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晶
我園長期開展《關注混齡環(huán)境中的幼兒交往》這一特色教育活動,所以,我對《指南》中五大領域的社會領域尤其關注,反復的學習和思考之后欣喜地發(fā)現(xiàn),《指南》中有關幼兒交往的部分正是我們開展課題研究所需的理論支持,而許多的教育建議則給我們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提供了靈感與源泉。下面,讓我們在《指南》的引導下,共同學習如何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指揮作用的發(fā)揮具有重要影響。——摘自《指南》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shù)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之一,所以,絕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與之交往,家庭的驕縱和過多的保護,造成現(xiàn)今的幼兒都不善與人交往,唯我獨尊更是大部分幼兒的主要心態(tài)。還有很多家長把早期教育片面的理解為單純智力開發(fā)和技能性訓練,卻忽視了幼兒情感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孩子一生的性格缺陷。近期屢見報端的名牌大學投毒案已經(jīng)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些“天之驕子”哪個不是智力超群、才華橫溢,卻為何偏偏倒在人際關系這塊絆腳石上呢?如今的孩子長大之后將面臨的是一個更加開放、競爭更加激烈、人際關系更趨復雜的多元化社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會是他們將來的立足之本。
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摘自《指南》
幼兒在幼兒園中最主要的交往對象就是老師與同伴,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首先應建立寬松的師生關系?!吨改稀吩谀繕?——喜歡交往的教育建議中提出:“應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jīng)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長輩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或師生關系?!弊鳛槔蠋熞灰曂剩P心愛護不同類型的幼兒,在與幼兒的接觸中要做到和藹可親、耐心細致,因為老師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幼兒都會將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種轉(zhuǎn)化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化過程。
“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摘自《指南》)是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培養(yǎng)社會行為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發(fā)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guī)則,建立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摘自《指南》
在日常工作中,總有一些讓老師特別“操心”的孩子,不是性格乖張具有暴力傾向就是沉默寡言、膽小懦弱,老師用盡各種方式進行引導都收效甚微,是孩子天生如此還是教育方法不對?問題的癥節(jié)到底出在哪里呢?學習《指南》之后,我們的心中豁然開朗,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只憑老師們單方面地努力去改變無異于隔靴搔癢,只有家園共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眾所周知,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有人說,家長是自己孩子經(jīng)常讀的一本“書”。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怎樣寫好這本書,成為孩子品格養(yǎng)成的“偶像”,則需要家長朋友們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豐富的教育知識,這或許正是《指南》的適用對象從單純的幼教工作者擴展到家庭、社會的原因吧。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