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歌和書法的國度,自然美則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審美范疇。無論是詩歌還是書法藝術中的篆、隸、楷、行、草,都會推崇自然美。具不具有自然美,作品是直率還是矯揉造作的,是人們評價一件作品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關鍵詞】自然美 平淡天真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歌和書法的國度,自然美則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審美范疇。無論是詩歌還是書法藝術中的篆、隸、楷、行、草,都會推崇自然之美。作品是直率還是矯揉造作的,是人們評價一件作品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如果說中和之美的哲學基礎源于儒家溫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學的體現(xiàn)。那么中國的詩歌和書法的自然美則源于老莊哲學。老莊哲學是中國美學史的起點。
老子提出一系列的范疇,如“道”“氣”“有”“無”“虛 ”“實”“味”“妙”“靜虛”“玄鑒”“自然”等等。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產(chǎn)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1)。他反對一切偽飾,認為“五音令人耳聾,無色令人目盲(2)”,這是他的無為思想在藝術上的體現(xiàn)。
莊子《齊物論》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其一(3)”從這一哲學思想出發(fā),莊子反對一切人為造作,而提倡與自然同趣的藝術美。他將聲音分為人籟、地籟和天籟,人籟出于人為,地籟、天籟出于自然。而“天籟”又是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無所依傍的自然之音,所以境界最高。(4)莊子的這種理論的提出,對中國后世的詩歌、書法藝術產(chǎn)生了極大地影響。著名的《文心雕龍》作者在《辨騷》一篇中提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5)。值得注意的是:六朝差不多同一時期出現(xiàn)了三本批評著作鍾嶸的《詩品》庾肩吾《書品》和謝赫的《古畫品錄》這三部著作顯然受了魏晉人物品藻風氣的影響。它們雖分別是論詩、書、畫,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審美標準——崇尚自然之美。
《畫品》暫且不談。鍾嶸的《詩品》主張詩要“自然應旨”,他批評齊梁文壇上的靡麗風氣,一些作品有“文多拘忌,傷其真美(6)”的流弊。他將謝靈運與顏延之作比較,引用湯惠休的話說“謝詩如芙蓉出水,顏詩如錯采鏤金。所以謝詩勝于顏詩。這種崇尚自然美的觀點,一直為后世所接受。唐司空圖也提出“生氣遠處,妙造自然(7)”的審美標準,用“幽人空山,過雨采蘋”,來要求詩歌的自然清新。宋代以后一些詩論也以“自然”“天籟”作為做詩的最高目標來追求。
庾肩吾《書品》則提出書法創(chuàng)作要符合“天然之美”這種作品“學者鮮能具體,窺者罕得其門”“疑神話之所為,非人世之所學(8)”,因而是任其自然,無一定的規(guī)律可言的。但實際上,無論設計詩歌還是書法在唐代皆趨于嚴整,后人論書往往稱唐代法度嚴謹,其實近體詩也是到了唐代才趨于定型化的,這里除了藝術本身外,還有時代因素。不過唐代張彥遠則將“自然”尊為畫品第一,他在《歷代名畫記》里提出“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9)”的觀點,他是主張“書畫一體”的,所以這個標準也可以看做是張彥遠的書論。
兩宋時期整個文化與唐代相比較為簡約、樸素,然而在深刻性上又進了一步,平淡中有新的自然精神,這必然影響到詩歌、書法等藝術上來。大力主張詩歌書法要合自然美的蘇軾,在他的著作《書〈黃子思詩集〉后》里稱贊鍾、王的書法“瀟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贊揚李白、杜甫之詩“以英瑋絕世之資,凌跨八代”。他推崇詩歌要超然、遠韻、高風絕塵,提出了“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這一理論。此外,米芾的“平淡天真(10)”論,是宋代書論又一代表性的論點。
堪稱的自然美的詩人,莫過于東晉時的陶淵明和唐代的李白。蘇軾《與子由書》稱:“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碧赵娖降兴贾?,成為中國詩史上一位以自然之美著稱的一流詩人。他的詩直接影響到了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李白、杜甫等人無不從他那里汲取營養(yǎng),歷代“仿陶”的也不乏其人。他批評六朝文風“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敝鲝堊鲈娰F“清真”,要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11)。”所以他作詩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馳騁想象,無拘無束,如千丈白練一瀉而下,掃除了纖弱雕飾的風氣,他的詩雋逸飄灑,除蘇軾外,后人難得其神韻。
在書法藝術中,得自然之美的也不少,鍾繇堪稱第一。庾肩吾《書品》將鍾繇和張芝、王羲之做比較,他說:“鍾天然第一,功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只牘(12)?!辨R繇得真跡已不可見,從流傳下來摹刻的作品也可以窺其風貌,他的書法古樸淡雅,“幽深無際,古雅有余,秦漢以來,一人而已(13)?!眲⑽踺d稱他:其書大巧若拙,后人莫及(14)。這種似拙實巧的書法是符合莊子“自然”哲學的。魏晉人以蕭散自然著稱,無不從鍾繇那里汲取營養(yǎng)。由于唐太宗推崇王羲之,后世奉為書圣,其實以“自然”論之,鍾絕不在王之下。書法中的“鍾王”正如詩歌中的“李杜”,兩種風格具有兩種不同的自然美,同樣被世人所喜愛。
無論詩也好,書法也好,這種“自然平淡”的風格,是藝術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藝術達到爐火純青時必然的結果。這種境界必須是“氣象崢嶸,五彩絢爛,見老見熟,乃歸平淡?!币舱绺鹆⒎剿裕骸按蟮钟炱降攺慕k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15)”。由這一點而言,這里的“自然”含義,已經(jīng)不同于老莊的“自然”了。
這里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胸襟,二是學養(yǎng)。胸襟由學養(yǎng)而來。陶詩得自然之美,是由于他性本愛丘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他的隱逸是真隱逸。李白之詩,杜甫之書法,是兩人胸襟坦蕩,性情曠達的結果。不催眉折腰事權貴,才能做到:“已外浮名更外身。”胸中有坦蕩之氣,發(fā)而為文,必能如行云流水,不求工而自工。是“心游萬仞,精務八極(16)”的結果,離開了這一點,追求形式上的自然之美,必然會成為空談。明白了什么叫自然之美,如何才能達到自然之美,對我們?nèi)蘸髸▽I(yè)臨摹和創(chuàng)作的學習有很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為我們摒棄雜念,以求在書法的學習中能夠求得自然之美,獲得老莊哲學中“天籟”之音的最佳真解。
【參考文獻】
[1]張懷瑾.《書斷》,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劉熙載.《藝概注稿》,中華書局,2009年5月,第1版.
[3]陸機.《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作者簡介:李文明(1990年10月)男,漢族,河南省周口市,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書法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