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聶爾
作 者:聶爾,作家,著有散文集《隱居者的收藏》《最后一班地鐵》《路上的春天》等。
阿城寫于20世紀80年代的小說《棋王》,當時震驚文壇,至今仍是名篇,進入90年代之后他卻不寫小說了。他后來多寫散文,如《常識與通識》《威尼斯日記》等。阿城博學通識,來去灑脫,筆墨沖淡而能意韻悠遠,善于從世俗生活中采擷幽默、逸趣,并以之貫通古今文化之源流。他還參與電影的制作和時尚雜志的策劃。阿城給人的印象仿佛是一個無所不能、無所不通的獨特大家。
此篇《聽敵臺》選自李陀等主編的《七十年代》一書。阿城在這里講述20世紀70年代,他和他的知青伙伴們以及山高皇帝遠的農(nóng)民們,是如何經(jīng)歷了中國社會大變動的前夜的。他講他們當年在遙遠的云南邊境,如何靠收聽境外廣播,迅速得知最高層政治秘密的情況。這在當時叫作“聽敵臺”。現(xiàn)今中年以上的中國人大約都還能記起此類事件在當時會引起多么嚴重的后果,以及會造成多么神秘的恐怖氣息。
那樣一種歷史和社會狀況永遠不應該再回來了,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幸福生活的含義之一。但是,人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尤其中國。所以,重溫當年,聽聽并不久遠的往事,不無益處。
阿城是達人,當年二十啷當歲時就已經(jīng)是。他有一篇寫他父親的文章,講他父親當了二十多年右派后終獲平反,準備莊重而又隆重地去出席平反儀式。此時的父親,希望聽聽兒子對此事的看法,沒想到兒子的看法卻比父親更明白,更“透”,那就是,所謂平反,對于一個被壓迫了三十年的人來說,其實已無意義。從兒子自己的角度,他甚至感激父親在政治上的變故,因為這使得兒子靠自己得到了許多對人生的定力。這就是阿城文字中由寵辱不驚、沖淡如水而得以出神入化的中國式隱士風度,所由來的非常具體的人生基礎(chǔ)。中國的哲學、哲人,很多是這樣來的。中國其實沒有貴族的哲學,如柏拉圖和黑格爾那樣的,有的只是苦人的哲學。
在《聽敵臺》一篇中,阿城仍舊扮演了一個不動聲色、洞若觀火、冷雋幽默的歷史敘述者。他不控訴,不吶喊,不矯情。他只用白描的筆法,輕輕一點,就烘托出當時氣氛,暗示出歷史的情境。他寫到1971年9月林彪事件發(fā)生,他們云南知青當天從“敵臺”得知消息后,那種震驚得無法克制的喜悅,他這樣寫:“雖然竹笆草房永遠都是透氣的,但大家還是往外走,覺得外面空氣好一些?!睂懟鶎狱h員干部政治立場之易變,說的是生產(chǎn)隊長去縣上開會,接受完他們其實早已經(jīng)知道,只是假裝不知道的傳達內(nèi)容,回來給知青們說的是:“黨中央說了,雞巴林彪逃跑了”,“沒的副主席了”。
重大的政治事件發(fā)生了,老百姓并不評判,他們無權(quán)也無能力作出判斷,他們只接受來自上面的評判,他們的接受迅速而無任何障礙,因為上層的事與他們無關(guān)。好的一點是,政治大事可以給沉悶到幾乎完全停滯的社會生活帶來一絲震動,就像突然刮來一陣風,周圍空氣得以被攪動了一樣,雖然為什么要刮風,不知道,刮過之后為什么一切又重新歸于平靜?不知道!不管他,也管不了。
但阿城的文章永遠不會光寫政治,或者某一個其他的主題。阿城文章,或者說阿城的文體,總能一石多鳥,從而達到意蘊深廣的境界。他的辦法之一是用閑筆。他在其他地方講過,他頂佩服古人文章中的用閑筆。關(guān)于閑筆的美學,他一定深有心得,因為真是太得心應手了。文章開頭,他先不說怎樣聽敵臺,先說如何度日如年,“時間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知青的最好的青春時光,在萬里之遠的云南的山上消磨著?,F(xiàn)在憶及當時,他個人當時的想法卻是,古史都是大事記,干了一件大事的人,就被記下了,干大事的人也得有無事可干、閑得慌的平常歲月,那些日子也不過如此吧。這種閑筆似頗能顯出點道家風范。但這樣的一種仙風道骨、苦樂齊觀,難道沒有反諷的意味么?
所謂閑筆,我的理解,就是不重功用,而重神采、逸趣和別味。阿城以閑筆和宕開一類的筆法,擴展了散文的邊界,豐富了文章的題旨,加多了一篇之內(nèi)的美學層次。使得一篇文章好似一座園林建筑,只在一個平面之內(nèi),就能造出空間和時間的曲折回環(huán)、交相變奏,以及各種空白和疊加。
王安憶說當代作家中有清談風格的,唯有阿城一人而已。魏晉風度,已成絕響。一脈之傳,只在阿城?讀此篇亦可體味到阿城清談的風格。首先,他的文字確有一種對談的味道,娓娓道來,時見峰回路轉(zhuǎn)。他談到20世紀70年代在云南知青的生活情狀,談到云南方言,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運用,都很有趣又別有味道。清談而能令人色變,則就別有洞天了。比如,毛澤東死后,“四人幫”被抓時,“市面震動”,可想而知,但他隨后冒出的一句卻是:“亦是無甚念頭?!敝淮艘痪?,對于素來的正統(tǒng)敘述觀念下所遮蔽起來的東西,正是霹靂一閃,把什么都照見了。
還有,說聽敵臺說到最后,他總結(jié)道:“聽敵臺,思維材料就多了。思維材料多了,對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對世界的看法不一樣了,就更覺得度日如年了。”這樣貌似既無溫度,又無色彩,還又拖沓的語言,完全像平常人說話,卻勢大力沉到黑云壓頂一般,把人罩住,幾乎要令人窒息了。
接下來,1976年的金秋十月,“四人幫”被粉碎了(阿城用的是“‘四人幫’被抓”,我記得那時的媒體語言用的是“四人幫”被粉碎和粉碎“四人幫”)。這幾乎就是歷史終結(jié)的時刻。時間又重新開始了。站在這個歷史的岔口,你可以看見希望的曙光正從天邊移過來,天就要亮了;從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到一種結(jié)束,浪跡天涯的知青們可以告別發(fā)配地,回家了,盡管日子不由他們來定;往遠一點看,還可以看到大歷史之種種新跡象,可以乘機遐想一番。以上種種,都是我們幾十年來對1976年的敘述定式,仿佛我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并且仿佛歷史果真也已經(jīng)證明了似的。究竟證明了什么呢?卻又不能細想。
但是,也就在此時,阿城帶著他的準備永久使用的自制音箱,和一些吃食,從北京輾轉(zhuǎn)回到了他的云南知青點,當晚和別的知青在水庫邊喝酒,他看到小水庫上邊的天:
明月當空,星塵糜爛,唯愿人長久,到老不白頭。
這也是一個結(jié)束和開始:理想主義休歇,人生從此可以開始了。
這樣的悲愴,卻正值“星塵糜爛”。但宇宙從來都“星塵糜爛”,虛空以待人生之歡樂。只是人被撥弄,無可言說。
再收一句,便收束住了全文,這便是:
當此時,心下澄明。
直叫人連唏噓慨嘆之聲都發(fā)不出。
唯有閉起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