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梅等
設計意圖:
散文詩《抱抱》通過排比的手法描寫了動物媽媽和寶寶相互擁抱、表達愛意的情景。分析散文詩《抱抱》的內容和結構,我們可以發(fā)現,散文詩所呈現的主題是“愛的表達(擁抱和訴說)”,中班幼兒對這個主題有著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散文詩都是按照“地點+動物媽媽和寶寶+怎樣抱”的結構來呈現的。在這首散文詩的第一次學習活動中,教師通過有感情地朗誦,師幼、同伴互相擁抱,學習有感情地對自己的媽媽說“我愛你”等,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再運用圖片引導幼兒想象散文詩中大象、豬和黑猩猩等的表情、動作和對話,促進幼兒文學再造想象能力的發(fā)展。在第一次學習活動后,幼兒自發(fā)地說出“還有××和××也會抱在一起”“我和媽媽抱在一起”等語言。我們想,這時再開展一個活動,可以進一步滿足幼兒文學想象的需要,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目標:
1.通過觀察圖譜,理解散文詩的句式結構。
2.嘗試按照散文詩的句式結構大膽創(chuàng)編。
3.嘗試有感情地表現創(chuàng)編的散文詩句子。
準備:
1.已組織過散文詩《抱抱》的第一次學習活動。
2.PPT課件、班德瑞的《山澗》音樂、自制圖譜。
3.幼兒觀察過各種動物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擁抱,了解它們的生活地點,熟悉它們的特征。
過程:
一、引題
1.說出散文詩的名稱。
師:我們學過一首散文詩《抱抱》,你們還記得嗎?
2.播放《抱抱》動畫片,師幼共同朗誦、回憶散文詩內容。
(因為幼兒已經學過這首散文詩,所以教師采用直接導入的方式了解幼兒掌握文學作品的情況。)
二、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句子結構
1.呈現散文詩的結構。
師:這首散文詩里,你最喜歡哪一句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散文詩的圖譜。)
①清晨,太陽公公露出笑臉,將金燦燦的陽光灑向大地。
②陽光照在森林里,象媽媽和象寶寶親密地擁抱,它們把鼻子拉在一起,彼此微笑地說:“我愛你”。
③陽光照在草地上,豬媽媽和豬寶寶親密地擁抱,它們把耳朵挨在一起,彼此微笑地說:“我愛你?!?/p>
④陽光照在大樹旁,黑猩猩媽媽和黑猩猩寶寶親密地擁抱,它們把肩膀靠在一起,彼此微笑地說:“我愛你?!?/p>
(通過幼兒的復述引出散文詩的圖譜,讓幼兒感知散文詩句子結構的相同之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結構。)
2.分析散文詩的結構和要素。
師:你們發(fā)現這些句子都是先說什么,再說什么,然后說什么的嗎?(傾聽、總結幼兒的回答后,教師在圖譜頂端依次出示“地點”“動物媽媽和寶寶”“擁抱方式”的字卡。)
(通過師幼討論、教師總結,幫助幼兒明確散文詩句子結構的順序和要素。)
3.鼓勵幼兒依據結構要素進行想象。
①引導幼兒回答相關問題。
師:金燦燦的太陽還會照在許多地方,許多動物媽媽在和寶寶擁抱。閉上你的小眼睛,想一想吧。
你覺得陽光還會照在什么地方?(沙灘、屋頂、大?!?/p>
還有哪些動物媽媽和寶寶在擁抱?(猴子、鯊魚、老鷹……)
它們是怎么擁抱的?你能和旁邊的小朋友做一做這個動作嗎?
②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彩筆及時將幼兒想象的內容在白紙上按照散文詩的結構畫出來。
(教師將整句的結構分成三個要素,以降低難度,引導幼兒對單個要素進行想象,有助于幼兒完整想象畫面和內容,為幼兒后面對創(chuàng)造想象的表達打下基礎。)
三、引導幼兒嘗試完整表達仿編的內容
1.引導幼兒把話連起來講。
師:你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你能用像散文詩一樣的句子來說一說嗎?
2.個別幼兒示范講述后,教師分析評價,幫助幼兒明確仿編散文詩的要求。
師:我們編的時候要說清楚陽光照在哪里,動物媽媽和寶寶是怎么抱的,它們之間說了什么話。
3.幼兒自由結對,相互表達自己仿編的內容,教師觀察并指導。
(在幼兒分結構要素進行想象后,教師借助圖譜引導幼兒按照結構完整表達想象的內容。)
四、鼓勵幼兒有感情地表達仿編的內容
1.引導幼兒有感情地表達自己仿編的內容。
師:你能用好聽的聲音把你想到的告訴大家嗎?
2.發(fā)現幼兒在表達中的閃光點(如語氣、語調、動作和使用詞匯上的特點),及時鼓勵幼兒將創(chuàng)造想象中關于情緒、意境等的內容表達出來。
評析:
散文詩《抱抱》的仿編學習活動呈現了以下特點。
一、活動過程順應了幼兒核心經驗的發(fā)展
教師在開展仿編活動之前,已經通過一次學習活動讓幼兒充分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在該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先理解散文詩結構后按照散文詩結構進行表達,先想象個別要素后想象完整內容,再從完整講述到有感情地講述。這樣的活動過程與幼兒文學創(chuàng)造想象核心經驗的發(fā)展過程相一致,有助于幼兒文學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師根據中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將重點放在讓幼兒對散文詩結構中多個要素進行想象,并完整表達出來。許多教師往往在一次活動中就想實現“感受、理解、創(chuàng)造”三個方面的目標,結果導致幼兒未能準確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沒有充分的機會來想象,在表達的時候無話可說、言之無物,或不知如何說。這個活動在前一次活動的基礎上展開,保證了幼兒有充分的時間來想象和表達,確保了幼兒文學想象核心經驗的獲得。另外,許多教師在仿編活動中會馬上要求幼兒有感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結果導致幼兒很難達到相應的要求,難以實現活動目標。這個活動按照核心經驗的發(fā)展過程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要求,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進行想象和表達,最終很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二、運用多種策略促進幼兒核心經驗的發(fā)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綜合運用多種策略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首先,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散文詩的內容,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詩在結構上整齊一致的特點,初步意識到散文詩結構中的異同點;同時引導幼兒傾聽其他小朋友仿編的句子,并對照自己仿編的內容,通過同伴學習來修正自己的想象。其次,教師通過引導幼兒閱讀散文詩內容圖譜,將幼兒的關注點聚焦到散文詩的內容和核心要素上。對散文詩結構的理解是幼兒仿編的前提,圖譜是幼兒掌握散文詩結構的重要依據。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找到每句話中的共同點,從而理解、掌握散文詩的結構,為有針對性地完整想象奠定基礎。再次,教師非常關注幼兒的說,即對創(chuàng)造想象的表達,因為幼兒想象的顯著特點就是計劃性差,幼兒往往是邊說邊想,以說促想。教師為幼兒提供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積極想象。同時,教師重視為幼兒創(chuàng)設說的機會,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象,與教師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想象,引導幼兒從說單個要素到說出完整情節(jié),從完整地說到嘗試有感情地說。
三、充分體現了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幼兒要獲得文學創(chuàng)造想象核心經驗的發(fā)展,就需要樂于去想,敢于去表達。那么,如何使文學作品的仿編學習活動體現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呢?一是要讓幼兒有相應的經驗。有了相應的經驗(生活經驗或學習經驗),幼兒才會愿意去想,才會有話可說。對于“愛的表達”這個主題,幼兒非常熟悉,亦非常喜歡。對于散文詩中的角色,幼兒也比較了解。因此,幼兒在第一次學習活動后就容易萌發(fā)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愛的表達”的想法。二是要讓幼兒有多種表現機會。幼兒的智能是多元的,他們有著各自擅長的智能領域。當幼兒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達時,他們的自主性自然也就表現出來了。幼兒對文學創(chuàng)造想象的表現形式也有著不同的偏好,比如有的幼兒喜歡說,有的幼兒喜歡畫,有的幼兒喜歡用動作。在活動中,教師提供了集體說、師幼合作、同伴互助等多種交流和表達的機會,以及用嘴說、做動作等表現途徑,使幼兒總能找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想象的方式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