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飛
(句容市檔案局,江蘇句容,212400)
張雍沖(1904-1947),名榮春,字雍沖,別號炎民,為民國時期句容政界有影響的頭面人物,終因其忠直正義,得罪奸佞,慘遭殺害。
張雍沖早年入蘇州農專求學,攻讀農藝。北伐前,痛感軍閥割據,國是日非,響應孫中山革命主張,加入國民黨投身革命。1927年,入國民黨句容縣黨部工作。翌年,當選國民黨首屆縣代表大會執(zhí)行委員,兼縣黨部訓練部長,主持全縣民訓事宜??h內受其革命熏陶的青年眾多。平素關心民間疾苦,常深入農村調查經濟,制成報告作為縣府實施農村改革運動的張本。1930年,為培育國民教育師資,倡辦句容縣立師范。創(chuàng)辦不久與縣立中學合并,仍兼師范班課程,其革命先進主張深得學子信仰。1933年,受民國政府鐵道部之邀,先后出任京滬、杭甬兩路吳淞鐵路職工學校校長、南京下關鐵路職工學校校長,后調往杭州寧波及武進職工學校主持校政,直至抗戰(zhàn)京滬淪陷為止。
館藏蔣介石題寫的挽詞“英才遽霣”
1937年12月5日,句容縣城失守,張雍沖毅然從武進返鄉(xiāng),矢志報國,組建句容地方游擊司令部,自任司令,受第三戰(zhàn)區(qū)統轄指揮,駐節(jié)茅山。他厲兵秣馬,積極抗日,不時出擊,屢有斬獲,“張司令”之聲威大震。1938年7月,其部隊接受新四軍一支隊領導,改稱句容縣抗日游擊司令部,被委任為司令,指揮大約1500 人。8月13日,他督率部隊配合新四軍攻克日軍把守的句容縣城,民心振奮。后受命任民國句容縣代理縣長,以軍事佐政治,成效顯著。1939年,他不顧個人安危,欣然受命任被日軍主力把守的江寧縣縣長,建常備隊,招募有志青年,部署防御,開展抗日工作。期間上門誠邀新四軍陳毅部幫助整飭訓練常備隊。1940年6月,日軍侵犯句容三岔鎮(zhèn),張雍沖下令應戰(zhàn),重創(chuàng)日軍主力清水部隊,時稱“赤山戰(zhàn)役”??箲?zhàn)期間,多次聯合新四軍陳毅部抗日,其民族大義深得陳毅贊譽,被陳毅稱為“自己人”。
抗戰(zhàn)勝利后,百廢待舉,張雍沖以在野之身推治句容。其創(chuàng)新精神尤為民眾推崇,1945年創(chuàng)辦第一家縣銀行以調劑農村金融,創(chuàng)辦第一家縣公立醫(yī)院以惠貧病,創(chuàng)辦縣官方第一份報紙《大風報》以啟迪地方文化。后被公推任縣銀行、縣醫(yī)院董事長,并兼《大風報》發(fā)行人。他貴為董事長,廉潔奉公、甘守清貧。1947年1月,眾望所歸地被民選為第一屆縣參議會參議長,立誓:肩負代表三十萬人民發(fā)言之全責,竭智盡忠,為人民服務。任職期間,以民主之度,號召團結,造福桑梓。三件事情,深受民眾擁戴:一為嚴厲抨擊官吏營私舞弊、克扣民財,二為力主國庫積谷獨立、禁挪他用,三為勸止縣府大量征兵、增加田賦,減百姓五萬四千石巨額負擔。
1947年11月6日 上 午9 時 左右,張雍沖出縣城往石獅后莘村一參議員家吊喪,行至西門杜家山時,遭刺客連發(fā)五槍而亡,終年43歲。張雍沖被殺案震驚寧滬,輿情群情激憤,強烈要求縣政府迅速破案。此案偵緝頗具曲折,包括時任縣長在內的20 多人被列入犯罪嫌疑人,南京警方也派刑警來句協助破案。直到1948年9月才審理結束,由江蘇鎮(zhèn)江地方法院判決殺人犯徐安全、教唆殺人犯張恨愚死刑、剝奪公權終身。原來,張雍沖握有縣政府軍事科長張恨愚貪污兵役款實據,幾番在參議會上質詢和抨擊,督促縣政府秉公查辦。張恨愚懷恨在心,遂多次密謀,雇其心腹土橋鄉(xiāng)自衛(wèi)隊副隊長徐安全槍殺了張雍沖。
1948年6月4日,民國句容縣政府在民主堂開了追悼會,隆重為張雍沖舉行了公祭活動。蔣介石、陳立夫、張群、谷正綱、甘乃光、王懋功、王云五等18位國民黨黨政軍要員紛紛題送了挽詞,表達痛惜與敬重之情,高度評價其一生“抵御外辱、忠直敢當、富于正義、造福桑梓”的品格。蔣介石等一干國民黨政要為一縣參議長題送挽詞,實屬少見,可見當時張雍沖之政治影響。
遺孀趙和珪利用其國民黨縣婦女會理事長身份,從各方面協助句容中共地下組織進行策反和統戰(zhàn)工作。受父母品行熏陶,其兩子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迎來了句容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