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永男,劉美善,崔林虎,高曄華,趙 麗
(延邊林業(yè)科學院,吉林 延邊 133001)
北冬蟲夏草優(yōu)良菌株選育
玄永男,劉美善,崔林虎,高曄華,趙 麗
(延邊林業(yè)科學院,吉林 延邊 133001)
本試驗篩選出優(yōu)良的北冬蟲夏草菌株LKA,其菌絲滿皿時間短,菌絲長勢粗壯,子座分布均勻,生長速度快,生物學效率達到63.65%,其蟲草素含量為野生冬蟲夏草的613.5倍。
北冬蟲夏草;栽培技術(shù);有效成分
北冬蟲夏草Cordycpsmilitaris(L.)Link,又名蛹蟲草,屬真菌門、子囊菌亞門、核菌綱、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模式種,與冬蟲夏草同屬異種[1]。蛹蟲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其子座除了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及鈣、錳、鋅、硒等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蟲草素、蟲草酸、過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性平,味甘,具有抗疲勞、抗衰老、增強免疫和性功能等作用,可殺滅喉癌細胞,能補肺益腎壯陽,有扶虛損、益精氣、止血、化痰、鎮(zhèn)靜、免疫等多種功效[2-5]。
目前,野生蛹蟲草為國家采集收購品種,但資源極為稀少,而市場價格又甚為昂貴。北冬蟲夏草菌種特性不穩(wěn)定,在繼代培養(yǎng)及栽培過程中容易發(fā)生菌種退化,出現(xiàn)子實體生長不整齊,產(chǎn)生畸形等,因此其育種工作一直是北冬蟲夏草研究過程中國內(nèi)外共同關(guān)注的課題。有關(guān)菌種選育方面研究,國內(nèi)外相關(guān)報道較多,目前已篩選出多個蟲草素含量高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菌株[6,7]。
本試驗從野生北冬蟲夏草中分離得到純培養(yǎng)的菌種,經(jīng)過初步篩選后,將獲得的優(yōu)良菌種進行有效成分分析,并與野生冬蟲夏草進行比較,得到適合工廠化生產(chǎn)的北冬蟲夏草菌株, 為進一步進行北冬蟲夏草工廠化提供優(yōu)良菌株。
1.1 供試材料
在作物生長旺盛、雨量充沛的5月至11月,先后在長白山地區(qū)的安圖縣、和龍市、撫松縣、靖宇縣、通化市、白山市等不同海拔的林區(qū)內(nèi),采集野生北冬蟲夏草作為試驗材料。
1.2 培養(yǎng)基質(zhì)
1.2.1 母種培養(yǎng)基
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KH2PO41 g、MgSO40.5 g,加水至 1 000 mL,pH自然。
1.2.2 液體菌種培養(yǎng)基
PDB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KH2PO41 g、MgSO40.5 g,加水至 1 000 mL,pH自然。
1.2.3 栽培培養(yǎng)基
桑蠶蛹培養(yǎng)基。
1.3 試驗方法
1.3.1 北冬蟲夏草菌種分離及初步篩選
選取生長良好,外形健壯且尚未有孢子彈射的野生北冬蟲夏草子座,切取大小5 mm左右,將組織表面用清水清洗,用0.1%~0.2%升汞水消毒處理1 min~2 min,使用無菌水沖洗2次,之后接種于PDA培養(yǎng)基中,25℃光培養(yǎng),待組織塊長出菌絲無污染即為純菌種。每個處理10次重復,從接種后第5天開始定時觀察記錄,根據(jù)菌絲生長速度、長勢、整齊度、感染雜菌程度等指標進行菌種初步篩選,并使用數(shù)碼相機拍照記錄。
1.3.2 北冬蟲夏草栽培試驗
將經(jīng)過初步篩選的菌種接種于PDB液體培養(yǎng)基中,靜置24 h后,25℃震蕩培養(yǎng),獲得北冬蟲夏草液體菌種。將桑蠶蛹按照每瓶120 g的標準進行裝瓶,高壓滅菌后每瓶接入液體菌種5 mL,每個處理10次重復,比較其雜菌感染率、子座生長情況及生物學效率。
1.3.3 北冬蟲夏草有效成分含量檢測
將篩選出的北冬蟲夏草菌株經(jīng)栽培試驗后,進行有效成分含量測定,并將其成分與野生冬蟲夏草有效成分進行比較,具體測定方法:蟲草素、蟲草酸、腺苷含量測定參照中國藥典第106頁試驗方法;蟲草多糖測定采用苯酚-硫酸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測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5 009.171-2003。
1.3.4 數(shù)據(jù)分析
原始數(shù)據(jù)的處理、相關(guān)性分析及圖表,采用 Excel 軟件處理,方差分析采用 SPSS12.0軟件處理,應(yīng)用Duncan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各處理之間的差異顯著性(p<0.05)。
2.1 野生資源采集
從各不同地區(qū)采集到不同寄主的野生北冬蟲夏草菌株,具體生長狀況如圖1所示。
2.2 不同北冬蟲夏草菌株菌種分離
將不同的野生北冬蟲夏草菌株進行組織分離后,獲得純培養(yǎng)的菌種,從中選取生長狀況良好的菌株進行繼代培養(yǎng),篩選出優(yōu)良菌種。
從中將菌絲生長整齊,長勢良好的菌種篩選出作為試驗材料進行菌株的穩(wěn)定性試驗,并將其分別命名為YA、LKA、EA,其菌絲生長情況比較見表1和表2。
表1 北冬蟲夏草優(yōu)良菌種菌絲生長狀況比較
表2 北冬蟲夏草優(yōu)良菌種菌絲生長速度比較
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p<0.05水平上的差異顯著性,大寫英文字母表示p<0.01水平上的差異顯著性。
由表1及表2可見,不同菌株菌絲生長情況存在差異,LKA菌絲為橙黃色,而其余2個菌株菌絲均為淺黃色,并且LKA菌株菌絲長勢粗壯,邊緣整齊,無拮抗帶產(chǎn)生,18 d時菌絲長滿培養(yǎng)皿,菌絲生長速度顯著優(yōu)于其余2個菌株。具體生長情況如圖2所示。
2.3 北冬蟲夏草優(yōu)良菌種栽培比較
接種45 d后,各菌株子座形成情況見表3和圖3。
表3 不同北冬蟲夏草菌株子座形成情況比較
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p<0.05水平上的差異顯著性。
由表3、圖3可見,試驗菌株均有子座產(chǎn)生,且均為橙黃色,但其子座產(chǎn)生數(shù)量及品質(zhì)存在差異。菌株EA有畸形子座產(chǎn)生,并出現(xiàn)子座膨大生長受限情況,子座粗細、高度不均,生長緩慢;YA菌株產(chǎn)生的子座粗細不均勻,相比之下,LKA子座生長速度最快,子座粗細均勻,且子座鮮重及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余2個菌株,生物學效率達到63.65%。
2.4 北冬蟲夏草菌株與野生冬蟲夏草有效成分含量比較
北冬蟲夏草與野生冬蟲夏草主要活性成分比較見表4。
表4 北冬蟲夏草與野生冬蟲夏草主要活性成分比較
如表4所示,通過活性成分分析,試驗生產(chǎn)的北冬蟲夏草菌株LKA子座中蟲草素含量為野生冬蟲夏草的613.5倍,腺苷和麥角甾醇含量分別為野生北冬蟲夏草的1.47倍和12.22倍,蟲草酸和蟲草多糖含量低于野生冬蟲夏草,分別為野生冬蟲夏草的0.33倍和0.54倍,且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僅在北冬蟲夏草中檢測得到。
本試驗選育的菌株LKA菌絲滿皿時間短,菌絲長勢粗壯,栽培試驗過程中,菌株LKA子座生長速度最快,子座粗細均勻,且子座鮮重及干重均顯著高于其余2個菌株,生物學效率達到63.65%,并且其蟲草素含量為野生冬蟲夏草的613.5倍,達到908 mg100g,腺苷、麥角甾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北冬蟲夏草。
[1]李昊,吳白昌,李春蘭. 蟲草人工栽培與深度開發(fā)[M].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3:3-5.
[2]匡彥德,王美英,錢琴芳,等. 冬蟲夏草免疫增強作用機理的研究[J].上海免疫學雜志,1989,9(1):6-8.
[3]劉風安,鄭效. 蠶蛹蟲草與冬蟲夏草抗癌作用對比研究[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21(1):39-40.
[4]李紹平,季暉,李萍,等. 冬蟲夏草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1,32(4):373-375.
[5]徐錦堂. 中國藥用真菌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1997:394-401.
[6]Das SK, Masuda M, Hatashita M,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improving cordycepin productivity in surface liquidculture ofCordycepsmilitarisusing high-energy ion beam irradiation[J].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2008(47):534-538.
[7]康麗娜. 野生與人工栽培蛹蟲草主要成分對比分析[J].新農(nóng)業(yè),2013(3):48-49.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n Fine Strains ofCordycepsmilitaris
XUAN Yong-nan, LIU Mei-shan, CUI Lin-hu, GAO Ye-hua, ZHAO Li
(Yanbian Academy of Forestry, YanbianJilin133001)
Fine stains ofCordycepsmilitariswere selected, the time of mycelium covering the culture dish was in a short time, and the mycelium were vigorous. The stroma had a fast growth rate and well distributed,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reached 63.65%. The content of cordycepin was 613.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Cordycepssinensis.
Cordycepsmilitaris; Culture technology; Effective components
玄永男(1965-),男,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生態(tài)學研究。E-mail:yblkyxyn0701@sina.com
2014-07-10
S646.9
A
1003-8310(2014)05-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