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陽
大漠里浩浩蕩蕩的十萬葵花稈,仿佛從天空射下來的密密麻麻箭鏃,令人驚詫。枝稈上落了明亮的清霜,在陽光里閃光??ú弊?,勾著,都朝著東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亂。肅穆,莊嚴(yán)……
——《葵花》
面對這充滿著悲壯感的情景,恐怕無論是誰都會內(nèi)心充滿著無與倫比的激動,然而,她沒有,她的文字更沒有,她只是平靜地認(rèn)為,這一切不過“是草木馱走了光陰”,所以,她的文字也就不溫不火,不急不躁,自自然然,恍如秋日的陽光,明凈而不失深邃,純澈而富有韻味,以至于每個文字中都氤氳著一種洗心的禪意、一種療世的藥香。那么,就讓我們沿著這文字的清溪,親吻劉梅花信手播下的文字綻放出的別樣芬芳吧——
只開不多的幾朵,鄉(xiāng)村小院里,泥皮小屋,木頭格子的窗子,貼了紅窗花。最好,是依著籬笆墻,那才好呢。樸拙,安靜,清雅。
——《草紅花》
這樣的草紅花,又何止是“樸拙,安靜,清雅”呢,它不僅有著“豪華落盡”的“真淳”,更有著超然自適的閑雅,仿佛一位幽居山林的高士,出塵而不清高,淡泊而不忘情,尤其那些短語,精煉、純凈到了極處,也美到了極處,這才是花開的極致,也是做人的極致,當(dāng)然,更是劉梅花散文追求的極致。也正是在這種極致里,我們看到了她對人生的這樣認(rèn)知:
喜歡把干花一直留著,留著,越枯,越有味道。
……
識一個人很難,懂一味藥也難。你看到的藥性,都是膚淺表面的東西。深藏的藥性,只有資深的中醫(yī)知道,草藥自己知道。
——《草紅花》
這說的是藥性,也是人性。其實,暗中何嘗不蘊(yùn)含著為文之道呢?——“越枯,越有味道。”這也正是她散文不事張揚(yáng)而韻味獨(dú)具的根源吧?這也許是作家為世人暗中開的一副中藥吧?
它是藥,懷揣絕技,就不在乎別的。漫不經(jīng)心開一點(diǎn)花,曬曬太陽,咀嚼風(fēng)露,慢慢在光陰里修煉,參禪??傆X得,它道行太深,前生來世,都沉淀在它厚樸的心靈里。
——《草紅花》
描寫的是紅花,洋溢的是藥香。
如果俯下身,把耳朵貼近大地,會聽見它們錯雜的腳步聲,窸窸窣窣走動著的吧?我沿著青石頭小徑出山,一些喜悅不多不少,剛剛覆蓋我的安靜。陽光也剛剛好,不濃不淡曬著我手里的紅花。路上的石頭也恰恰好,不稠不疏,磕絆著我的鞋底。
——《草紅花》
當(dāng)讀到這里的時候,真讓人感覺這實在是“不可言說的言說”(H·奧特)了,其實,到這里才是揭開了她這組散文的一角面紗,要抵達(dá)她的靈魂深處,還要沿著她的文字的縫隙慢慢深入的。那就從《苦水玫瑰》開始吧——
玫瑰一開,村莊就陷落在一片花香里了。
好個苦水玫瑰,一個“陷”字境界盡現(xiàn)。
浩浩蕩蕩的玫瑰花,瞬間將我們擒拿。
這樣的語言,也瞬間將我“擒拿”,并讓我“傾倒”,傾倒于那“些遼遠(yuǎn)的意蘊(yùn)”中。
摘花人都被花香煨透了,從身邊走過去的時候,風(fēng)里攪起一團(tuán)暗暗的香味兒。而臉上,滄桑,粗糙,全是皺紋。
此刻,摘花人與花兒已無二致,恰如夢蝶的莊周,早已不知何為花,何為摘花人。也許是摘花人在摘著自己的夢吧?自然,此刻再“多說一個字,都是矯情的。最好,不做聲?!币舱窃谶@樣的不做聲里,讓人“帶走一簍花骨朵,”帶走了“一縷花香,使人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恍然間便也隨之物我兩忘了。無疑,她的這些文字與她備受好評的“本草系列”是一脈相承的,讀來,雖然有若即若離的惆悵和某種細(xì)若游絲的苦澀氤氳其中,仿佛隱身清水的中藥,但讓人感覺心胸澄明,有地氣,有一種淡淡的溫暖滲透其中,有一種純凈的陽光隱身其中,讓人直覺這是披著《詩經(jīng)》走出來的文字,是被唐詩洗滌過的文字,是被小令浸泡過的文字,“是讓人的心靈更加純潔”的文字,讀來,直覺藥香悠悠,禪意脈脈。
這一點(diǎn),在她的《卷簾看花》里無疑有著更鮮明的體現(xiàn):
我家的小院子,分明是一匹粗布。可是呢,粗布上添了花,卻禪意得很,少了俗氣,多了清雅。也多了一份山野氣象,不虛浮,扎扎實實的好看。深山小院,老樹昏鴉,幾枝美得炫目的花朵,肯定是《詩經(jīng)》里的風(fēng)韻。
這樣的文字,這樣的意境,真真應(yīng)了王統(tǒng)照《純散文》中的說法:“沒有詩歌那樣的神趣,沒有短篇小說那樣的風(fēng)格與事實,又缺少戲劇的結(jié)構(gòu),”但“使人閱之自生美感”。自然,這樣的情景,“因為美,讓我們無言,發(fā)呆?!闭?zhèn)€“欲辨已忘言”,是呀,正因為這樣的美“就想把它毀掉”,因為“小孩子的表達(dá)方式很獨(dú)特”,認(rèn)定了花兒“自己凋謝也要枯萎,我摘下來也是枯萎,但是,我偷偷摸摸采摘的過程,卻又有一種奇異的愉悅”?!昂髞淼娜兆硬怕靼祝驗閻鄣蒙?,而去親手破壞,那是因為幼小的潛意識里,害怕它猝然而逝?!?/p>
這樣的情感也許很多人都曾有過,但是,卻鮮見于文字,這正是作家的獨(dú)特之處吧,誠如都德所言:“詩人就是還能用兒童的眼光去看的人?!鼻疤K聯(lián)作家康·巴烏斯托夫斯基在他的《金薔薇》中也說過:“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是童年時代給我們的最偉大的饋贈。如果一個人在悠長而嚴(yán)肅的歲月中,沒有失去這個饋贈,那就是詩人和作家?!蹦敲?,劉梅花無疑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所以,在她的眼睛里,“花是有花神的”,而且,“和花兒在一起的,還有青衣裳的奶奶,站在一片陽光下,發(fā)呆。那么老,白發(fā)如雪。衣衫依舊灰楚楚的,我揭開一角,把腦袋藏進(jìn)去?!睆拇耍僖沧卟怀鰜砟莻€遠(yuǎn)逝了的童年,走不出那“小罌粟”的心扉來,因為“真正的愛是過了千年都還記得”。自然,她也就忘不了故鄉(xiāng)的《葵花》——
花開得也不甜膩,很清爽。也不妖冶,干凈,清冽。
有些花兒開著開著,就心花怒放,怒放得簡直要抽風(fēng)了??刹?,清純,烈而收斂,有君子氣度。
這樣的葵花開得寧靜,開得平和,沒有梵高筆下的那種張揚(yáng)與熱烈,沒有梵·高筆下的那種狂躁與掙扎,只是自自然然地開著,開出了一種風(fēng)度,一種境界,一種操守。
萬籟俱靜,只有花開的聲音。鳥不鳴,花卻喧囂??匆谎?,被野性的美擊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太美的東西,讓人自卑。
的確是這樣,在真正的美面前,我們誰又能抬起頭來?然而,這還只是能目睹的美呢。更美的則是——
一地枯瘦的骨頭,寂寞,衰老,撐在一天天變冷的天氣里。
……那沒有花盤的光桿桿,脖子朝前伸著,還是向著東方,面朝太陽。一絲不亂,蒼茫肅穆,暗含著一股強(qiáng)大的氣勢。這疏朗遼遠(yuǎn)的意境,真是驚心動魄的美。
這樣的美,則美出了一種精神,美出了一種意境,美出了一種禪境。這樣的美才讓人——
倏然淚下,因為感動……光陰里一定藏著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盤,內(nèi)心的信仰還是一樣的,還是紋絲不亂。萬物生,萬物榮。而這肅穆,這蕭瑟,都是天意——只有草木自己洞悉。
這樣用字讓人如同觸到一種圣物,具有開辟感、自生感。這就更覺劉梅花散文語言的特色是純正和凝練的,在這些篇章里,語言分離出了作家的意識,成為一個可能的存在,它們往往不是被造出來的,而是領(lǐng)著作家走路的,掌握語言是一種能力,受語言掌握則是神的寵幸,正是它加深了文章,提升了作家,一如神的諭示,電光般凸閃于黑暗的天空。不僅如此,這樣的文字還讓人有種大徹大悟之感,猛一看,似乎有點(diǎn)沉郁,但是,細(xì)細(xì)品來,則讓人慢慢感受到作家的宇宙意識浸漬其中,讓人覺得一切都是自然自在的,既不需為萬物的榮而樂,也不需為萬物的蕭而悲,畢竟“是草木馱走了光陰”,我們只需要順乎自然即可。作家看似在說花,何嘗又不是在醒世呢?在這個系列中的隱喻里,不經(jīng)意間就讓人觸摸到作家內(nèi)心中的那醒世情懷,而奇妙的是,表達(dá)方式卻如道家——不溫不火、不疾不徐,喻世卻不勸世,個中又無不隱隱滲透著淡淡的禪意,這怎一個“淡”字了得?這樣的文字,真的到達(dá)了返璞歸真的地步。我想,這才是作家醒世的最高境界吧?但我最為感冒的還是其作品中的藥香味,那種若有若無的味道真的讓人讀來心靈通透。而個中的禪意卻悠悠地洗滌著讀者的心靈,讓人不覺間內(nèi)心澄明……
我知道,真正好的散文就像真正的禪,是不可言說的。那么,我又何必再啰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