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托
她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天津“五四運動”的領(lǐng)導者。她是天津“覺悟社”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女性,也是中國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她才華橫溢,膽略過人,卻命運多舛,悲壯一生……
少年壯志 時代精英
張若名,字硯莊,1902年2月23日生于河北省清苑縣溫仁村一個封建大家庭里。她自幼聰明活潑,性格倔強。1910年,望女成鳳的父母,送她到天津上小學。小學畢業(yè)后,張若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當時名聞遐邇的“重點學?!薄爸彪`北洋第一女子師范學?!?,與鄧穎超成為同窗好友。在校期間,張若名出類拔萃,德才俱佳,各方面都表現(xiàn)十分積極。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張若名被選為“天津?qū)W生聯(lián)合會”評議會主席,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評議部部長。1919年6月27日上午,“天津各界聯(lián)合會”派張若名、劉清揚和另外8名男代表火速進京,直奔新華門,簽署請愿書,抗議中國代表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眾怒難犯,民心難違。在青年學生和各界愛國志士誓死不渝的堅決斗爭下,總統(tǒng)徐世昌退卻了,人民勝利了。張若名與劉清揚等女中豪杰,也在這次血與火的洗禮中,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新女性在愛國運動中的偉大力量。張若名,這位膽略過人,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一時間成為名噪津門的巾幗英豪。
1919年8月27日晚,張若名又與周恩來、郭隆真等革命青年赴北平參加近代史上有名的“八月反馬良運動”,不幸于28日一起被捕。懾于民怨聲威,30日,反動政府不得不釋放了周恩來、郭隆真、張若名等全部被捕代表。
1919年9月16日,為了更好地領(lǐng)導天津?qū)W界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在周恩來、張若名的提議和倡導下, “天津?qū)W生聯(lián)合會”和“女界愛國同志會”共20名青年進步學生,聯(lián)合成立了天津“覺悟社”,同時出版《覺悟》社刊。覺悟社成員都抱定“獨身主義”信念,本著“革新、革心”的精神,以“自覺、自決”為主旨,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民主革命和婦女解放理論。李大釗還在1919年9月21日來津并發(fā)表演說,給社員以鼓勵和支持。為躲避反動政府和劊子手的逮捕與暗殺,每位社員都通過抓鬮確定了自己的代號。周恩來的代號為“5號”,化名“伍豪”,張若名的代號為“36”,化名“衫陸”。在《覺悟》1920年1月20日第一期上,張若名署名“36”,發(fā)表了近7000字的論述婦女解放事業(yè)的長篇講話《“急先鋒”的女子》,這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獻。
1919年12月28日,為抗議日本人槍殺我愛國學生暴行的“福州慘案”,在南開學校前廣場,數(shù)萬人集會聲討日本法西斯暴行,愛國學生遭到反動政府的毒打和逮捕。1920年1月29日下午3時,數(shù)千名學生怒不可遏,游行至省公署門前。張若名、周恩來、郭隆真和于方舟當場被推選為請愿代表,與反動當局據(jù)理力爭,當即被捕。人們義憤填膺,省公署前遂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一.二九”慘案。5時,周恩來、郭隆真、張若名和于方舟被保安警察押至警務(wù)處關(guān)押。一路上他們高呼:“學生萬歲!同胞萬歲!打倒賣國賊!誓死不屈!”并簽署聲明:“本次請愿活動,由我們四人完全負責?!痹讵z中,他們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張若名在獄中第一天的日記里寫道:“……精神是很快樂的。”
棄政從文 以文救國
鑒于張若名在學校和社會上的種種表現(xiàn),作為封建家長的父親極為惱火。張父和其他家族成員軟硬兼施,曾多次以斷絕父女關(guān)系和切斷經(jīng)濟供給相要挾。但她始終心如磐石,意志堅定。周恩來、郭隆真、張若名出獄后,覺悟社考慮到被捕社員的安全,一致主張他們4人赴法留學。
1920年11月7日,張若名終于逃脫了封建家庭的禁錮。在北京愛國律師劉崇佑等進步人士的資助下,和周恩來、郭隆真、劉清揚同乘“波爾多斯”號法國郵輪,由上海赴法國“勤工儉學”。從此,張若名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
1920年12月18日,張若名和周恩來、郭隆真等革命青年踏上了巴黎公社的故鄉(xiāng)。先到馬賽,夜赴里昂,輾轉(zhuǎn)蒙彼利埃,最后移居巴黎。
1922年上半年,張若名和郭隆真一起加入了以周恩來、趙世炎、李富春為首的“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周恩來任支部書記,張若名任執(zhí)行委員。為了完成學業(yè),剛到法國時,張若名和郭隆真都在巴黎的云母片廠做工,半工半讀。郭隆真比張若名大8歲,總像大姐姐一樣照顧張若名的學習和生活。一段時間后,張若名已能順暢的閱讀、翻譯馬克思主義的法文原著。在少共組織的共產(chǎn)主義研究會中,常常由她主講。在周恩來的建議下,她又把講稿整理成文章,以化名在法國《赤光》雜志上發(fā)表了中國婦女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剩余價值》、《階級斗爭》和《帝國主義淺說》等文章。同時,她還經(jīng)常為國內(nèi)的《晨報》、《婦女日報》等報刊撰寫法國通訊。1924年,周恩來回國,把文稿帶回國內(nèi)印刷出版。當年上海新文化書社出版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收錄了李達、蕭楚女、周恩來、瞿秋白等人的24篇文章,《帝國主義淺說》就排在該書的第一篇。在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的卡片柜中,也發(fā)現(xiàn)了1925年3月出版的張若名與任弼時合編的《馬克思主義淺說》,第一篇也是張若名的《帝國主義淺說》。
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法共里昂支部決定舉行追悼大會,法國政府不允許外國共產(chǎn)黨員參加。此時,周恩來已不再擔任“少共”書記。激進盲動、專橫跋扈的“少共”新書記任卓宣不顧張若名的勸阻,冒險行事,堅持派張若名參加大會并發(fā)言。張若名因而暴露了身份險些被當局驅(qū)逐出境,并一直被警方盤查跟蹤。張若名因此與任卓宣發(fā)生了嚴重分歧,加之出身問題,她在黨內(nèi)受到審查。這兩件事使她感到委屈和憤懣。經(jīng)過痛苦激烈的思想斗爭,張若名決定退出“少共”,留在法國專心讀書,但表示誓死保守黨的機密。
1928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周恩來從莫斯科開完中共“六大”,取道法國里昂,在郊外的一個小咖啡館與張若名秘密會面。交談中,周恩來告訴張若名,他已和鄧穎超于1925年結(jié)婚,并轉(zhuǎn)達了鄧穎超的問候。張若名向周恩來匯報了這幾年攻讀碩士學位的艱苦經(jīng)歷,周恩來向張若名講述了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形勢。周恩來堅定地對張若名說:“這次分手,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相見,也許我犧牲了,看不到革命勝利,但即便如此,也在所不惜!”望著這位昔日朝夕相處,生死與共,最后成為共和國總理的革命戰(zhàn)友,張若名心潮澎湃,熱淚盈盈……她衷心祝愿中國共產(chǎn)黨早日成功,并向周恩來再次保證:“自己雖離開了黨的組織,但決不出賣朋友和黨的秘密,做一個不是共產(chǎn)黨員的革命者,永不泄露黨的機密!”
1924年10月,張若名在法國參議員于格儒遺孀碧細女士的資助下,進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學習。在法國期間,張若名經(jīng)郭隆真介紹與其同鄉(xiāng)、河北大名的旅法學生楊堃相識。1930年5月31日,張楊二人在里昂中法大學禮堂內(nèi),在導師和眾多同學們的祝福聲中,舉行了簡樸而浪漫的結(jié)婚典禮。
張若名在法國里昂中法大學的成績是中國女子的驕傲。在校期間,她的導師賽貢教授對張若名的聰明才智和優(yōu)雅的文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她的成績是我們學院的光榮。”張若名的博士論文《紀德的態(tài)度》(紀德,法國著名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以最優(yōu)異的成績榮獲里昂中法大學年獎,并獲得獎學金500法郎。當年,張若名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昧酥蟹ù髮W的文科博士學位。當時,與她先后去法國勤工儉學的女學生有40余人,而能獲得博士學位的只有她一位。她是中國第一位留法女博士,更是中華女性的驕傲和自豪。
1931年1月4日,張若名和楊堃這對博士夫婦,懷著一顆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帶著豐碩的學術(shù)成果,經(jīng)蘇聯(lián)西伯利亞回到了闊別十年的偉大祖國,在古都北平,張若名被聘為中法大學文學院教授。七七事變后,日寇攻陷北平,中法大學被迫停辦。性情剛烈的張若名堅決不為日本人做事,誓死不在日偽統(tǒng)治下任教。寧愿整天悶在家中埋頭讀書寫作,以此來排遣心中的苦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蔣介石在故宮太和殿前接見北平師生,又在中南海舉行茶會,慰問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張若名作為愛國專家,也在被邀之列。誰能料到,這竟成了張若名后來的又一大“罪證”。
1948年初,張若名與楊堃應云南大學校長熊慶來的邀請,到云南大學任教。1953年,張若名又創(chuàng)辦了“文藝批評教研室”,在該校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研究領(lǐng)域,是中國最早講授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教授。
1955年4月8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欲赴印尼雅加達參加萬隆會議,剛做完闌尾炎手術(shù)的周總理取道昆明,在省委招待所召見了久別的張若名和楊堃教授。周總理一見到張若名就非常感慨地說:“多年不見了?!比缓笥终f:“我代表小超問若名姐好?!碑斦劦綇埲裘?922年在法國入黨問題時,周總理明確告訴張若名說:“你當時參加的是‘少年共產(chǎn)黨。是團的組織,不是黨的組織?!敝芸偫磉@樣說也許是為了保護張若名。因為退團比退黨的政治分量就輕得多了。
冤案昭雪 悲壯一生
在解放后的歷次政治運動中,張若名始終是積極的。1950年云南解放,她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她始終信仰和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多次申請加入黨組織。她還要做“急先鋒的女子”決心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腔熱血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1957年,一場鋪天蓋地的“反右”政治風暴來臨了,張若名因早年“退黨”問題遭到迫害。1958年,反右后的“極左”思潮甚囂塵上,張若名又因“棄政從文”和“總統(tǒng)接見”等罪名繼續(xù)遭受更加殘酷的迫害?!拔逅摹睍r期,張若名面對屠刀兩次坐牢都沒屈服,但這次她卻受不了了,整天茶飯不思,徹夜難眠。1958年6月18日上午,系里召開批判會,逼張若名承認諸多罪名。張若名倍感恥辱,絕望中走向了云南大學旁的一條平靜的小河,結(jié)束了她悲壯傳奇的一生,時年56歲。
時隔數(shù)年,當周總理和鄧穎超得知張若名被迫害致死的噩耗后,異常憤怒。在周總理、鄧穎超的過問下,1963年,云南大學黨委才對張若名的錯誤批判進行了甄別,并向家屬賠禮道歉。1980年11月27日,撥亂反正后,在鄧穎超的親自過問下,云南大學黨委終于為她的冤案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