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戰(zhàn)國土地私有制*——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的質(zhì)疑

2014-06-25 02:49李恒全
社會科學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土地

李恒全

對井田制崩潰后的土地制度即春秋戰(zhàn)國的土地制度,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是土地私有制①參見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16—318頁;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14頁;韓國磐《試論春秋戰(zhàn)國時土地制度的變化》,《廈門大學學報》1959年第2期;黃子通、夏甄陶《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奴隸制》,《歷史研究》1956年第6期。。1978年睡虎地秦簡公開發(fā)表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實行土地私有制的觀點受到授田制觀點的挑戰(zhàn)。劉澤華先生是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的首倡者,他認為,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占有巨量土地,封建國家的土地用作賞賜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土地是用來授予農(nóng)民,以資進行剝削。封建國家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當時叫做“授田”(“受田”)、“行田”、“分地”、“均地”、“轅田”等,可總稱之為“授田”制。受田的農(nóng)民叫“公民”。終戰(zhàn)國之世,由封建國家控制的“公民”沒有土地所有權(quán),對所受的土地不能買賣②劉澤華:《論戰(zhàn)國時期“授田”制下的“公民”》,《南開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張金光先生力主戰(zhàn)國授田制說,他說:“我國于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破壞之后,并未出現(xiàn)土地私有制或土地國有制,而卻逐漸形成了在虛構(gòu)的‘王土’之下的多級占有制,即同一塊土地的所有權(quán)為許多人所分享。到春秋末,特別是戰(zhàn)國時期,隨著生產(chǎn)力與商品生產(chǎn)的迅速發(fā)展,再加上各國的改革,遂使土地所有權(quán)在各諸侯國開始向強有力的土地國有制升華……秦國家對全國土地擁有普遍的最高所有權(quán),而個人對土地并沒有超過占有權(quán)與使用權(quán)的水準而達到私有權(quán)的地步。別說達到像資本主義式的自由的土地私有權(quán),就是如封建式的以土地買賣為標志的土地私有權(quán)亦尚未達到?!雹購埥鸸?《試論秦自商鞅變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袁林、李瑞蘭、羅鎮(zhèn)岳、烏廷玉、余敏聲、吳榮曾、張玉勤、李雪山、嚴賓、葛金芳、晁福林等先生也都主張戰(zhàn)國時期實行了普遍的國家授田制②參見袁林《戰(zhàn)國授田制試論》,《社會科學》1983年第6期;李瑞蘭《戰(zhàn)國時代國家授田制的由來、特征及作用》,《天津師大學報》1985年第3期;羅鎮(zhèn)岳《秦國授田制的幾點辨析》,《求索》1985年第1期;烏廷玉《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史綱》(上卷),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51—56頁;余敏聲《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土地制度的演變》,《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7年第2期;吳榮曾《戰(zhàn)國授田制研究》,《思想戰(zhàn)線》1989年第3期;張玉勤《論戰(zhàn)國時期國家授田制》,《山西師大學報》1989年第4期;李雪山《〈周禮〉中的農(nóng)民土地分配問題》,《殷都學刊》1994年第1期;嚴賓《商鞅授田制研究》,《復旦學報》1991年第5期;葛金芳《土地賦役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1頁;晁福林《戰(zhàn)國授田制簡論》,《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9年第1期。。所謂普遍授田制的觀點,總結(jié)起來,主要包含兩點基本主張:(1)授田來源于國有土地,授予后仍屬國有,授田民對土地沒有所有權(quán),即授田是國有制性質(zhì);(2)授田制是戰(zhàn)國時期普遍施行的土地制度,即舍此之外不存在土地私有制③除普遍授田制觀點外,還有學者認為,在國有性質(zhì)的授田制外,還存在土地私有制。齊振翚先生認為,商周奴隸主貴族國家土地所有制崩潰后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即戰(zhàn)國時期的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而是封建土地國有制,但到戰(zhàn)國后期,封建土地國有制衰落下去,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農(nóng)民小土地所有制發(fā)展起來,戰(zhàn)國末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遂上升為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而封建土地國有制和農(nóng)民小土地所有制則降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附屬和補充形式。參見齊振翚《試論戰(zhàn)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遼寧大學學報》1982年第4期。楊生民先生認為,戰(zhàn)國時,一方面國家實行授田制,這些耕種著國家土地的農(nóng)民,是封建國家的依附農(nóng);另一方面土地占有的不平均和土地私有制也在發(fā)展,與其相適應(yīng)的租佃、雇傭等封建依附關(guān)系也出現(xiàn)了。參見楊生民《春秋戰(zhàn)國個體農(nóng)民廣泛出現(xiàn)與戰(zhàn)國的社會性質(zhì)》,《北京師范學院學報》1991年第6期。高敏先生認為,商鞅“廢井田”之后,秦的土地制度確實是封建的國有土地制與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并存,而且前者在開始還居于主導地位,只是由于后者在迅速發(fā)展之中,才相對地削弱了它的比重。參見高敏《云夢秦簡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頁。林甘泉、童超先生認為,除了自耕農(nóng)的小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之外,戰(zhàn)國時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還有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戰(zhàn)國時代各國的授田制是在土地私有化的歷史過程已接近完成和共同體組織已經(jīng)瓦解的歷史條件下推行的,因而它無論在實行的范圍以及財產(chǎn)關(guān)系的性質(zhì)等方面,都和春秋以前的授田制有明顯的不同。這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由于家族公社和農(nóng)村公社已經(jīng)瓦解,國家授田的對象已不是作為共同體成員的公社農(nóng)民,而是一家一戶的無地或少地的個體農(nóng)民。第二,國家分配給農(nóng)民的土地,基本上是未墾的可耕地。第三,國家在向無地少地的農(nóng)民授田時,不僅沒有打亂原來的土地占有關(guān)系,而且這些無地少地的農(nóng)民受田之后,也和那些已有份地的農(nóng)民一樣,可以把所受之田作為世業(yè)傳之子孫后代。第四,由于土地私有制已逐漸取得支配地位,國家掌握的可耕地有限,并非所有無地少地的農(nóng)民都可以從國家那里分配到土地,這就促使一些地狹人眾的諸侯國的農(nóng)民向土地有余的諸侯國遷徙。第五,春秋以前的授田農(nóng)民要為奴隸制國家和各級貴族耕種公田;戰(zhàn)國時代的授田農(nóng)民則無此負擔,可以自己支配勞動時間。作為授田農(nóng)民,他們帶有國家佃農(nóng)的性質(zhì),但是他們所受封建國家賦稅徭役的剝削,與一般自耕農(nóng)并沒有多大差別。戰(zhàn)國時代的授田制是封建土地國有制向私有制轉(zhuǎn)化的一種形式。參見林甘泉、童超《中國封建土地制度史》 (第一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90—92頁。楊寬、朱紹侯、寧可、李埏等也持此類似的觀點。參見楊寬《戰(zhàn)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161頁;朱紹侯《秦漢土地制度與階級關(guān)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11頁;寧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史》 (第一冊),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99年版,第7—14頁;李埏、武建國《中國古代土地國有制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頁。。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以后,影響日益擴大,目前似已成為學界主流觀點,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不刊之論,如說:“中國的大一統(tǒng)始于秦,而關(guān)于奠定了強秦之基的商鞅變法,過去史學界有個標準的論點,即商鞅壞井田、開阡陌而推行了‘土地私有制’,如今史學界仍堅持此種說法的人怕已不多,因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從睡虎地出土秦簡與青川出土的秦牘中已明確知道秦朝實行的是嚴格的國家授地制而不是什么‘土地自由買賣’?!雹芮貢?《大共同體本位與傳統(tǒng)中國社會》,載《傳統(tǒng)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頁。

但筆者經(jīng)研究認為,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存在思維的誤區(qū)及對史料的誤讀,因而是值得懷疑的,戰(zhàn)國土地制度還是以私有制解釋更為合理,故撰此文,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的立論依據(jù)

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的立論依據(j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為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實行授田。這方面的史料有出土簡牘和傳世文獻兩類。

1.出土簡牘所反映的授田:

睡虎地秦簡《魏戶律》:“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棄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婦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來,叚 (假)門逆呂 (旅)、贅婿后父,勿令為戶,勿鼠(予)田宇。”①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92—293、24—25頁。據(jù)整理小組考證,文中“廿五年”為魏安釐王二十五年 (公元前252年)。此時距離魏亡的時間 (公元前225年)還不到30年。

睡虎地秦簡《田律》: “入頃芻稾,以其受田之數(shù),無豤 (墾)不豤 (墾),頃入芻三石、稾兩石?!雹谒⒌厍啬怪窈喺硇〗M:《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23、45頁。

銀雀山漢簡《田法》云:“州、鄉(xiāng)以地次受 (授)田于野?!雹坫y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竹書〈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1985年第4期;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頁。銀雀山漢簡系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fā)掘的兩座漢墓中所得,墓中出土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晏子》、《六韜》、《守法守令十三篇》以及漢武帝時的《元光元年歷譜》等大批竹簡和殘片?!妒胤ㄊ亓钍返某晌暮土鱾鞑灰姷浼涊d,大概都是戰(zhàn)國時代的作品④吳九龍先生認為,《唐律疏議》云:“魏文侯師于李悝,集諸國刑典,造法經(jīng)六篇,一盜法、二賊法、三囚法、四捕法、五雜法、六具法。商鞅傳授,改法為律。漢相蕭何,更加悝所造戶興廐三篇,謂九章之律。”李悝撰法經(jīng),皆稱某法。《史記·商君列傳》載,秦孝公“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商鞅先后兩次變法,其“改法為律”,即謂《法經(jīng)》六篇為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皆稱某律,而不稱某法,漢初蕭何更增戶律、興律、廐律三篇,合稱為九章之律??梢娚眺弊兎ㄖ胺Q法,變法之后稱律?!妒胤ㄊ亓钍菲},無一稱律者,除《要言》、《王兵》、《守令》、《兵令》、《上篇》、《下篇》之外,皆稱某法。由此可見,《守法守令十三篇》當是成書于商鞅變法之前。參見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8頁。。吳九龍先生認為:“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天子地位衰落了,歷法已不統(tǒng)一,列國各自有歷法頒行于世。秦、晉用夏正,宋、衛(wèi)用殷正,魯用周正,可是《守法守令十三篇》內(nèi)容多言齊國之事……從歷法與簡文內(nèi)容分析,《守法守令十三篇》無疑產(chǎn)生于齊國?!雹輩蔷琵?《銀雀山漢簡齊國法律考析》,《史學集刊》1984年第4期。因此,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也是存在授田的⑥吳榮曾先生認為,《田法》并非官府的法規(guī)或指令性文件,而是屬于百家之言的作品,其內(nèi)容不免帶有一定的遐想成分,但大體上仍以當時實際情況為基干,所以對于恢復戰(zhàn)國時局部歷史真實面貌還是有用的。參見吳榮曾《戰(zhàn)國授田制研究》,《思想戰(zhàn)線》1989年第3期。沈長云先生認為,《守法守令十三篇》的性質(zhì)雖然接近于子書,其中不乏近于理想的設(shè)計,但終究與戰(zhàn)國其他子書的內(nèi)容一樣,反映了戰(zhàn)國社會的基本情況。參見沈長云《從銀雀山竹書〈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論及戰(zhàn)國時期的爰田制》,《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1年第2期。。

2.傳世文獻所反映的授田:

《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p>

《呂氏春秋·樂成》:“魏氏之行田也以百畝,鄴獨二百畝,是田惡也?!?/p>

《商君書·徠民》:“今利其田宅,而復之三世?!?/p>

《荀子·議兵》:“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p>

《呂氏春秋·審分》:“今以眾地者,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遲也。”

《尉繚子·原官》:“均井地,節(jié)賦斂,取與之度也?!雹咩y雀山漢墓出土竹簡《尉繚子》為“均地分,節(jié)傅 (賦)斂,□……”。參見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頁。

《管子·乘馬》:“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p>

《荀子·王霸》;“農(nóng)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p>

基于此,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認為:“封建國家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當時叫做‘授田’(‘受田’)、‘行田’、‘分地’、‘均地’、‘轅田’等,我們可總稱之為‘授田’制。”⑧劉澤華:《論戰(zhàn)國時期“授田”制下的“公民”》,《南開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

(二)睡虎地秦簡《封診式·封守》:“鄉(xiāng)某爰書:以某縣丞某書,封有鞫者某里士五 (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產(chǎn)。甲室、人:一宇二內(nèi),各有戶,內(nèi)室皆瓦蓋,木大具,門桑十木。妻曰某,亡,不會封。子大女子某,未有夫。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臣某,妾小女子某。牡犬一。幾訊典某某、甲伍公士某某:‘甲黨 (倘)有[它]當封守而某等脫弗占書,且有罪?!车冉匝栽?‘甲封具此,毋 (無)它當封者?!匆约追飧赌车?,與里人更守之,侍(待)令?!雹偎⒌厍啬怪窈喺硇〗M:《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49頁。簡文中,士伍甲的財產(chǎn)全部被查封,經(jīng)他人證明,無一遺漏,但在這個蓄臣妾者的財產(chǎn)查封清單中卻并無田產(chǎn)。對此,持授田制觀點的學者認為,這也說明當時實行的是授田制度,由于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受田者犯罪之后,土地由國家收回,因而不能作為他的財產(chǎn)而查封。

(三)認為戰(zhàn)國時期農(nóng)民的土地死后要由國家收回?!俄n非子·詭使》:“夫陳善田利宅所以厲戰(zhàn)士也,而斷頭裂腹播骨乎平原野者,無宅容身,身死田奪?!备鶕?jù)此條材料,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認為,由于是土地國有制,故占用者無所有權(quán),人死后受田由國家收回。

(四)認為戰(zhàn)國土地尚不能買賣。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認為,由于戰(zhàn)國時期農(nóng)民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土地是不能買賣的。

二、戰(zhàn)國授田制觀點難以成立

戰(zhàn)國授田制論在史料的解釋和論證上存在諸多問題,如在授田的來源與性質(zhì)的關(guān)系問題上,對關(guān)于戰(zhàn)國土地買賣文獻材料的一概否定,對于事實存在的土地兼并現(xiàn)象的忽略,對于賜田可以由子孫繼承的否定,以及對于所謂歸田的說法,都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首先,授田是客觀存在的,但授田的來源與性質(zhì)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guān)系。睡虎地秦簡《魏戶律》:“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棄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婦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來,叚 (假)門逆呂 (旅)、贅婿后父,勿令為戶,勿鼠 (予)田宇?!彼⒌厍睾啞短锫伞?“入頃芻稾,以其受田之數(shù),無豤 (墾)不豤 (墾),頃入芻三石、稾兩石?!便y雀山漢簡《田法》云:“州、鄉(xiāng)以地次受 (授)田于野。”《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薄秴问洗呵铩烦伞?“魏氏行田百畝,鄴獨二百,是田惡也?!薄盾髯印ぷh兵》:“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這些簡牘材料和傳世文獻記載表明,戰(zhàn)國確實存在國家給農(nóng)民授田的情況,但從這些材料并不能得出土地被授予后仍然屬于國家所有的結(jié)論。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授田的存在是相當廣泛的,除了戰(zhàn)國秦漢存在授田,北魏和隋唐的均田制實行授田外,授田在其后的各個朝代也都是存在的。如宋孝宗乾道八年,“詔京西招集歸正人,授田如兩淮”②《宋史》卷34《孝宗二》,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654頁。。金宣宗興定四年,“宰臣奏:‘前此亦有言授地者,樞密院以謂俟事緩而行之。今河南罹水災(zāi),流亡者眾,所種麥不及五萬頃,殆減往年太半,歲所入殆不能足。若撥授之為永業(yè),俟有獲即罷其家糧,亦省費之一端也。’上從之”③《金史》卷47《食貨二》,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054—1055頁。。元朝時,大臣董文用召為西夏中興等路行省郎中,“于是民之歸者戶四五萬,悉授田種,頒農(nóng)具”④《元史》卷148《董文用傳》,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3496頁。。明初,凡逃戶,“督令還本籍復業(yè),賜復一年。老弱不能歸及不愿歸者,令在所著籍,授田輸賦”⑤《明史》卷77《食貨一》,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879頁。。清雍正六年十二月詔曰:“寧夏……聞彼中得水可墾之地,計二萬余頃,每戶以百畝授田,可安置二萬戶。朕已諭令廣行召募遠近人民,給以牛具、籽種、銀兩,俾得盡力開墾,給為世業(yè)。”⑥《世宗憲皇帝實錄 (一)》,《清實錄》(第七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127頁。這些授田,在授予前屬于國有,但授予后一般歸被授予者所有,屬于私有土地性質(zhì)。因此,僅從戰(zhàn)國授田的來源并不能得出土地被授予后仍然屬于國有的結(jié)論。

同時,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所列舉的關(guān)于授田的文獻材料,并不都是指授田。如《呂氏春秋·審分》:“今以眾地者,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遲也?!薄段究澴印ぴ佟?“均井地,節(jié)賦斂,取與之度也?!?《荀子·王霸》: “農(nóng)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薄豆茏印こ笋R》:“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所謂“分地”、“均井地”、“分田”、“均地分力”,應(yīng)指對某種共有地的分配,與自上而下的“授田”顯然不同。因此,我認為,這些材料所說的是井田制崩潰之時,公社內(nèi)部分配土地,而不是國家授田。

其次,對于睡虎地秦簡《封診式·封守》所載的某里士伍甲財產(chǎn)被查封一事,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認為,士伍甲被查封的財產(chǎn)清單中沒有田產(chǎn),是因為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故不能作為他的財產(chǎn)而查封。此論斷似有草率之嫌。此簡是秦律《封診式》之一節(jié)。《封診式》簡文共分二十五節(jié),每節(jié)第一只簡之簡首寫有小標題,其中《治獄》和《訊獄》兩節(jié),根據(jù)出土的位置圖,應(yīng)當居于卷首,內(nèi)容是對官吏審理案件的要求,其余各條都是對案件進行調(diào)查、檢驗、審訊等程序的文書程式①參見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45頁。??梢?,《封診式·封守》是供官吏在處理案件時參照執(zhí)行的文書程式,簡文以舉例的方式說明此種法律文書的程式,但所舉的例子卻并非某個特定的真實的案例,查封的對象“士伍甲”顯然是虛構(gòu)的人物,查沒的內(nèi)容即“一宇二內(nèi)”、“門桑十木”、“子大女子某”、“子小男子某”、“妾小女子某”、“牡犬一”等,顯然是文書編訂者從眾多罪犯被查沒的家產(chǎn)家人中列舉的幾種,具有隨意性,遠沒有窮盡所有被查封的內(nèi)容。以此條秦簡來說明當時有關(guān)案件的文書程式是可以的,但拿來論證是否收回土地就不妥當了。退一步講,即使該簡內(nèi)容反映的是某個特定的真實的案例,也不能以此證明土地屬于國有,由國家收回的結(jié)論。該戶被查封的除了女兒、兒子、奴婢外,財產(chǎn)有:堂屋一間、臥室二間、桑樹十株、公狗一只。按道理,該戶還應(yīng)有耕牛、農(nóng)具、糧食、炊具、被褥、家具等,但在查封財產(chǎn)中都沒有,難道說這些都是國有的,由國家收回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此,此條秦簡不能證明土地屬于國有,由國家收回的結(jié)論。

再次,歸田說法不能成立?!俄n非子·詭使》:“夫陳善田利宅所以厲戰(zhàn)士也,而斷頭裂腹播骨乎平原野者,無宅容身,身死田奪?!边@段話的核心是“身死田奪”。由于“身死田奪”四個字所透露的信息過于單薄,使我們無法把握它的真正內(nèi)涵,到底是在什么情況下,才導致了“身死田奪”呢?這實際有多種可能。授田在死后歸還可以理解為“身死田奪”,將絕戶田由國家收回理解為“身死田奪”也未嘗不可。因此,要解讀“身死田奪”的真正內(nèi)涵,必須結(jié)合其他史料。在沒有其他史料的情況下,僅據(jù)“身死田奪”四個字就推導出戰(zhàn)國授田在死后必須歸還的結(jié)論,難以令人信服?!渡叹龝泼衿?“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如果民所欲的只是死后要歸還的土地占有權(quán),而不是所有權(quán),恐不合情理。而《商君書·徠民》云:“今利其田宅,而復之三世?!边@是為了招徠三晉人民,予之授田。所謂“復之三世”,就是免除三代勞役,專一務(wù)農(nóng)。從這句話推斷,授田是不會“身死田奪”的,是永業(yè),可以傳之子孫,否則所謂“復之三世”就沒有意義了。因此,我認為,《韓非子·詭使》所謂的“身死田奪”,實際說的是絕戶田由國家收回,這是中國歷代王朝的慣例,不能證明授田必須歸還的結(jié)論。

《史記·王翦傳》:“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yè)耳?!蓟蚀笮?。王翦既至關(guān),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蛟?‘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之“請園池為子孫業(yè)”,說明土地是永業(yè),可以傳之子孫。有論者認為,王翦“請的就是變賜田為永業(yè),故秦王政婉言拒絕。王翦所為,正如蕭何強賤買民田宅一樣,都是以做出違例的事來表示只有立業(yè)的狹小心地,從而以舒君王猜忌之心的。王翦的話正反證出,賜田不可以為子孫業(yè)”②張金光:《試論秦自商鞅變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這種說法不能令人信服。蕭何強賤買民田宅以污己,以舒劉邦猜忌之心,是因為當時確實有強賤買民田宅之事,蕭何才能采用此種方法,這種強賤買民田宅并不是蕭何發(fā)明的。王翦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舒秦王猜忌之心,也是因為田宅為子孫業(yè)在當時是客觀存在的情況,王翦才可能提出這種要求,如果當時不存在田宅為子孫業(yè)的情況,王翦是不可能做出這種發(fā)明的,事實上,王翦的做法已足夠舒解秦王猜忌之心。對于王翦“請園池為子孫業(yè)”,秦王說:“將軍行矣,何憂貧乎?”可見,秦王并沒有感到驚訝。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所謂王翦“請的就是變賜田為永業(yè)”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這種把“變賜田為永業(yè)”作為一種發(fā)明加在王翦頭上,也缺乏根據(jù),我們從文中得不出這樣的結(jié)論。

《史記·甘茂列傳》云:“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备柿_為甘茂之孫。有論者認為:“祖宗的田宅還須通過國家行政任命來‘復賜’,可見,祖宗所得賜授田宅,其子孫是不得繼承為永業(yè)的,更無論轉(zhuǎn)讓與買賣了,其與奪之權(quán)仍握在君國之手?!雹購埥鸸?《試論秦自商鞅變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此說法似乎頗有道理,但如果細察甘家田宅的失得過程,就知其說不能成立。甘茂因罪逃亡齊國,言于蘇代曰:“臣得罪于秦,懼而遯逃,無所容跡……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雹凇妒酚洝肪?1《甘茂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316、2317、2319、2321頁。后在蘇代的幫助下,“秦因復甘茂之家”③《史記》卷71《甘茂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316、2317、2319頁。,釋放了甘茂被籍沒的家屬,但家產(chǎn)沒有歸還。甘茂死后,其孫甘羅,“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④《史記》卷71《甘茂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316、2317、2319、2321頁。。后甘羅出使趙國,為秦得五城,秦王“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⑤《史 記》卷71《 甘茂列傳 》,中 華書局1959年版, 第2316、2317、2319、2321頁。。為什么秦王以被籍沒的甘茂田宅賜予甘羅,而不是另外賜之呢?甘茂在秦武王時因定蜀有功,被封為左丞相,其所積累及受賜之田宅數(shù)量應(yīng)相當可觀,絕非甘羅使趙受賜可以比擬,但最終得到祖上的原有田宅,正含物歸原主之意,說明秦國田宅是可以傳于子孫的。

睡虎地秦簡《軍爵律》云:“從軍當以勞論及賜,未拜而死,有罪法耐遷其后;及法耐遷者,皆不得受其爵及賜。其已拜,賜未受而死及法耐遷者,鼠 (予)賜?!蹦?,刑罰的一種,即剃去鬚鬢,或作耏?!稘h書·高帝紀》載漢高帝七年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應(yīng)劭注曰:“輕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鬢,故曰耏?!薄抖Y記·禮運》正義:“古者犯罪以髡其鬚,謂之耐罪?!边w,流放遷居邊境,《漢書·高帝紀》注引如淳云:“秦法,有罪遷,徙之于蜀漢?!焙螅春笞?,《荀子·正論》楊倞注曰:“后子,嗣子。”⑥(戰(zhàn)國)荀況撰,(唐)楊倞注:《荀子》卷12《正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頁。該條律令大意是,從軍有功應(yīng)授爵和賞賜的,如還沒有拜爵本人已死,而其后嗣有罪依法應(yīng)耐遷的,以及本人依法應(yīng)耐遷的,都不能得到爵位和賞賜。如已經(jīng)拜爵,但還沒有得到賞賜,本人已死及依法應(yīng)耐遷的,仍給予賞賜。“賜未受而死”者的賞賜,當然是由后子繼承的。那么后子繼承的是什么東西呢?《商君書·境內(nèi)》:“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薄段墨I通考》卷一《田賦一》引吳氏語云:“秦開阡陌,遂得賣買,又戰(zhàn)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隸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憋@然,后子繼承的是爵位和田宅。

其他諸侯國家也是如此?!妒酚洝け怡o列傳》記載,晉國趙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妒酚洝ぺw世家》:“烈侯好音,謂相國公仲連曰:‘寡人有愛,可以貴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貴之則否。’烈侯曰:‘然。夫鄭歌者槍、石二人,吾賜之田,人萬畝。’”吳起為魏的西河郡守,為了要攻克秦的小亭,曾懸賞“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⑦(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卷5上《內(nèi)儲說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頁。。這些賞賜的田宅都是可以傳之子孫的永業(yè)。

最后,土地買賣與土地的流轉(zhuǎn)也是客觀存在的。傳世文獻中有幾條關(guān)于土地買賣的材料?!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薄稘h書·食貨志》:“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對這三條經(jīng)常被提到的關(guān)于戰(zhàn)國土地買賣的文獻材料,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通常認為是不足為據(jù),認為《韓非子》所說的“棄其田耘,賣宅圃”,所賣的僅僅是宅圃,田地被放棄,恰好說明田地非私人所有,董仲舒說秦在商鞅變法后“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實是以漢誣秦,無據(jù)之談①參見張金光《試論秦自商鞅變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袁林《戰(zhàn)國授田制試論》,《社會科學》1983年第6期。。但我們認為,對這三條土地買賣的材料簡單地予以否定,是沒有根據(jù)的。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有“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同時還有“中牟之民棄田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的一條記載。這說明此處“棄”和“賣”是一個意思,文中之所以這樣寫,不過是為了避免用詞形式的單調(diào)?!妒酚洝へ浿沉袀鳌份d白圭經(jīng)商經(jīng)驗云:“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夫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此處之“棄”顯然是賣的意思,而且此處之“取”、“與”、“予”也都是買賣的意思②楊作龍先生認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的兩條材料,言晉國趙襄子的家臣王登以賜田宅之舉使中牟之人很多都去隨文學之士學習。這些隨文學者應(yīng)該是能有條件讀書的較為殷實之家,而隨文學的目的又在于欲獲得更多的田和更好的宅。如是,雖在土地允許買賣的條件下,他們不去出賣土地,這也是正?,F(xiàn)象。參見楊作龍《秦商鞅變法后田制問題商榷》,《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1期。楊生民先生認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戰(zhàn)國初,趙襄子任中牟二賢士中章、胥已為中大夫,遂“予之田宅”。此事在當?shù)匾疝Z動,導致了“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現(xiàn)在,有的研究者認為“棄其田耘,賣宅圃”說明當時耕地不能買賣,只能“賣宅圃”。此論難以服人。因為“棄其田耘”一語,并不能說明土地不可以賣買。土地可以賣買,但不一定什么時候都可賣出去。由于當時中牟之人隨文學者“邑之半”,丟棄的耕地很多,人們無法耕種,自然不必去買。參見楊生民《春秋戰(zhàn)國個體農(nóng)民廣泛出現(xiàn)與戰(zhàn)國的社會性質(zhì)》,《北京師范學院學報》1991年第6期。這也是兩種可能的解釋??傊?,根據(jù)“棄其田耘,賣宅圃”這句話,并不能得出土地不能買賣的結(jié)論。。對于《漢書·食貨志》所引董仲舒語“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之記載,也不應(yīng)該簡單地認為是以漢誣秦。董仲舒生于漢文帝前元元年 (公元前179年),距離戰(zhàn)國僅四十年時間,很多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的人在董仲舒時代仍然健在,因此,董仲舒有條件了解戰(zhàn)國時期的真實情況,他所謂的土地“民得賣買”,應(yīng)該有其事實根據(jù),對其簡單化的否定,顯然缺乏有力的證據(jù),難以令人信服。

實際上,除了上述三條土地買賣的材料外,還有一些材料可以指證戰(zhàn)國土地買賣的事實?!对浇^書·計倪內(nèi)經(jīng)》載計倪曰:“陽且盡之歲,亟發(fā)糴,以收田宅牛馬?!雹?漢)袁康,吳平輯錄:《越絕書》卷4《計倪內(nèi)經(jīng)》,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頁?!俄n非子·說林下》:“有與悍者鄰,欲賣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貫將滿也,子姑待之?!鹪?‘吾恐其以我滿貫也?!烊ァ!睉?zhàn)國秦漢時“田宅”往往是連在一起的,此處雖言“賣宅”,可推斷田土亦可買賣?!稇?zhàn)國策·趙策一》記載,秦要攻韓之上黨,韓自感無力抵抗,準備把上黨獻給秦,但上黨郡守馮亭私自獻上黨于趙。趙王派趙勝前往上黨受地?!摆w勝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勝,太守有詔,使臣勝謂曰:請以三萬戶之都封太守,千戶封縣令,諸吏皆益爵三級,民能相集者,賜家六金?!T亭垂涕而勉曰:‘是吾處三不義也: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與人,不義一也;主內(nèi)之秦,不順主命,不義二也;賣主之地而食之,不義三也?!o封而入韓,謂韓王曰:‘趙聞韓不能守上黨,今發(fā)兵已取之矣?!薄妒酚洝ぺw世家》對此事的記載與《戰(zhàn)國策》幾乎相同:“乃令趙勝受地,告馮亭曰:‘敝國使者臣勝,敝國君使勝致命,以萬戶都三封太守,千戶都三封縣令,皆世世為侯,吏民皆益爵三級,吏民能相安,皆賜之六金?!T亭垂涕不見使者,曰:‘吾處三不義也: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義一矣;入之秦,不聽主令,不義二矣;賣主地而食之,不義三矣。’趙遂發(fā)兵取上黨?!蔽闹旭T亭所說的“賣主之地而食之”,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地買賣,但如果當時不存在土地買賣的事實,馮亭斷然不會有此比喻,因此這也反映了當時存在土地買賣的事實。

2001年出版的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戶律》中有很多關(guān)于田宅買賣的法律條文,說明土地買賣在漢初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④參見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戶律》制定于漢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年)⑤高敏先生認為,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二年”當指呂后二年,《二年律令》中所收諸律令是否制作于同一時期,還很難斷定。從情理上說,漢初的法律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凝固不變的,它至少經(jīng)歷了最初的“約法三章”階段、漢高祖五年統(tǒng)一全國后的法律階段、蕭何制定漢律九章的階段和惠帝、呂后時期的增補改易階段。從《漢書·高帝紀》所載漢高祖五年詔有關(guān)賜爵和賜田宅的規(guī)定看,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戶律》、《賜律》的制定年代應(yīng)在漢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年)。參見高敏《〈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中諸律的制作年代試探》,《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此時距離秦統(tǒng)一的公元前221年是19年時間,而距離秦始皇頒布“使黔首自實田”令的公元前216年 (即戰(zhàn)國授田制論者承認的土地私有制確立的時間①參見張金光《試論秦自商鞅變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羅鎮(zhèn)岳《秦國授田制的幾點辨析》,《求索》1985年第1期;李瑞蘭《戰(zhàn)國時代國家授田制的由來、特征及作用》,《天津師大學報》1985年第3期;烏廷玉《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史綱》(上卷),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頁。對“使黔首自實田”,目前學術(shù)界主要有四種解釋:一是命令黔首向政府呈報自己占有的土地數(shù)額,以確定賦稅,意味著在法律上確定了土地私有權(quán)。參見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第二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頁;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頁;楊寬《戰(zhàn)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2頁。二是國家統(tǒng)計占有墾田的土地數(shù)字,要求下面如實申報,以收取賦稅,但不能說明占墾者的土地屬于私有還是國有,是私田還是公田。參見李大生《“使黔首自實田”辨析》,《史學集刊》1981年復刊號。三是黔首自由占有土地。參見翦伯贊《秦漢史》,大孚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35頁;任再衡《“使黔首自實田”解》,《黑龍江大學學報》1975年第1期。四是命令黔首按照國家制度規(guī)定的數(shù)額,自己設(shè)法占有足額的土地,國家不再保證按規(guī)定授田。參見袁林《“使黔首自實田”新解》,《天津師大學報》1987年第5期。)僅14年。土地買賣首先是一種經(jīng)濟事實,然后才能上升為法律認可并保護的行為。在制定承認并保護土地買賣的《戶律》的漢高祖五年前 (不排除還有更早的承認并保護土地買賣的法律②高敏先生根據(jù)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提出,漢初法律系全部繼承秦律。所謂漢初,是指漢高祖元年至漢高祖十一年 (即蕭何由丞相改任相國,“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之前)。參見高敏《漢初法律系全部繼承秦律說——讀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札記之一》,《秦漢史論叢》(第六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176頁。而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戶律》制定于漢高祖五年,恰處于這個時期。因此,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戶律》所載的關(guān)于土地買賣的法律條文,很可能是承自秦律而來。),必然有一段較長時間土地買賣行為的事實。因此,我們認為,在“使黔首自實田”令頒布之前,或者說在秦統(tǒng)一之前的戰(zhàn)國時期,土地買賣應(yīng)該已經(jīng)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了。

將上述關(guān)于土地買賣的傳世文獻和出土簡牘結(jié)合起來看,我們不能不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即在戰(zhàn)國時期,土地買賣是客觀存在的,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

《管子·國蓄》:“分地若一,強者能守;分財若一,智者能收。”意思是分到的土地是一樣的,但只有經(jīng)營有方的人才能守得住。表明土地流轉(zhuǎn)是確實存在的情況。《左傳·哀公元年》:“吳之入楚也,使召陳懷公。懷公朝國人而問焉,曰:‘欲與楚者右,欲與吳者左。陳人從田,無田從黨?!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載蘇秦曰:“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有的有土地,有的已失去土地,這也反映出土地流轉(zhuǎn)的事實?!盾髯印と逍А?“雖窮困凍餒,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義。”《呂氏春秋·為欲》:“無立錐之地,至貧也?!彼⒌厍睾啞夺媛伞吩?“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入,以垣繕之,不得為徭?!闭f明禁苑附近的田有的屬“貴”者,有的屬“賤”者,有的田多,有的田少。這些都反映土地兼并在當時已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戰(zhàn)國土地可以繼承、轉(zhuǎn)讓和買賣的事實說明,戰(zhàn)國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制,而不是國有制③從睡虎地秦簡看,秦國還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利用官奴隸進行生產(chǎn)的國有土地。戰(zhàn)國其他諸侯國家應(yīng)該也存在這種情況。但與土地私有制相比,這種利用官奴隸從事生產(chǎn)活動的土地國有制居于從屬地位。。

三、從田制和稅制的改革看戰(zhàn)國農(nóng)戶土地的最初來源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下面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田制和稅制的改革略作探討,以弄清戰(zhàn)國農(nóng)戶土地的最初來源。

西周時期實行的井田制是一種古代公社所有制。在空間上,井田分為“公田”和“私田”兩部分,“公田”由公社成員集體耕作,其收獲物歸屬于統(tǒng)治者,即“籍田以力”;“私田”作為份地分給公社成員使用,并定期輪換,即所謂換土易居,“私田”的收獲物由各個家庭支配。公社是土地的實際擁有者,各個家庭對份地只有使用權(quán)④李恒全:《戰(zhàn)國秦漢經(jīng)濟問題考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頁。。井田之外是否還存在土地?答案是肯定的。井田之外的土地,屬于無主土地,自然屬于國家所有,這其中包括大量尚未開墾的荒地。到西周末期,井田制已經(jīng)衰落?!秶Z·周語》:“宣王即位,不籍千畝”?!扒М€”是“藉田”,即“國”中的“公田”①徐喜辰:《“藉田”即“國”中“公田”說》,《吉林師大學報》1964年第2期。。 “不籍千畝”,其意義不僅僅是“藉田禮”的廢除,它反映“公田”上的集體勞動形式已難以維持,標志著井田制開始瓦解。到春秋中期以前,“公田不治”已經(jīng)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肮锊恢巍笔箛业呢斦杖霚p少,進行田制和稅制的改革以增加財政收入就成為必要的選擇。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首先取消“公田”和“私田”之分,廢除“籍田以力”,實行“履畝而稅”的是齊國②徐喜辰先生認為,從周宣王“不籍千畝”前后便改變了“公田”、“私田”之分,“履畝而稅”了。這個變化,大體上是從西周末年開始的。《國語·周語下》載太子晉的諫語中說:“厲始革典”?!秶Z·魯語下》記載季康子欲以田賦使冉有訪問孔子,不對,而私下對冉有說的話中有:“若子季孫欲其法也,則有周公之籍矣!”幾乎同樣的內(nèi)容在《左傳》哀公十一年有:“且子季孫,若欲行而法,則周公之典在”?!遏斦Z》中的“周公之籍”,在《左傳》中寫作“周公之典”,可見,后者的“典”就是前者之“籍”。因此,可以斷定《周語》中“厲始革典”的“典”,就是這個“周公之典”,所謂“革典”就是“變籍”,也就是指的變革自古以來的只剝奪“公田”上的收獲物而“私田”上的收獲物歸公社農(nóng)民所有的傳統(tǒng)習慣。參見徐喜辰《井田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177頁。與此不同,李根蟠先生認為,把宣王“不籍千畝”作為廢除勞役地租,這種估計過了頭?!对姟ご笱拧ろn奕》敘述韓建國時疆理土地,“實畝實藉”。說明周宣王時代的封國仍舊實行藉田制,周宣王又曾繼續(xù)任命管理藉田的官。他只是廢除了藉田禮,或者說拋棄了某塊“親耕”的藉田。但這確實標志著勞役地租制在宗周地區(qū)的衰落。參見李根蟠《春秋賦稅制度及其演變初探》,《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3期。。

齊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為相,實行了“相地而衰征”?!秶Z·齊語》云:“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對曰:‘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政不旅舊,則民不偷。山澤各致其時,則民不茍。陵阜陸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薄豆茏印ば】铩酚袔缀跸嗤挠涊d:“相地而衰其政,則民不移矣。正旅舊則民不惰。山澤各以其時至,則民不茍,陵陸丘井田疇均則民不惑,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勞,則牛馬育?!睂τ凇跋嗟囟フ鳌?,韋昭注曰:“相,視也;衰,差也;視土地之美惡及所出,以差征賦之輕重也。”③(吳)韋昭注:《國語》卷6《齊語》,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82頁。這種按“土地之美惡及所出”的征稅辦法,就是“履畝而稅”的制度,又叫“案田而稅”。《管子·大匡》:“桓公踐位十九年,弛關(guān)市之征,五十而稅一。賦祿以粟,案田而稅。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饑不稅?!闭f明齊桓公即君位的第十九年 (公元前667年),開始實行了“履畝而稅”④齊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為相,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可以理解是一種建議,其實施應(yīng)在齊桓公十九年。參見巫寶三《管仲“相地而衰征”的歷史意義與理論貢獻》,《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豆茏印ば】铩?“省刑罰,薄賦斂,則民富矣?!薄豆茏印こ笋R》:“相壤定籍,則民不移?!睂嶋H說的都是“履畝而稅”。

“相地而衰征”的前提是“均地分力”。《管子·乘馬》:“正月,令農(nóng)始作,服于公田農(nóng)耕,及雪釋,始耕焉……道曰: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民乃知時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饑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寢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故不均之為惡也:地利不可盡,民力不可憚;不告之以時,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為……審其分,則民盡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所謂“均地分力”,就是將井田內(nèi)的“公田”、“私田”界限取消,分配給各個家庭,使各個家庭對土地的短期占有變?yōu)殚L期所有,因此,管子說:“陵阜陸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闭且驗椤熬胤至Α保r(nóng)民提高了生產(chǎn)積極性,才會“夜寢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才“則民盡力矣”。

“均地分力”是為滿足公社成員對土地的欲求,隨著人口的增長,必然會有一些人沒有土地,對于無地者,國家就利用手里控制的土地進行授田?!豆茏印枴?“問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管子·入國》:“取鰥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謂合獨?!眹疫€對外來人口授田?!豆茏印枴?“外人之來從而未有田宅者幾何家?”所授予的土地估計一般是荒地,目的是促進墾荒?!豆茏印枴?“人之開田而耕者幾何矣?” 《管子·問》:“所辟草萊有益于家邑者幾何矣?”《管子·七法》:“地不辟,則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則國貧而用不足”。《管子·治國》:“民事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對于軍人授予的則是良田,以獎勵軍功?!豆茏印こ廾印?“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管子·八觀》:“良田不在戰(zhàn)士,三年而兵弱?!?/p>

齊國實行“均地分力”和“相地而衰征”后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這從當時土地可以轉(zhuǎn)移得到證明。《管子·國蓄》:“分地若一,強者能守;分財若一,智者能收?!币馑际欠值降耐恋厥且粯拥模挥薪?jīng)營有方的人才能守得住。如果是土地國有制,當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繼齊國之后,晉國在魯僖公十五年“作爰田”?!蹲髠鳌べ夜迥辍份d晉惠公被秦俘獲后,秦“乃許晉平。晉侯使郤乞告瑕呂飴甥,且召之。子金教之言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卜貳圉也?!娊钥?。晉于是乎作爰田。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眾曰:‘何為而可?’對曰:‘征繕以輔孺子,諸侯聞之,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眾說。晉于是乎作州兵”。對“作爰田”,孔穎達疏曰: “《正義》曰服虔、孔晁皆云: ‘爰,易也。賞眾以田,易其疆畔。’”《國語·晉語三》有幾乎同樣的記載:“公在秦三月,聞秦將成,乃使郤乞告呂甥。呂甥教之言,令國人于朝曰:‘君使乞告二三子曰:秦將歸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屹p以悅眾,眾皆哭焉,作轅田。呂甥致眾而告之曰:‘吾君慚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不亦惠乎!君猶在外,若何?’眾曰:‘何為而可?’呂甥曰:‘以韓之病,兵甲盡矣。若征繕以輔孺子,以為君援,雖四鄰之聞之也,喪君有君,群臣輯睦,兵甲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眾皆說焉,作州兵?!表f昭注引賈逵曰:“轅,易也,為易田之法,賞眾以田。易疆界也?!睆倪@兩條記載可以看出,“爰田”即“轅田”;“作爰田 (轅田)”,即易其疆畔,賞眾以田,就是打破“公田”、“私田”的界限,使眾人對土地的臨時占有變?yōu)橛谰谜加?,即獲得土地所有權(quán)。與田制改革相伴隨的必然是賦稅制度的改革。 《左傳·哀公二年》:“初,周人與范氏田,公孫尨稅焉。趙氏得而獻之,吏請殺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趙簡主出稅者,吏請輕重。簡主曰:‘勿輕勿重,重則利入于上,若輕則利歸于民?!便y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吳問》:“范、中行氏制田,以八十步為畹,以百六十步為畛,而伍稅之。其□田狹,置士多,伍稅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驕臣奢,冀功數(shù)戰(zhàn),故曰先 (亡)……公家富,置士多,主驕臣奢,冀功數(shù)戰(zhàn),故為范、中行氏次。韓、魏制田,以百步為畹,以二百步為畛,而伍稅之。其□田狹,其置士多,伍稅之,公家富。公家富,置士多,主驕臣奢,冀功數(shù)戰(zhàn),故為智氏次。趙氏制田,以百二十步為畹,以二百四十步為畛,公無稅焉。公家貧,其置士少,主儉臣收,以御富民,故曰固國。晉國歸焉。”①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頁。說明春秋末晉國實行的是“履畝而稅”。

魯國在魯宣公十五年實行“初稅畝”。對于“初稅畝”,《谷梁傳·宣公十五年》曰:“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稅。初稅畝,非正也。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可見,魯國自宣公十五年也開始了“履畝而稅”。

在魯國之后,楚國在魯襄公二十五年實行了“量入修賦”?!蹲髠鳌は骞迥辍?“楚蒍掩為司馬,子木使庀賦,數(shù)甲兵。甲午,蒍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數(shù)疆潦,規(guī)偃豬,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shù)。既成,以授子木,禮也。”所謂“量入修賦”,就是把楚國的土地分為平原、林地、低洼、高地、鹽堿地、沼澤等不同類型,按不同的產(chǎn)量,征收不同標準的賦稅和徭役。這樣,井田制下的“公田藉而不稅”②(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12《王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5頁。,就為“履畝而稅”所代替?!奥漠€而稅”,首先要打破井田原有的“公田”、“私田”界限,重新分配土地,使公社農(nóng)民對土地的臨時占有變?yōu)殚L期所有。

鄭國在魯襄公三十年推行“田有封洫”?!蹲髠鳌は骞辍吩?“子產(chǎn)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焙涡葑⒃?“封,疆也。洫,溝也?!?《史記·商君列傳》注引《正義》曰:“封,聚土也;疆,界也:謂界上封記也。”青川木牘《為田律》有:“封高四尺,大稱其高?!雹偎拇ㄊ〔┪镳^等:《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zhàn)國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2年第1期。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盜徙封,贖耐?!稳鐬椤??‘封’即田阡陌。頃畔‘封’也,且非是?而盜徙之,贖耐,何重也?是,不重?!雹谒⒌厍啬怪窈喺硇〗M:《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78頁。這些記載表明,封是頃畝之間的田界標志。因此,封洫就是井田間的經(jīng)界溝洫?!蹲髠鳌ふ压辍份d叔向曰:“今吾子相鄭國,作封洫、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叔向?qū)⒆赢a(chǎn)“田有封洫”稱為“作封洫”,并與“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等事件并列起來,說明子產(chǎn)使“田有封洫”并非簡單地整理土地的經(jīng)界溝洫。《韓非子·顯學》:“昔禹決江浚河而民聚瓦石,子產(chǎn)開畝樹桑鄭人謗訾。”韓非子把子產(chǎn)使“田有封洫”稱為“開畝樹?!?,并將其與禹“決江浚河”相提并論,足見其改革意義重大。所謂“開畝”即打破舊井田的經(jīng)界,實質(zhì)是一場田制改革,當與商鞅“開阡陌封疆”③《史記》卷68《商君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32頁。在性質(zhì)上是一樣的。

子產(chǎn)的這次田制改革,開始遭到了人民的反對,后來又對其大加贊揚?!蹲髠鳌は骞辍酚涊d:“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chǎn),吾其與之?!叭?,又誦之曰: ‘我有子弟,子產(chǎn)誨之;我有田疇,子產(chǎn)殖之。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边@里的“取我田疇而伍之”,指的正是子產(chǎn)使“田有封洫”這件事。所謂“取我田疇而伍之”,在《呂氏春秋·樂成》中記載為:“我有田疇,而子產(chǎn)賦之?!睏畈⒃?“此‘伍’字亦‘賦’之借字,納田稅也。”④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82頁。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吳問》有:“范、中行氏制田,以八十步為畹,以百六十步為畛,而伍稅之……韓、魏制田,以百步為畹,以二百步為畛,而伍稅之……趙氏制田,以百二十步為畹,以二百四十步為畛,公無稅焉?!雹葶y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頁。這也說明,“伍”就是按田畝征稅。由此可知,子產(chǎn)的田制改革,也與賦稅有關(guān),說明鄭國也已開始了“履畝而稅”。

在各諸侯國中,秦國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較慢的一個,所以其田制和稅制的改革也較晚。秦簡公七年,實行“初租禾”⑥《史記》卷15《六國年表》,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708頁。。通常認為,秦國“初租禾”也是廢除“籍田以力”,實行“履畝而稅”的制度⑦參見楊寬《戰(zhàn)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134頁。另有學者認為,秦國“初租禾”是在保留了“公田”的“藉”法的情況下,又對“私田”實行的“履畝而稅”的政策。參見高文舍、趙光遠《關(guān)于秦國稅制的幾個問題》,《當代經(jīng)濟科學》1988年第6期;高士榮《秦國農(nóng)業(yè)改革探析》,《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籍田以力”廢除后,“公田”就面臨如何處理的問題,因此,“初租禾”的實施,必然牽涉到田制問題。此時秦國的作法大概是將“公田”直接分配給公社成員,而沒有徹底打破“公田”、“私田”之間的經(jīng)界,否則就不會有后來商鞅變法時的“開阡陌封疆”。這樣,各個家庭的土地就包括“私田”和已分配的“公田”兩個部分,而且土地應(yīng)仍然定期輪換。

到商鞅變法時,徹底打破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妒酚洝ど叹袀鳌?“而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睂Α摆淠胺饨保墩x》注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封,聚土也;疆,界也:謂界上封記也?!遍_阡陌封疆,就是決裂田界⑧參見王玉哲《中國上古史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頁;楊寬《古史新探》,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1頁;高亨《商君書注譯》,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5—16頁;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91—192頁;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頁。此外,有學者認為“開阡陌”應(yīng)是“置立阡陌”。參見李解民《“開阡陌”辨正》,《文史》(第十一輯),中華書局1981年版。還有學者認為,“開阡陌”是鏟除舊阡陌,按擴大了的畝積重新設(shè)立新阡陌。參見祝中熹《“廢井田,開阡陌”芻議》,《青海社會科學》1985年第6期;陳昌遠《商鞅“開阡陌”辨》,《農(nóng)業(yè)考古》1986年第1期;徐喜辰《“開阡陌”辨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2期;馮慶余《井田制與商鞅的開阡陌》,《青海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即打破舊井田中“公田”、“私田”的原有界限,故《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夫商君為孝公明法令……平權(quán)衡,正度量,調(diào)輕重,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yè)而一其俗?!边@樣,在“初租禾”實行后,每戶所占有的兩塊土地即“私田”和已分配的“公田”就合二為一了。

“開阡陌封疆”還取消了公社土地的定期輪換制,將“換土易居”變?yōu)椤白噪计涮帯?,公社成員取得了土地的所有權(quán)。《漢書·地理志下》云:“(秦)襄公將兵救周有功,賜受岐、酆之地,列為諸侯。后八世,穆公稱伯,以河為竟。十余世,孝公用商君,制轅田,開阡陌,東雄諸侯。”張晏注曰:“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惡。商鞅始割裂田地,開立阡陌,令民各有常制。”孟康注曰:“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廢。商鞅相秦,復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也?!妒池浿尽吩?‘自爰其處而已’,是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卷四《走部》說:“孟康說古制易居為爰田,商鞅自在其田不復易居為轅田,名同實易。孟說是也。依孟則商鞅田分上中下而少多之。得上田者百畝,得中田者二百畝,得下田者三百畝。不令得田者,彼此相易。其得中田二百畝者,每年耕百畝,二年而徧。得下田三百畝者,亦每年耕百畝,三年而徧。故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吨芏Y》之制得三等田者彼此相易,今年耕上田百畝,明年耕中田二百畝之百畝,又明年耕下田三百畝之百畝,又明年而仍耕上田百畝。如是乃得有休一歲二歲之法,故曰三歲更耕,自爰其處?!笨梢姡谏眺弊兎ㄇ?,公社土地還定期“換土易居”,而變法后,只按土地質(zhì)量好壞分為上田、中田、下田,使各個家庭“自爰其處”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所實行的田制和稅制變革,雖然時間跨度較大,前后延續(xù)了三百年時間,但基本的原則是相同的,即一方面取消井田內(nèi)部“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將土地分配給各個家庭,此可稱之為“分田”,另一方面國家將手里控制的土地授予特定人群和外來人口,此可稱之為“授田”,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統(tǒng)一實行“履畝而稅”。這樣,土地的公社所有制就為私有制所代替了。

在井田制下,井田民均生活于公社中,耕種實際歸屬于公社的井田,井田之外的土地屬國家所有,一般來說主要是荒地,國家控制的耕地即使有,但與井田相比,其數(shù)量也是很少的。這樣,在井田制崩潰之初,大多數(shù)農(nóng)戶的土地當來源于對井田的分配。因此,從邏輯上講,“分田”應(yīng)是井田制崩潰后農(nóng)戶土地最初來源的主要途徑,而“授田”只能是次要的和補充性的。

四、土地買賣稀少和國家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干預較多的原因

在井田制崩潰后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一是土地流轉(zhuǎn)和買賣較為稀少;二是國家對于土地制度變革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的干預較多。這也是土地國有制論者一再強調(diào)的論據(jù)。但我們認為,應(yīng)該歷史地辨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對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特別是戰(zhàn)國中期以前土地流轉(zhuǎn)和買賣的稀少,我們認為有這樣幾點原因:第一,春秋以前,土地買賣的觀念尚未形成,因此土地私有制實施后,不可能立即出現(xiàn)土地買賣的現(xiàn)象。《禮記·王制》曰“田里不鬻”。說明西周以前土地是不能買賣的,但同時也反觀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存在土地買賣的事實。由于公社是土地的實際擁有者,加之土地對于公社的重要意義,因此,土地買賣的觀念很難產(chǎn)生?!蹲髠鳌は骞哪辍酚涊d魏絳勸說晉悼公和戎說:“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比值抑鹚荻樱虼瞬泡p視土地,土地可用貨物換取。而對于中原諸國定居農(nóng)耕的生活方式,土地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失去土地,公社就不能生存。正因為土地買賣觀念的缺乏,以及土地對于農(nóng)耕生活的重要意義,決定了土地即使在分屬各家所有后,仍要經(jīng)過較長時間,才能形成土地買賣的事實。

第二,國家對人口流動的控制,人口不能隨便遷徙,也不利于土地流轉(zhuǎn)。西周以前,個體處于公社中,對共同體的依賴很大,“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①(吳)韋昭注:《國語》卷6《齊語》,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79頁。。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極少有脫族和遷徙的情況?!睹献印る墓稀氛f:“死徙無出鄉(xiāng)?!薄独献印氛f:“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井田制崩潰后,公社土地由“換土易居”變?yōu)椤白噪计涮帯?,各個家庭對份地的短期占有變?yōu)殚L期所有,對共同體的依賴性相對減弱了。這樣,公社之間,公社與城邑之間有了交流,人口也開始了遷徙?!蹲髠鳌ふ压辍?“公棄其民而歸之于陳氏”,“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抖Y記·王制》:“將徙于諸侯,三月不從政;自諸侯來徙家,期不從政。”但是,這種遷徙游離出來的人口依然很少,而且國家對人口的遷徙嚴加控制?!吨芏Y·地官·比長》:“徙于國中及鄰,則從而授之;若徙于他,則為之旌節(jié)而行之。若無授無節(jié),則唯圜土內(nèi)之?!薄豆茏印そ亍?“伍無非其人,人無非其里,里無非其家。故奔亡者無所匿,遷徙者無所容?!薄豆茏印ぶ螄?“逃徙者刑?!边@顯然不利于土地市場的發(fā)育。

第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家還控制著大量土地,國家對于無土地的人群及外來人口可進行授田,買賣尚未成為獲得土地的最重要方式?!稇?zhàn)國策·趙策》:“城雖大,無過三百丈;人雖眾,無過三千家者?!敝T侯國國都的規(guī)模小,反映當時人口較少?!赌印し枪ブ小?“今萬乘之國,虛數(shù)于千,不勝而入;廣衍數(shù)于萬,不勝而辟。然則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奔词固柗Q“土狹而民眾”的韓趙魏,也存在人口不足的情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希望增加人口的心情昭然。人口不足,說明土地還有富余。那些無田宅的家庭和外來人口可以通過國家授田的方式,而不必通過買賣,獲得土地,如《周禮·地官·旅師》: “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征役,以地之美惡為之等?!编嵭⒃?“新甿,新徙來者也?!睂τ凇靶庐m”,接納者一般都予之授田?!耙缘刂缾簽橹取本褪前赐鈦碚呒彝ト丝诘亩嗌偈诮o不同品級的土地。

第四,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田制與稅制的改革實施的時間是參差不一的,前后延續(xù)了三百年時間,這就形成有的國家已經(jīng)實行了土地私有制,而有的國家仍然實行舊的井田制度,這也是土地轉(zhuǎn)移和買賣稀少的原因之一。但總體上說,實行田制改革和“履畝而稅”較早的國家,其土地轉(zhuǎn)移和買賣一般也較早,如《管子·國蓄》:“分地若一,強者能守;分財若一,智者能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饼R、晉兩國是實行“均地分力”和“履畝而稅”較早的國家,而較早的關(guān)于土地轉(zhuǎn)移和買賣的記載恰好也出自這兩國,應(yīng)該不是偶然的。

在春秋戰(zhàn)國土地制度變革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國家政治力量施加了很明顯的干預和影響,這往往形成土地國有制的假象。第一,井田制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公社是土地的實際擁有者,但公社所有制變?yōu)樗接兄?,卻并不是僅靠公社本身能夠完成的。就井田制分為“公田”和“私田”的形式來說,“公田”實行“藉而不稅”,其收入歸統(tǒng)治者所有,這顯然牽涉到國家的稅收和稅制問題,因此,井田制變革牽涉到個體家庭、公社、國家三者的利益,也必然由個體家庭、公社、國家共同參與。同時,在變革過程中,隨著井田制的一步步瓦解,個體家庭的離心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公社領(lǐng)袖已喪失了原有的權(quán)威,這就決定了僅依靠公社本身是難以完成這種變革的,最起碼是難以快速和順利地完成這種變革,因此,依靠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國家實施這種變革,就成為必然的選擇。但國家對于井田分配的參與,是指導性的、規(guī)范性的,具體的土地分配,應(yīng)仍然是由公社自己操作的,所謂“均地分力”當是就公社所擁有的井田來講的,而不是指井田之外的國有土地。第二,對于井田之外的理所當然屬于國有的土地,國家推行授田,這必然要由國家作為主導力量。但土地授予后,其所有權(quán)屬于個體家庭。第三,國家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是當時重視“耕戰(zhàn)”的體現(xiàn),并不說明土地是國有性質(zhì)。銀雀山漢簡《田法》:“賦,余食不入于上,皆藏于民也,卒歲田入少入五十斗者,□之。卒歲少入百斗者,罰為公人一歲。卒歲少入二百斗者,罰為公人二歲。出之入歲[□□□□]□者,以為公人終身。卒歲少入三百斗者,黥刑以為公人?!雹巽y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頁。說明不勤懇耕作,少收入食粟者要受處罰。這種制度與商鞅所規(guī)定的“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②《史記》卷68《商君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30頁。的性質(zhì)是相同的。這些往往被拿來作為土地國有制的證據(jù)。但在我們看來,這只說明統(tǒng)治者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土地所有權(quán)無關(guān)。春秋戰(zhàn)國時期處于攻伐兼并的高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戰(zhàn)爭勝利和諸侯國生存的基礎(chǔ),所以各國特別重視,其往往與戰(zhàn)爭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管子·治國》:“富國多粟生于農(nóng),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nóng)。民事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zhàn)勝,戰(zhàn)勝者地廣。”“農(nóng)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國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反之,“上不利農(nóng)則粟少,粟少則人貧,人貧則輕家,輕家則易去,易去則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則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則戰(zhàn)不必勝,守不心因矣”。因此,“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渡叹龝ど鞣ā?“境內(nèi)之民,莫不先務(wù)耕戰(zhàn)而后得其所樂。故地少粟多,民少兵強。能行二者于境內(nèi),則霸王之道畢矣?!薄渡叹龝まr(nóng)戰(zhàn)》:“國之所以興者,農(nóng)戰(zhàn)也。”“國待農(nóng)戰(zhàn)而安,主待農(nóng)戰(zhàn)而尊?!?“國不農(nóng),則與諸侯爭權(quán),不能自持也?!边@是當時所具有的普遍性思想。

從人類社會的歷史來看,所有權(quán)是最古老的觀念和制度之一。沒有土地所有權(quán)的社會是不存在的,同時,歷史上大概也不存在不受限制的土地所有權(quán)。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土地私有權(quán),就是私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對土地進行任意使用和處分。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地產(chǎn)權(quán)是整個財產(chǎn)權(quán)中最弱的一種,即使在當今實行土地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qū),政府也采用了各種手段,從各個方面對土地私有權(quán)進行限制和管理。戰(zhàn)國時期,國家政治力量對土地制度變革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的干預,正是國家對土地所有權(quán)進行制約的體現(xiàn)。當然,在中國古代,由于集權(quán)政治的過分強大和不受制約,以及必然存在的法制不健全,土地私有權(quán)通常無法得到有效保護,這可以說是中國歷代王朝的通病,但政治權(quán)力對土地所有權(quán)的干預甚至侵犯,不應(yīng)簡單地與土地國有制劃等號。事實上,這種土地國有制的理解無法解釋客觀存在的土地私有權(quán)的種種表現(xiàn)。因此,我認為,與其將國家對土地私有權(quán)的干預理解為土地國有制,不如將土地私有權(quán)理解為相對的權(quán)屬更為可行。

猜你喜歡
土地
我愛這土地
“土地托管”讓荒蕪土地綠起來
圓夢,在這片土地上
艾青《我愛這土地》
土地
土地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想有一塊土地
土地上的骨血(外二章)
養(yǎng)好自己的土地
改则县| 仪陇县| 金寨县| 青岛市| 荆门市| 临清市| 西城区| 南澳县| 溧阳市| 黎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丰县| 甘谷县| 金门县| 噶尔县| 高平市| 阿巴嘎旗| 济南市| 淮阳县| 金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启东市| 荥阳市| 封丘县| 冷水江市| 莲花县| 柳河县| 名山县| 丁青县| 仁化县| 灌南县| 浪卡子县| 阳东县| 大庆市| 镇安县| 姜堰市| 荣成市| 巴中市| 陕西省| 吴旗县|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