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鋒 黎向農 張曉松
網絡輿論生態(tài)是指以網絡各類媒介為載體,傳播各種信息所形成的輿論環(huán)境和輿論態(tài)勢。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微博等新興媒體的迅速崛起,網絡為廣大網民營造了一個幾乎不受約束的網絡輿論環(huán)境?!叭巳硕加宣溈孙L”,網民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廣大網民可以平等、自由、公開地參與到網絡輿論當中。但有些心懷不軌的人卻經常在網絡上散布不實言論、制造傳播謠言,這就像是在向網絡“排放污染”。如同工廠排放污染物、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樣,網絡污染也會破壞網絡輿論生態(tài)。
在網絡輿論中,當大量網民聚集在一起,注意力都集中到某一個話題上的時候,圍繞著這個話題就形成了一個強輿論場。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形成的輿論規(guī)模和影響自然越來越大。網絡謠言大都是針對社會上的一些熱點事件進行加工渲染或臆造夸大,其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激起人們和社會的對立情緒。當信謠和傳謠的人越來越多時,就會在網絡以及現(xiàn)實社會形成一些錯誤或消極的輿論,從而影響公眾心理,誘發(fā)群體性事件,破壞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阻礙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對“秦火火”之流的被捕和政府大力整治網絡謠言,人們的認識并不一致,甚至有些人提出異議:認為“秦火火”們是因言獲罪,整治網絡謠言其實是限制言論自由。還有人認為,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是不會害怕謠言的。這些論調很具有迷惑性和蠱惑性,但都經不起推敲。正如知名新聞人楊瀾所說:“網絡謠言和言論自由是兩回事,在非理性的語言暴力中,人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痹谖鞣叫侣劺碚撝?,最初流行的“觀點自由市場”的自由觀念,早已被“社會責任論”所替代。讓網絡的自凈功能來化解網絡謠言的危害,不過是一廂情愿的事情。放眼世界各國,無不對網絡謠言持高壓的打擊態(tài)勢。韓國《電子通訊基本法》嚴懲危害公共利益的虛假信息散播者。曾有一名16歲的韓國中學生因涉嫌散布“朝鮮做好戰(zhàn)爭準備,韓國要先發(fā)制人”等戰(zhàn)爭謠言被首爾警方逮捕。美國有130多項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約束網絡傳播內容。英國則把謠言治理作為整個社會危機管理的一部分??梢哉f,在信息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今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對網絡謠言聽之任之。
嚴防網絡“排污”,保護輿論生態(tài),為網絡文化和社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輿論氛圍,正是當前急需制定有效措施解決的問題。
一是要加強法治建設,加大依法懲治網絡謠言的力度,凈化網絡環(huán)境。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網民不是化外之民,理應受到法律和公序良俗的約束。法律具備權威性和強大性,是控制網絡“排污“的一種有效手段。相關部門要加快網絡立法,將網絡傳播納入法制化的軌道,提高對互聯(lián)網的監(jiān)管水平,從而營造一個法制化的網絡環(huán)境,逐步規(guī)范網絡社會秩序。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造謠誹謗、毀壞他人或單位名譽,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要承擔刑事責任;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要承擔民事責任。不過,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還需進一步完善,防止出現(xiàn)甘肅張家川16歲的初中生因在網上帖文質疑某死亡案有內情,其帖文被轉載500次以上而被刑拘那樣的偏差。
二是要實行政務公開,提升政府公信力。2009年6月,河南杞縣發(fā)生過一起鈷60放射源事故,當?shù)卣扇∪徽撸翰煌▓笄闆r,不接受采訪,不允許報道。一個多月后,謠言瘋傳:放射源將爆炸,一旦爆炸,全縣男人將喪失生育能力。結果全縣群眾紛紛逃亡到周邊縣市,上演了一出現(xiàn)代版的“杞人憂天”?!度嗣袢請蟆返摹叭嗣駮r評”警告道:“看似謠言是引發(fā)大規(guī)模社會恐慌的主要誘因,但其背后隱含的,卻是當?shù)匦畔l(fā)布的失語和由此引起的公信力缺失?!庇捎谛畔⒌牟煌〞?,網上不利于政府的負面?zhèn)髀勀酥翋阂獠聹y總能迅速擴散。而一些政府部門對網民的意見表達傾向于管控打壓,這就更加讓網民產生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謠言止于真相,在眾多突發(fā)事件和敏感議題上,對于網民的疑問,政府首先需要做好新聞發(fā)布,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三是要加大網絡文明宣傳力度,引導網民自律。2013年8月,在“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網絡名人達成共識,提出全國互聯(lián)網從業(yè)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huán)境,積極傳播正能量。每一位網民都有話語權,但基本的前提是不能夠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不能夠損害他人的利益。網民還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yǎng),增強社會責任感,對網絡信息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造謠不傳謠,不人云亦云,不充當錯誤的傳聲筒和擴音器。尤其是網絡大V,因其粉絲眾多且知名度較高而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更應帶頭遵守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努力成為法治和道德的倡導者。有些網絡大V的微博粉絲量高達一兩千萬,如果一個未經證實的假消息,一旦經過大V轉發(fā),瞬間便可能人盡皆知,其負面影響不容低估。網絡是一個公眾媒介,每一個網民都應該珍惜這個可以讓大家公平、公開交流的輿論場,自覺維護公民個人合法權益,抵制一切有損他人名譽和利益的行為。
四是網絡媒體要做好“把關人”,增強網絡媒體的文化引導力。網絡媒體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明確服務大眾、引導大眾輿論的社會責任。網站作為網絡媒介的把關人,擔負著對信息進行把關的職責,既要注重信息的真實性也要注重信息的全面性,網絡媒體記者更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013年6月,齊魯網的一名記者在公交車上用手機拍到了“中年男子大街毆打七旬老太”。在沒有采訪到當事人的情況下,他將所見所聞告訴了當班的同事,同事隨后自己發(fā)了微博并在齊魯網發(fā)布了新聞?!爱斀謿蚶先恕钡膱蟮酪驗榫W絡和媒體的廣泛傳播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社會影響。但事后,人們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失實的報道。原來被打的老太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當時老太太突然發(fā)病,躺在馬路上不肯走了,可車輛馬上綠燈通行,她的老伴情急之下就打了她兩下,嚇唬嚇唬她,并沒造成身體傷害。親眼所見、錄像為證都不見得能夠了解事件的真相,由此可見網絡媒體對所發(fā)信息把關的重要性。然而,網絡媒體在影響社會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應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多元的網絡文化建設,增強網絡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強化內容建設,倡導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輿論氛圍。(作者單位:宜春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