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劉卓 田春陽
摘 要:測定發(fā)動機燃燒后的排氣中氧是否過剩的信息反饋到ECU電腦,這樣可以確保ECU準確的調(diào)節(jié)噴油量,而實現(xiàn)理論空燃比:14.7:1的目標值。這樣可以確保三元催化器的碳氫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氣化合物(NOX)這三種排放污染物能達到最大的轉(zhuǎn)換效率。 本文以比亞迪汽車為例,淺析了比亞迪汽車三元催化器失效的故障檢測。
關鍵詞:比亞迪;汽車;三元催化器;檢測
三元催化器,是安裝在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機外凈化裝置,它可將汽車尾氣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氣體通過氧化和還原作用轉(zhuǎn)變?yōu)闊o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當高溫的汽車尾氣通過凈化裝置時,三元催化器中的凈化劑將增強CO、HC和NOx三種氣體的活性,促使其進行一定的氧化-還原化學反應,其中CO在高溫下氧化成為無色、無毒的二氧化碳氣體;HC化合物在高溫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還原成氮氣和氧氣。三種有害氣體變成無害氣體,使汽車尾氣得以凈化。
三元催化器,是安裝在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機外凈化裝置,它可將汽車尾氣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氣體通過氧化和還原作用轉(zhuǎn)變?yōu)闊o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當高溫的汽車尾氣通過凈化裝置時,三元催化器中的凈化劑將增強CO、HC和NOx三種氣體的活性,促使其進行一定的氧化-還原化學反應,其中CO在高溫下氧化成為無色、無毒的二氧化碳氣體;HC化合物在高溫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還原成氮氣和氧氣。三種有害氣體變成無害氣體,使汽車尾氣得以凈化。
1 分析P0420故障碼的含義
比亞迪汽車為了達到歐三的排放標準,實行了電腦根據(jù)前氧傳感器和后氧傳感器的比較,特別是后氧傳感器又稱為“三元催化器診斷傳感器”,因此電腦根據(jù)后氧傳感器的信號,判斷三元催化器是否失效來進行判定。P0420故障碼的含義是催化器劣化診斷。
2 氧傳感器作用
測定發(fā)動機燃燒后的排氣中氧是否過剩的信息反饋到ECU電腦,這樣可以確保ECU準確的調(diào)節(jié)噴油量,而實現(xiàn)理論空燃比:14.7:1的目標值。這樣可以確保三元催化器的碳氫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氣化合物(NOX)這三種排放污染物能達到最大的轉(zhuǎn)換效率。
因此,在比亞迪F3車系安裝兩個氧傳感器,前氧傳感器注意測量排放中的氧的含量,當電壓值在90-450MV之間變化時為濃氧,即空燃比為稀混合氣;當電壓值在450-900MV之間任何一值變化時為稀氧,即空燃比為濃狀態(tài)混合氣。
后氧傳感器主要是檢測:經(jīng)過三元催化器所凈化和轉(zhuǎn)換的排放值。如果所測的電壓值在500-800MV之間變化,并且變化頻率在2-4次之間為三元催化器轉(zhuǎn)化和凈化的排放系數(shù)正常。
盡管三元催化器工作狀態(tài)良好,實際所測的信號仍然是在輕微的波動,比如:電壓值在610、620、630、700、710MV輕微變化,這種信號是正常的。
3 數(shù)據(jù)流診斷
⑴首先預熱發(fā)動機,讓其水溫達到90攝氏度,盡快達到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溫度。方法:在OBD-16插座上,插ED-300檢測儀,進入德爾福MT20U2系統(tǒng),讀取數(shù)據(jù)流,當水溫在90攝氏度時,看后氧傳感器的電壓信號,如果一直100MV不變化,加速讓發(fā)動機處于2000r/min運轉(zhuǎn)直到后氧傳感器的電壓在變化,否則仍舊為排放溫度沒有達到其工作溫度(400攝氏度)。
⑵當后氧傳感器在變化時,保持發(fā)動機的轉(zhuǎn)速2000r/min,所讀取的數(shù)據(jù)電壓為500-800MV之間輕微變化(一般為2-4次/10S)。然后返回怠速狀態(tài),此時由于噴氣電磁閥斷電,噴氣結(jié)束,此時的電壓是900-450MV之間輕微變化,等待返回怠速狀態(tài),噴射電磁開始工作,后氧傳感器的電壓應為600-800Mv之間輕微變化。
⑶一旦以上條件滿足以后,所測的后氧傳感器信號電壓(ENGINEER轉(zhuǎn)速在2000r/min)100-900mv之間大范圍變化,并且變化頻率在6-8次/10S,然后返回到怠速狀態(tài),信號電壓值仍舊在100-900MV之間大范圍變化,并且變化頻率在4次/10S以上。
4 使用示波器診斷
一旦達到以上工作條件以后,就是發(fā)動機水溫在90攝氏度以上,排氣溫度達到400攝氏度時,ENGINE轉(zhuǎn)速保持在2000r/min時,正常的工作波形(如圖)。圖中A是前氧傳感器波形,B是后氧傳感器波形。當三元催化器失效時,測得波形與標準波形出入很大,兩個氧傳感器波形趨于一致,表明三元催化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