?這些人背井離鄉(xiāng),有多少心情遺失在路上?這些“漂泊”經(jīng)驗,如果能夠得以呈現(xiàn),“宛如一片葉子展開所有植物豐富的經(jīng)驗世界一樣”(戴維弗里斯比《現(xiàn)代性的碎片》),可以呈現(xiàn)多少不同個體的具體狀況?資本機制遮蔽了這個“漂泊”的視角,吸納了這些“漂泊者”,從而把這些艱難的,也是豐富的經(jīng)驗轉述成了同一個故事:一個為了賺錢,在異鄉(xiāng)打拼的故事。在這其中,被提煉出來的“成功者”,成為了代表。更多的人,被掩埋在“失敗”的塵埃里。
當我說到“漂泊者”指涉的是一種多元的青年主體,實際上已經(jīng)承認了一個事實: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無法再用一種集體主義的思維來解決,也就是說,沒有一包藥,能包治所有人的病。在大的關懷之下,應該發(fā)展一種視野,來進入不同的主體內(nèi)部,看到不同的狀況。高屋建瓴的感覺是很好的,革命時期所培養(yǎng)出的“威權人格”延續(xù)到了新世紀,從這個意義上說,革命時期并沒有過去。在改革的時代,革命的能量以一種“思維”和“氣質(zhì)”的方式存留了下來。這是一種威權人格所表現(xiàn)出來的集體主義思維。這使我常常產(chǎn)生一種感覺,好像人人都是集體的代言人、國家的代言人,唯獨對具體的個體視而不見。比如說,我聽過好幾次這樣的對話,A說中國的教育體制有問題,B說那你有什么辦法來代替嗎?在這段問答里,A的抱怨被上升到一個體制代言人的位置,個體經(jīng)驗在這種思維里被湮滅了。在這其中,一個簡單的事情是,個體的發(fā)言位置是什么?他在什么樣的一個具體經(jīng)驗里面有了抱怨?從他自身的狀況出發(fā),能做些什么?這些問題在被上升到一個“整體”的討論以后完全看不見了。
當我說到“漂泊者”,是希望可以找到一種方法,讓這種來自威權人格的、集體主義思維的外殼,可以從不同個體的身上脫落下來,讓不同的個體可以看到自身的具體狀況。這意味著一種經(jīng)驗和情感上的解放。也就是說,要把“方法”從集體主義的一方,轉移到不同的個體一方。要做這種視角的轉換,首先需要的,是不同個體的充分發(fā)育。
不同個體的充分發(fā)育,也就是不同的中國人的充分發(fā)育。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問題:“中國往何處去?”“中國”是某種不證自明的實體嗎?在不涉及具體狀況的討論中,“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幻象。在這里,需要被追問的是,什么是“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嗎?近現(xiàn)代的屈辱?社會主義理想的試驗?崛起的欲望?等等。中國的鏡像在不同的語境里發(fā)生著不同的變化。在這樣一種豐富的,而不是單一的(比如僅僅從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視角來理解中國)中國的鏡像中,一個應該被打開的問題是:中國人應該往何處去?在改革催生出的“漂泊感”里,中國人呈現(xiàn)出了什么不同的形象?也許現(xiàn)在是一個時機去追問這樣的問題。
我有一個感覺,在新世紀以后,中國逐漸進入了一種“大國崛起”的氛圍里面。1990年代,還處在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忐忑心態(tài)里面,社會上還有很多對“亞洲四小龍”的羨慕之聲,人們覺得臺灣、香港那么發(fā)達,我們還比不上。新世紀以后,中國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底氣?,F(xiàn)在很少再會聽到說“亞洲四小龍”怎么樣,聽到最多的就是美國怎么樣。美國變成了一個參照對象。在這其中,國內(nèi)產(chǎn)生了一種按捺不住的集體情緒,盡管伴隨著很多混亂的局面,比如惡性的公共事件、對體制的不滿、對貪腐的痛恨等等,這種情緒還是很強地起來了,就是“大國崛起”,而這其中的核心,則是“經(jīng)濟崛起”。這樣的“經(jīng)濟崛起”不僅僅是一個賺錢方面的事情,它承接了一個二十世紀“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記憶,所以一旦有機會翻身,就來得特別猛烈,也特別急切,有種恨不得要一步登天的感覺。在這種亢奮中,國家似乎與個體更牢地捆在一起了。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時機,就是大國崛起的情緒在嘗到了經(jīng)濟崛起的滋味之后,可以暫時地松弛下來(但也有可能是更加強烈),這使得“中國人”的形象有可能從一個大中國的幻象中脫離出來,在不同的狀況里看到自己。這里需要細致說明的是,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人與中國的國家意識是牢牢被捆綁在一起的。著名的例子有郁達夫在小說《沉淪》里的結尾,“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在這篇定稿于1921年的小說里,郁達夫寫了一個在異鄉(xiāng)的學子,孤獨、頹廢,在迷惘和色欲間飄零,最終走向了自殺。這些可以被歸為私人的情感,在小說的最后,上升到了一個國家的層面上,青年的失落被擴大到整個國家的失落。個人的主體性無法離開國家意識,而國家意識,在這里,橫向來看,是被外來列強的侵略所形塑出來的一種向內(nèi)凝聚的共同體意識;縱向來看,則是中國中心主義的尊嚴被挫敗之后,產(chǎn)生的一種屈辱和崛起的欲望。讓中國崛起的欲望積壓在民族的內(nèi)心深處,這使得個體在這種欲望得到釋放之前,無法從國家意識中脫離出來。而當中國崛起的欲望得到了滿足,即使僅是經(jīng)濟上的滿足,個體也就有可能從國家意識的壓力中松弛下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人在海外開始不再束手束腳、抱成一團,而是敢于表達物質(zhì)上的欲望。這種揮霍背后,則是一種積壓了太久的集體的屈辱感,得到了釋放。中國人有錢了。中國是大國了。這樣一種感覺產(chǎn)生了出來。這是一個時機,讓中國人可以從受屈辱而形成的集體意識里松弛下來,發(fā)展出一種有差異的個體意識。在不同狀況里的個體被看到了以后,很難再用一個上升到整體性的問題把個體的困惑封閉掉,而是由不同的個體,開始以自己的經(jīng)驗來豐富對“怎么辦”的追問。這不是一個理想的、抽象的構想,而是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回到教育體制的問題。說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一個人應該怎樣發(fā)展自己?這些問題應該交給別人來處理嗎?交給權威、上級、官員來處理嗎?同樣,什么是好的生活?一個人應該怎樣建設自己的生活?這些問題應該交給社會嗎?交給父母、世俗?還是交給看不見摸不著的命運?現(xiàn)實的情況是,“大國崛起”的氛圍形成了一種內(nèi)部的壓力,由市場機制產(chǎn)生的“外力”在強力地塑造、規(guī)范著個體。這種“外力”之強,以致有國外觀察者認為,賺錢成為了中國人的信仰。這都是現(xiàn)實的情況。但在這其中,一個需要追問的問題是,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個體選擇的空間?青年主體有沒有可能不按照市場機制產(chǎn)生的“外力”,而是從自己的精神世界發(fā)展出的“內(nèi)力”來生活?
很可能,這是一些正在發(fā)生,但還沒有被主流社會意識到的狀況。漂泊的經(jīng)驗,迷惘、不安、流動,以及其中蘊含的理想,發(fā)生在個體身上,而當這樣的個體越來越多,這樣的經(jīng)驗跨度的時間越來越長,一個可以想象的事情是,在這些不同的個體身上,出現(xiàn)了一種相似的“感覺結構”。“感覺結構”在這里所指的是,一種還沒有在現(xiàn)實世界成形、在政經(jīng)秩序上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作為一種感覺的、情感的胚胎,出現(xiàn)在經(jīng)驗和意識里。那么“漂泊”的經(jīng)驗在這里是否可能意味著一種新的現(xiàn)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是,資本機制無法把全部的“漂泊”的經(jīng)驗轉化成“成功”與“失敗”,也沒有一種力量可以把“漂泊”的經(jīng)驗全然規(guī)范起來,轉化成一種“正能量”。而這些漂泊的經(jīng)驗,這些面目模糊的漂泊者,從他們自身的生活狀況和軌跡中,能不能發(fā)展出一種新的政治想象?這個世紀所出現(xiàn)的種種“漂泊”經(jīng)驗在模糊、打散上個世紀所出現(xiàn)的知識和想象。比如,在上個世紀“落后就要挨打”的經(jīng)驗里出現(xiàn)的,關于民族國家的想象是否需要全然復制到新世紀,并在中國崛起的狀況里,形成一種大國角逐的局面?在新世紀的資本機制已經(jīng)進入人的外部和內(nèi)部,是否只能復制上個世紀的“烏托邦”想象,以此來在資本主義文明之外“尋求另一個世界”?在全球化的進程里,怎么處理“外界”和“他者”?怎么理解和自己不一樣的主體?“外界”僅僅意味著把自我放大嗎?“他者”就是自我的投射嗎?在不可避免的與外界和他者的接觸中,從二十世紀的歷史發(fā)展出來的知識和認同感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舉個具體的例子,香港的回歸,在二十世紀的歷史意識里,是前殖民地回歸了祖國,由此,“中國人”重新成為了香港人的認同。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回歸的問題在回歸那一刻就得到了解決?進而意味著香港在歷史轉折中出現(xiàn)的復雜心情不需要處理?近現(xiàn)代屈辱的記憶使中國向內(nèi),凝聚起一股民族主義的情緒,這與大國崛起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可以說,中國在改革的脈絡里,在與外界的接觸中,當自身受到外界刺激(不公、欺壓、不滿、隔膜等等),這種被二十世紀歷史塑造出來的民族情緒就很容易涌動起來。
在新世紀全球化繼續(xù)加深,流動性繼續(xù)加快,不同區(qū)域的人被壓縮在一起的狀況下,復制二十世紀產(chǎn)生的對“個體”的想象,并將它限定在民族國家的框架里面;那么可以預測的是,在流行文化所塑造出來的“相同的人性”背后,是不同區(qū)域的個體對彼此更深的隔膜。在對“漂泊者”個體的想象中,包含了一種尚未被看見的,然而可以感知的新的集體意識。這種新的集體意識是指向民族國家,一種理想、跨國的認同,還是別的什么,其實是隨著“漂泊”的經(jīng)驗在不同的狀況里而變化的。是否可以想象一個世界,并不是把“漂泊者”都納入一個軌道,加工成“成功”和“失敗”的產(chǎn)品,而是能讓他們各行其是,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是否可以想象一個世界,其中可以包容不同的夢想和沒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