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時代轉型改變了原有的道德倫理和秩序法則,使知識分子走出高雅殿堂,在資本橫沖的市場文化邏輯下陷入堅守與背叛的精神困境,面臨主體身份確認的危機。閻真的《滄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為代表了時代轉型期的知識分子,在商品消費大潮和官場規(guī)則下精神逐漸扭曲,喪失知識分子身份,最終蛻變?yōu)橐幻嬲恼賳T。這一蛻變“成長”的過程是在池大為與“他者”的對話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體現了他者在主體身份再確認過程中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池大為 知識分子 身份確認
《滄浪之水》是一部寫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小說,是一部中國當代知識分子蛻變?yōu)檎嬲賳T的“成長”小說,展現了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自2001年發(fā)表以來,它就引起了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關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對它的研究主要在于知識分子在當代消費文化立場下的價值選擇問題,知識分子身份的堅守與背叛問題,知識分子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官場的潛含規(guī)則與出路問題等。本文從“他者”角度來探析小說中主人公池大為的“主體”身份確認過程,從而了解“他者”對“自我”存在和身份確認的重大意義所在。
“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隱含著西方權力中心的意識形態(tài),是西方二元對立的文化結構的體現。這一二元對立的文化結構將世界一分為二,如主體與客體,西方與東方,其中一方擁有壓倒另一方的權威地位,這就必然會出現一個與“自我”相對的“他者”?!八摺备拍畹恼軐W淵源可以追溯到黑格爾。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運用主人和奴隸的關系,指出了“他者”對構成“我”的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主奴之間的對抗是一場權威爭奪戰(zhàn),“它們(對立的自我意識)必須要參加這一場生死的斗爭,因為它們必定要把它們自身確信,它們是自為存在的確信,不論對對方或對它們自己,都要提高到客觀真理的地位”①。本文中提到的“他者”是故事里相對于主人公來說處于次要的、附屬的、邊緣的人物形象,他們通過影響主人公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性格發(fā)展等來突出“主體”的自我意識和存在。
小說文本的故事集中發(fā)生于中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主人公池大為在北京中醫(yī)學院碩士畢業(yè)后,懷著初入社會的青澀和工作的熱情留在了省衛(wèi)生廳,做了一名小科員。進入這個圈子之后,他才發(fā)現自己先前信守的“天下千秋”理想與廳里的游戲規(guī)則相差甚遠,甚至背道而馳。隨著北京同學聚會、搶房事件、兒子一波受傷住院、吸血蟲調查事件和夫妻關系緊張等的困境后,池大為原先堅守的屈原陶潛式的高潔淡泊的人格精神和處世方式受到由掌權者任意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的嘲弄、顛覆。他的精神和人格在權、錢的誘惑下逐漸被損毀、被扭曲。為了生存,為了活著,掌握命運,他努力適應這個圈子,最終成為這個游戲規(guī)則的掌舵者,完成了其由知識分子到科員到廳長的“成長”之路。這一過程是在與“他者”不斷進行“對話”中完成的,而文本中最有意義的“他者”形象是池永旭、董柳和馬垂章。
一、父親池永昶——傳統與現代的選擇
池大為的父親池永昶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知識分子,因被劃為右派分子而下放到三山坳,主人公當年僅十歲。池永昶的一生都堅守著“萬世師表”“舍生取義”“天下千秋”的傳統價值立場,即使被組織下放,朋友背叛,他依然守著知識分子的責任和良知。他在山村行醫(yī),活人無數,正如其自畫像下的那一排鋼筆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最終,“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而這“香氣”漸漸融到了兒子池大為的血液里,并隨著血液的流動得以傳承。這是池大為作為人的幸事,也是作為當代人的精神悲劇。
社會轉型期下的市場文化邏輯在精神領域解構了理想主義,失去了理想的依托,人們也就失去了抵御金錢霸權和功利主義的動機,使父親對傳統屈原式的人格堅守的意義令人懷疑,而一旦生成懷疑,則堅守的價值便不復存在,只得面臨背叛傳統的選擇。在這種形勢下,池大為血液中的“香氣”只會讓其在時代環(huán)境的逼迫下痛苦掙扎,最終精神分裂為兩個池大為:古人池大為和今人池大為。古人池大為信守的是父親屈原式的高潔人格,“天下千秋”的責任;今人池大為是面對社會壓力而爭取生存之地的“獵人”。兩個池大為在精神上不斷對話,試圖以各自的信條讓對方信服,以取得自己在精神上的絕對霸權。最后,今人池大為戰(zhàn)勝了,傳統屈原式的人成了“奴隸”“他者”,而成長起來的池大為成了“主人”,在此,“主體”身份得以確認。
作者在文本中進行了大量的意識流動描寫,絕大部分是兩個池大為的精神對話,表現以池大為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在當代的精神裂變和人格分裂,“一方面是責任、人格、心靈的理由和信仰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功利、名望、生存的需要和虛無主義,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面臨著巨大的價值悖論”②。表明傳統文化立場在現代消費文化權勢的威壓下,退居邊緣的無奈選擇。
二、妻子董柳——女性與男性的對話
在男權中心文化下,女性一直是被剝削被壓迫的典型,所以,女性解放就成了社會發(fā)展水平和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指標。盡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近年來女性主義理論的傳播,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在政治和經濟上也相應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女性仍未真正獲得“自我”,依然扮演者“他者”角色。如就業(yè)中的性別歧視,家庭生活中被動和依附關系,以男性立場思考問題等。這些問題在文本中董柳的身上得到顯現。
董柳,衛(wèi)校畢業(yè)后在市第五醫(yī)院當護士,因扎針技術好,人稱“董一針”。嫁給池大為后,她的人生就與他的政治生涯緊密連在了一起。她不關心國家大事,只關注眼皮下的事情,眼下的世界就是她的整個世界,如房子問題、孩子奶粉和上學問題等。然而,就是這些鼻眼大小的事情卻與丈夫的工作起伏密不可分,使其將目光緊緊鎖在丈夫的工作上,并力促丈夫走上正軌,“正因為要帶好兒子,所以要那頂帽子,做父親的總該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這樣的對話使池大為在家庭中地位受到威脅,陷入痛苦的思考,并認識到了權勢和金錢的重要性,動搖了原本所堅守的價值立場,走上官本位的道路。
董柳在與池大為的對話中看似掌握著話語主動權,并對其行為起著引導作用,但并不表示她作為自由的“主體”站在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上對話,她的一切思考和言語都是以“家庭主婦”的立場出現的?!凹热徽煞蚴且粋€生產勞動者,他就是一個超出家庭利益而面向社會利益的人,就是在建設集體未來的同時,通過合作開創(chuàng)他自己的未來,所以他是超越的化身。而女人注定要去延續(xù)物種和料理家庭……”③董柳無意識地以池大為妻子的身份對待世界,自覺擔任“他者”的角色,突顯池大為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推動其“主體”身份的確認。
這里,以董柳為代表的女性仍作為“他者”的附屬角色存在于社會的邊緣,并習慣了這一身份,女性要求得到解放,擺脫“奴隸”的枷鎖,需要有自覺反抗和自覺建構“自我”的意識,而最終為這提供可能的是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三、領導馬垂章——知識分子與官僚的身份蛻變
馬垂章是省衛(wèi)生廳的最高領導,是廳里游戲規(guī)則的操縱者?!霸谀莻€位子上呆了那么久,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難以移易的體驗方式,他需要別人對他恭敬,需要自己說話能夠算數,……離開了圈子,他的世界就坍塌了。”長久的習慣養(yǎng)成了其剛愎自用、自我中心的性格,他教會了池大為如何卑躬屈膝,如何成為“豬
人”,如何操作規(guī)則,打破了池大為先前信守的“天下千秋”的精神神話,最終將其“培養(yǎng)”成下一代廳長。
成為池廳長前的池大為,在與馬垂章的對抗中,注定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他連對抗的資本都沒有,是“奴隸”。為了做“人”,找回身份,他用在馬廳長那學到的官道反過來對付馬廳長,直到成為池廳長,將規(guī)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取回“主體”身份。而成為池廳長的他卻發(fā)現有一只無形之手控制著他,讓他按照更強權勢制定的規(guī)則行事,例如他對吸血蟲調查事件的無奈收手。這里,超出文本之外,池大為的身份再次失守,而要確認其“主體”身份,則需在官本位的軌道上繼續(xù)前進,不容遲疑。
文本的最后,池大為站在父親的墳前反省,“你的兒子,卻在大勢所趨別無選擇的口實之中,隨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那里有鮮花,有掌聲,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棄了堅守,成為了一個被迫的虛無主義者”④。他最后焚燒了《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素描》,鄭重地向父親一心向往的屈原式高潔人格范式告別,向知識分子身份告別,為適應新的官僚身份而清除精神和心靈的阻礙。
綜上所述,池大為對屈原式人格范式的背叛并非是出自自愿,而是在與“他者”的對話過程中被迫選擇的,并重新按照轉型期的意識形態(tài)對其歷史身份進行重新評價,進而建構新的身份形象,“原有的意義世界已經崩潰,我必須在一種新的時空觀念上,在瞬間和角落的認識上,在個人現實生存的基礎上,重新構筑自己的意義世界。這太可悲了,但這是事實”⑤。父親灌注在血液中的“香氣”的流失,妻子董柳的家庭世界體現出的權錢的重要,上司馬廳長的威壓的栽培,還有其他的“他者”形象,如丁小槐、晏之鶴等都合力確認了池大為的“主體”身份,對其由知識分子成長為政府官員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① [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126頁。
② 閻真:《時代語境中的知識分子》,《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4年第1期。
③ 廖盧琴:《女性主義:“他者”的聲音——淺議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他者”與“主體”》,《赤峰學院學報》2010年第11期。
④⑤ 閻真:《滄浪之水》,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22頁,第216頁。
作 者:孔凡茹,西華師范大學2011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