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蘇爾有200多萬人口(也有媒體稱有150萬或140萬),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摩蘇爾作為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是一座多民族、教派交融的商業(yè)和交通樞紐城市,其在伊拉克的地位相當于芝加哥之于美國,慕尼黑之于德國,可謂是伊拉克的閃亮明珠。因此失去該城市,哪怕只是短暫的失控,即有力地顯示了馬利基政府的國家治理失敗,而不僅僅是安全政策的失敗。
據(jù)美國福克斯新聞網(wǎng)報道,摩蘇爾陷落之后,華盛頓方面擔憂伊拉克安全形勢將嚴重惡化。白宮與國務院以最嚴厲的措辭譴責這些恐怖活動。白宮發(fā)言人喬希· 歐內斯特表示,武裝沖突導致伊拉克安全形勢惡化到了極其嚴峻的地步,在華盛頓和巴格達的美國官員正在密切關注著事態(tài)進展,“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的武裝分子。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在聲明中表示,“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不僅威脅伊拉克的穩(wěn)定,也對整個中東地區(qū)構成了威脅。她強調,美國支持“強有力的協(xié)調一致回應,以打退侵略”。
另外,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對武裝分子的攻擊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呼吁巴格達政府與庫爾德地區(qū)政府聯(lián)合起來,恢復尼尼微省的安全。潘基文還表示,所有聯(lián)合國成員國都有義務對“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實行經濟制裁、武器禁運和旅行禁令。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zhàn)爭中,摩蘇爾是美軍最后平定的重要城市。《紐約時報》稱,在撤出伊拉克時,美國曾表示,伊拉克已經走上通往和平與民主的道路。但伊拉克實際上卻走向分崩離析的道路。伊拉克愈演愈烈的叛亂,有可能讓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困境雪上加霜。批評人士早就警告說,美國從伊拉克將部隊撤離,甚至連象征性的駐軍都不留下,幾乎就是在開門揖盜。
“伊拉克正在返回恐怖和戰(zhàn)爭”,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1日評論說,馬利基無法停止國家秩序的崩潰。沒有法治、沒有透明度。美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標并沒有在伊拉克反映出來。相反,這個國家越來越陷入戰(zhàn)后的連鎖效應。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戰(zhàn)斗不斷。
德國《柏林日報》11日稱,西方的干涉并沒有給中東國家?guī)砻裰?、法治和自由,相反使它們陷入更深的泥沼。隨著美國退出該地區(qū),“基地”組織也趁勢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