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羽佳
摘要:游戲不僅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且是幼兒真實的生活,游戲?qū)τ變荷眢w、智力、人格、情感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響,他們在游戲中生活,也在游戲中接受著教育。然而,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對游戲存在著錯誤的認識,因此為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和適應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家長應從正確認識游戲在幼兒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開始,進而為幼兒營造合理、自由的游戲氛圍,與此同時要注重自身參與游戲的積極影響,以此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游戲?qū)τ變荷硇慕】蛋l(fā)展所起到的作用,進而增進親子情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關鍵詞:游戲;身心發(fā)展;親子關系;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135-01
3-6歲的幼兒是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階段,處在該年齡段的幼兒好奇心強、可塑性大,發(fā)展和變化十分顯著,此時受到的教育和影響會在他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跡。因此心理學家主張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對其啟發(fā)引導,以此來達到最佳教育效果。對于幼兒來說,最令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莫過于游戲了?!坝螒蚴怯變旱纳?,幼兒正是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得到發(fā)展。然而,很多家長并不真正了解“游戲”的教育價值,他們錯誤地認為游戲是幼兒無意識地消磨時間的玩耍,限制甚至反對幼兒的游戲,以幼兒能夠認識多少個漢字、會朗誦多少首古詩來作為評判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正是由于這種不正確的幼教定位,導致現(xiàn)如今的幼兒園教育中存在著“小學化”的傾向,嚴重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中曾明確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從而確定了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由此看來,為了讓游戲在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中起到積極地作用,家長觀念的改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正確認識游戲在幼兒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
游戲被稱為早期干預的重要手段,被看作是能夠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早期經(jīng)驗的主要的和理想的途徑。游戲?qū)τ谟變簛碚f其實就是一種學習,并且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幼兒可從中獲得多種知識和技能,并為其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家長不應該僅從自己的角度來判定某種游戲活動對于幼兒是否有價值。有價值的游戲應該是以幼兒為主導,以其自身體驗為基礎又能促進其經(jīng)驗不斷提升、發(fā)展的游戲。
二、營造合理、自由的游戲氛圍
平日里,家長應注重積極創(chuàng)造體驗的條件和氛圍,引導幼兒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游戲活動。父母應認識到家庭中的主要活動區(qū)域?qū)τ趦和膬r值所在。有專家就建議“采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將廚房和客廳變成成人和兒童共享的空間?!?這樣,兒童就能在家庭更廣泛的空間里游戲。還有專家指出“在家庭中任何公共區(qū)域內(nèi),我們都可以為兒童提供一些活動角,為他們提供一些合適的玩具或游戲材料?!北M管家庭不需要像幼兒園那樣專門精心設置許多兒童游戲活動的區(qū)角,但父母在家庭中的公共區(qū)域適當?shù)卦O置一些小的兒童游戲的空間,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并會覺得在家游戲同樣富于樂趣。
三、注重自身參與游戲的積極影響
以游戲性的精神狀態(tài)與幼兒在游戲中產(chǎn)生積極的互動,這對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提升幼兒游戲質(zhì)量、數(shù)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理解、允許孩子適度的“出格”
允許孩子在自己的游戲空間里獨立操作,讓孩子自己安排活動。如,幼兒可以自己選擇搭積木、玩拼圖、做手工等,不要過多的擔心會把房間弄亂,而是要在此過程中,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己整理物品、有序擺放物品的習慣。孩子是敏感的,自己做了“出格”的事情,內(nèi)心也會自責,倘若家長再一味埋怨,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影響,以后做事情難免畏手畏腳、膽小怕事。其實,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耐心地傾聽孩子解釋,如果是因為孩子的不小心而打壞了東西,那么家長只需讓孩子下次注意便可;孩子因為童真童趣而抹花自己的臉,弄臟自己的衣服,家長首先應肯定孩子的創(chuàng)意,然后引導孩子使用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游戲,并為幼兒準備一身在游戲活動中的衣服。
2、學會對孩子“放手”
有時候,孩子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一直需要他人的陪伴,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即便幾個月大的孩子,他們也會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小手小腳,體驗獨自玩耍的樂趣。所以孩子獨自游戲時,家長不要去打擾他,更不要把孩子強行拉進自己的“游戲”中。家長應同幼兒建立平等的游戲關系,即使孩子勉強加入了家長為他精心準備的“游戲”之中,也有可能因為體會不到游戲中的快樂而失去對游戲的興趣。所以,游戲最重要的是它的情感價值,認知、技能等價值只是它的次要價值。家長如果不顧孩子內(nèi)心的體驗,強迫其在自己組織的游戲中“學習”,往往會舍本逐末。
3、及時而到位的“出手”
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游戲時,應讓孩子做游戲的主人,先讓孩子充分發(fā)揮他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家長可在一邊用心地觀察,必要時可做一些間接的隱形指導,而不能過多干預,甚至改變幼兒的活動內(nèi)容與主題,當然也不是放任自由,要選擇恰當?shù)慕槿敕绞健.敽⒆釉谟螒蜻^程中確實出現(xiàn)無法解決或可能對他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家長才有必要介入,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與指導,使游戲繼續(xù)開展下去。介入時一定要自然、真切,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愉快的合作伙伴。幼兒也可以在此過程中,了解父母的看法和行為,并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護與關注,從而更加信任父母,強化親子情感。
總之,孩子的世界是游戲的世界,游戲是生命賜予他們的最好的禮物。作為孩子最早的玩伴,家長應站在平等的立場上看待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力求保持而不破壞游戲的自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尊重和發(fā)揮幼兒的主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從游戲中了解幼兒的需要、想法,從而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用“看不見的手”,撐起有助于孩子自主發(fā)展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