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此間各種思想流派交匯融合,如浩瀚星辰璀璨無比。各派典籍更是浩如煙海,不勝枚舉。這么多流派當中,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當屬儒家。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觀念的變遷,現(xiàn)代人當中,尤其是許多年輕人已經(jīng)對傳統(tǒng)文化失去興趣,每每提到,總會嗤之以鼻,認為這是迂腐、過時的東西,在現(xiàn)今講究實用的社會已經(jīng)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了。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筆者認為恰恰相反,能夠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文明象征,歷經(jīng)千百年傳承下來,這其中必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論語》一書,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四書”之一,起著開源導流的重要作用,深刻地影響著歷朝歷代帝王統(tǒng)治。其思想核心部分概括起來,歸結(jié)為:“仁”和“禮”。人們常常聽到“克己復(fù)禮為仁”之說,即能夠使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達到“禮”的標準,這便是仁。禮在古代即為一種社會內(nèi)在的道德規(guī)范,引導人們?nèi)绾沃寥省?/p>
禮的種類十分多,涵蓋了社會各個方面,《周禮》將禮劃分為:吉、兇、軍、賓、嘉五類,以此區(qū)分其功能性。喪禮屬于兇禮范疇,《儀禮》、《禮記》二書當中,運用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紹了喪禮,使喪禮成為了全部禮儀中最為繁瑣、復(fù)雜,讓人忘而生畏的部分。
由于喪禮前后每句并沒有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且晦澀難懂,致使越來越多的人不理解其含義,認為它都是繁文冗節(jié),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而且頗多封建迷信色彩,少了人文性、缺乏人文關(guān)懷。事實上,造成上述這種錯誤認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在治喪的過程中人們往往不求甚解,按步就班,時間一長,難免忘記了儀節(jié)的含義,致使后人心理層面難以接受;另一方面,喪禮在實際應(yīng)用上出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不匹配。
本文著重從這兩個方面來探討,分析周禮中的可用部分以及人性關(guān)懷。
一、喪葬儀節(jié)的具體含義
禮,嚴格意義上說,指的是人內(nèi)在的一種普遍道德規(guī)范,比較抽象;儀,指的是具體的儀式,承載著禮的含義,使禮能夠得到實施。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直至今日,被人們合稱為“禮儀”。
喪禮雖滲透著不少封建等級思想,但仔細推敲,追其本意,仍然可得到來自古人的那份人文關(guān)懷。我們可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來分析。
如:“屬纊以俟氣絕”,①這段話是用以補充《儀禮》中關(guān)于始死之人的詳細過程,即用新絲綿絮放在始死之人面部等待其死亡。胡培翚云:“孝子不忍竟以為死,故數(shù)纊以俟之。”古時醫(yī)學不發(fā)達,往往由于疏忽可能會誤以為病者已死,此舉以呼吸停止作為人死的判定標準,不失為一大革新。要知道,現(xiàn)今世界上有些落后地區(qū)的死亡判定標準是十分迷信的,如法國學者列維·布留爾說過:“在菲吉島,‘入殮過程常常是在人實際上死了以前的幾個小時就開始了。”②
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現(xiàn)在仍然流行用輕薄的綢布蓋住剛剛咽氣不久的人,目的便是觀察死者是否真正氣絕,一方面存有希望之心;一方面防止將活人誤葬,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相比迷信落后的速葬,覆面之舉無疑要人性和先進了許多,這是兩千多年前古人智慧的體現(xiàn),以及對待生死的謹慎態(tài)度。
再如,喪葬中喪者親屬的一個十分明顯的動作“踴”,《儀禮》中記載:“主人哭拜稽顙,成踴”③、“主人西面馮尸,踴無筭”、“主人要節(jié)而踴”④、“朋友親襚,如初儀,西階東北面哭,三踴,降?!雹荨[x為“頓足”之意,與婦人“擗”相對應(yīng),“擗”為捶胸。我們常把它們合稱為“擗踴”。垂足頓胸,這是表達內(nèi)心悲痛、對親者眷戀的最為強烈、明顯的肢體語言,是發(fā)自內(nèi)心,由內(nèi)二外的,但過度的悲痛會對生者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甚至出現(xiàn)前喪未了,后喪又起,這是絕不是周禮所倡導的。
禮記檀弓下說:“擗踴,哀之至也,有筭為之節(jié)文也?!边@就把哭踴的次數(shù)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每一踴三跳,三踴九跳,為一節(jié)。士三踴、大夫五踴,天子九踴,即節(jié)文。節(jié)哀順變、讓家屬面對現(xiàn)實,即使是一個細小的動作都不容忽視,禮的細微程度雖說令人發(fā)指、繁冗復(fù)雜,但卻不失本質(zhì),作出一個標準來規(guī)范行為,防止出現(xiàn)過度現(xiàn)象,這是符合古人中庸思想的,如《禮記·仲尼燕居》中孔子說:“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雹?/p>
另外,對于“杖”的本身含義,亦是越來越模糊,五服之喪,喪期分為多種,最長者斬衰、齊衰三年,短者一月,這期間,杖與之密不可分。什么是杖?用竹或桐木制成的供服喪之人使用的工具。它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杖各齊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輔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婦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⑦由此可見,“杖”在于體恤服喪之人的身體狀況,而不僅僅是象征身份之意。
清人顧炎武說過:“古之為杖,但以輔病而已,其后以杖為主喪者之用,喪無二主,則無二杖?!雹嗾鹊谋疽鈶?yīng)該出自于輔病,而不是象征意義居上。至于后來為何演變?yōu)樽鹱?,筆者認為,這就是禮在歷史長河的沿襲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變異,導致本來意義的分化。如常金倉先生在《周代禮俗研究》中所說:“周人的喪葬之禮必然繼承了大量自古傳來的習俗。但是,他們不斷與后起的葬儀珠聯(lián)璧合,使人很難分辨出他們的層次來,只有細心的觀察者可以借助于從野蠻人那里得來的知識鑒別出這些風俗的先后次序來?!雹?/p>
禮經(jīng)雖然記載說:“杖者何?爵也。”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認為這就是禮的本意,因為所有儀節(jié)都是“發(fā)乎情而止于禮”,它是由內(nèi)而外的,是能夠體現(xiàn)人最本質(zhì)的情感的東西,只是因為后來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五十不成喪,七十唯麻在身?!雹獠痪驮俅斡∽C了禮的內(nèi)核嗎?
又如今天人們熟知的墓碑,“君葬用輴,四綍,御棺用羽葆。大夫葬用輴,二綍……?!盉11《釋名 釋典藝》中載:“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shè)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后人因焉。無故建于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盉12
二、喪葬理論與實踐的不匹配性
理論作為行為的指導,終究是要應(yīng)用到實踐中去,但禮經(jīng)中記載的喪葬理論,卻在很多方面與實際不符,很容易對后人造成迷惑,以致現(xiàn)代人誤以為喪禮完全陳舊、迂腐,是違背人倫、是早該拋棄的東西,并且很自然地認為厚葬、奢葬這些惡習都是源自古禮。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可以舉幾個例子來進行論述。
如爭議性比較大的明器,歷代王朝,大到帝王、小到普通富戶,都有厚葬之風,舉世矚目的秦始皇陵可謂是最典型的代表,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獨……”。B13即便是現(xiàn)今,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厚葬之風依舊盛行,縱使家徒四壁者,在喪事上從不馬虎,大肆舉債也要將喪事半得熱鬧、有排場,如若太過寒摻,則會被同鄉(xiāng)人恥笑。所以,在很多稍有見解的人看來,這都是傳統(tǒng)貽害,認為古禮不合時宜,早該淘汰。
勞民傷財,到底符不符合古禮的精神,筆者認為這不是古禮側(cè)重要表達的東西,實為后人附會之舉。禮記記載道:“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B14??梢姡瑔适罗k的好壞,與金錢的投入并無多大關(guān)系,“孝”才是核心和關(guān)鍵。那些極盡奢靡的喪禮,僅僅是為了彰顯死者的身份而已。
“禮之用,和為貴”,如果離開了這個準則,那么,周禮的真正精神便不能夠得到后人的理解。(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注解:
① 《禮記,喪大記》。
② (法)列維·布留爾,丁由譯:《原始思維》,商務(wù)印書館,1981年版。
③ 《儀禮,士喪禮》。
④ 《儀禮,既夕禮》。
⑤ 《儀禮,士喪禮》。
⑥ 《禮記,仲尼燕居》。
⑦ 《儀禮,喪服》
⑧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六》
⑨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6頁。
⑩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578頁。
B11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596頁。
B12 《釋名 釋典藝》
B13 《史記,本紀第六》
B14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3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