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
閔惠芬曾說過:“我的生命依戀著許許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條生命?!边@位中國民族音樂領域傳奇人物,在中國二胡史上開辟了一個以女性形象為主體的“閔惠芬時代”。她的演奏被國際音樂界評價為:即使在休止符時,也有情感!她演奏的二胡曲《江河水》,曾經感動得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淚流滿面地稱她“奏出了人間悲切?!?/p>
一把皮筒舊二胡成就輝煌事業(yè)
閔惠芬是新中國成立后培養(yǎng)、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二胡演奏家,“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就開始學習二胡這種民族樂器,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民族音樂的風風雨雨我都親身經歷。我非常自豪,因為我和民族音樂同時成長?!?/p>
閔惠芬的家鄉(xiāng)在江南絲竹之鄉(xiāng)的江蘇宜興,父親閔季騫是民族音樂的先驅劉天華的再傳弟子,二胡、琵琶、三弦等江南絲竹無所不能。各種民族樂器中,閔惠芬尤其喜愛二胡,“它的魅力在于它特別接近我們中國人的情感,它的音色像我們中國人在說話歌唱”。閔惠芬直至晚年還保存著最初學藝時的二胡,那是父親的同事羅哲元結婚搬家以后遺下的一把自制二胡,筒部蒙的還是廉價的癩蛤蟆皮。小惠芬像得到了一件寶物似的,把那把舊二胡帶回家。從此,那“吱吱”的幼稚琴聲時刻回蕩在小院內??吹脚畠喝绱酥杂诙?,父親決定教她。8歲的閔惠芬開始隨父親學琴,那把舊二胡成就了閔惠芬后天輝煌的事業(yè)。
天資聰慧,加上生性好強,一年下來閔惠芬竟可以登臺演出。1963年,還不滿18歲的閔惠芬報名參加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拿了一等獎,引起了全國音樂界的關注。隨后,閔惠芬越級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從此走上職業(yè)藝術家的道路。自1969年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yè)后,閔惠芬先后在中國藝術團、上海藝術團、上海樂團、上海民族樂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
欣賞閔惠芬的二胡演奏是一種享受——只見她緩操琴弓、指揉細弦,忽而傾身俯耳,忽而閉目沉迷,忽而昂首仰醉,二胡音色似人聲,悲情嗚咽,聞者無不酸楚悵然。閔惠芬的演奏能在音樂還未展開、僅出弓的第一個音就有極為撼人的力量,究其緣由,除技術操作與處理方面的因素外,還在于她對整體音樂結構的全局把握、音樂意蘊的“成竹在胸”。古人云,憑一葉而知秋象,能出一音而得其神采者,這是成熟的演奏大家才能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
許多人都演奏過《長城隨想》這一“祖國頌”式的作品。由于二胡這一樂器的音量、性能等受到限制,演奏這首樂曲時,往往有力不從心之感。相較而言,閔惠芬的演奏,縱橫開闔,大起大落,以寬廣悠長的氣息,外柔內剛的力度,莊嚴持重的品格,彌補了樂器本身的弱點,避免了氣魄不足的缺陷。一個女演奏家,比男子還要剛強,真的是“巾幗不讓須眉”。
小澤征爾被《江河水》感動得痛哭流涕
1969年,閔惠芬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yè)后,在中國藝術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那時她年齡雖小,但在全國影響卻不小。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以后,中美開始進行文化交流。一天,閔惠芬接到通知,讓她參加一個音樂會。那次,閔惠芬在舞臺上演奏了《江河水》。
隨著中國民樂與國外交流日漸增多,閔惠芬多次隨中國藝術團到世界各地演出。她的二胡之聲回旋在她所走過的每一塊土地上,很快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她甚至被稱為“世界偉大的弦樂演奏家之一”。朝鮮金日成主席聽了閔惠芬的演奏后對她說:“你的二胡把我迷住了。”世界音樂同行及媒體更是對閔惠芬不吝贊美之辭——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大師奧曼迪稱贊閔惠芬是“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同行們評價閔惠芬是“20世紀最杰出的弦樂家之一”;法國的報刊評論說閔惠芬“連休止符都充滿了音樂”。
小澤征爾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世界級指揮家,閔惠芬的二胡曲曾經深深感動了他,讓他與中國民族器樂結下不解之緣。后來,閔惠芬隨芭蕾舞團去法國演出,和小澤征爾在那里相遇,14場演出中只要有閔惠芬演奏,小澤征爾每場都買第一排的座位。閔惠芬回憶說,“我的二胡一響,他就不看芭蕾舞了,把頭伸向樂池,每次演完總是第一個狂叫鼓掌”。
2000年9月,閔惠芬應達拉斯中國藝術家聯誼會的邀請,在著名的美國南美以美大學音樂廳舉行了首場獨奏音樂會。閔惠芬的精彩演奏使達拉斯的華人激動萬分。她的《洪湖主題隨想曲》《二泉映月》《新婚別》《寒鴨戲水》等名曲獨奏令這些久居海外的華夏子孫們聽得如癡如醉,也令那些第一次進入中國民族音樂境界的美國朋友們欽佩萬分?!耙患挥袃筛液鸵恢Ч闹袊鴺菲?,居然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中國的民族音樂真是太偉大了?!碧貏e是她的一曲《江河水》演奏完畢后,鴉雀無聲的音樂廳里頓時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長達3分鐘之久。演奏會結束時,閔惠芬加奏謝幕曲達3首之多,全體觀眾仍然站立在音樂廳內,久久不肯離去。
每當在出國演出時獲得好評,閔惠芬弘揚民樂的信心便更加堅定,“我希望能通過我的二胡把這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粹介紹出去。世界需要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聲音,它是全人類的財富”。
目不斜視專注于二胡藝術
2006年7月25日,上海賀綠汀音樂廳,熱烈奔放的二胡曲《賽馬》給閔惠芬的二胡專場演出打上休止符。這是閔惠芬2006年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專場演出,在這次演出中,這位中國最出色的二胡演奏家演奏了20多首個人保留曲目。
在半個多世紀的二胡演奏生涯中,閔惠芬生前說自己始終遵循著4個字——“目不斜視”。“這是著名評論家、香港音協(xié)主席朱道忠送給我的字,無論流行什么時尚,我永遠都是從藝術中汲取民族藝術的精華。”能成為民樂界無人不曉的大家,閔惠芬對藝術的專注與勤奮有口皆碑?;貞涀约旱膶W習生涯,閔惠芬曾說:“在業(yè)務上從來沒有感覺到什么困難,總是充滿樂趣,充滿喜悅地學習各種樂曲?!?/p>
從1974年起,正當盛年的閔惠芬爆發(fā)出驚人的藝術能量,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二胡大師。然而,她從來沒有在鮮花和掌聲中陶醉。有人問閔惠芬聽到掌聲后的心情,閔惠芬回答:“掌聲過后我心里是空落落的,我在想下次我該拿什么去奉獻給觀眾?!遍L年以來民樂的演奏家都有同感,那就是現有的曲目“吃不飽”。由于民樂曲目的貧乏,使不少民樂的音樂家都忙于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閔惠芬想,自己演奏的《江河水》《二泉映月》《病中吟》等曲目,都是前輩藝術大師留下的,琴聲雖美,表達的畢竟是那個逝去了的時代的聲音。正是因為有這種危機意識,往往是這個新曲子才拉著,閔惠芬已經開始籌劃下一個新的作品了。閔惠芬不是等作曲者來找她,而是自己主動找作曲者,這就是她不斷有新作問世的秘訣。
音樂藝術對于閔惠芬來說是個無止境的話題。閔惠芬認為,除了傳承經典,民族音樂應不斷推出優(yōu)秀曲目,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才能吸引更多聽眾。為了每一個新的奉獻,閔惠芬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她說,練功是演員的本分,算不得辛苦,演員親自去為自己抓作品才是再辛苦不過的事。“從構思、找資料到找作曲家,到說服作曲愿意創(chuàng)作這個曲子,再到作品出來了還要千百遍地試練,不適合演奏的地方要修改……每一步都要親力親為。”
主動“攻城”四處奔波覓知音
“學習民樂,不學傳統(tǒng)樂器,等于白學?!遍h惠芬十分重視傳統(tǒng)民族樂器的推廣。目前我國洋樂器成了年輕人學習的主流,而傳統(tǒng)樂器卻得不到普及推廣。閔惠芬對民族民間音樂逐漸流失表示擔憂,并殷切地希望學習民樂的人珍惜自己民族的民間音樂。她說:“民間音樂是經過不同時代傳承下來的,它只有經過每一代人的不斷進步,才能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民族音樂振興的希望在青少年身上。1987年3月,大病初愈的她和揚琴演奏家丁言儀及上海音樂學院的理論家錢苑來到了上海財經大學。閔惠芬說:“我們這是去攻城!”她們在一間T形教室里開始演奏,然而左面一間T形教室卻放著驚天動地的迪斯科,還有大吼大叫的唱歌的聲音。閔惠芬的座式獨奏音樂會,深入淺出,融二胡的歷史、作曲家介紹及名曲欣賞為一體,生動活潑。她們一口氣演奏了八九個曲子,加上錢苑妙語連篇,博得了陣陣熱烈掌聲。
漸漸地,左面那個教室偃旗息鼓,而閔惠芬這邊卻人丁興旺,學生們都轉移了過來。全部樂曲演奏完,學生們強烈要求閔惠芬演講。第一仗旗開得勝,閔惠芬信心倍增,并進一步體會到“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
除了組織普及型獨奏音樂會,閔惠芬作為知名藝術家,還不斷參加各式各樣的演出。普及型的獨奏音樂會是沒有出場費的。1996年,閔惠芬頭頂烈日來到革命老區(qū)大別山,參加了上海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組織的“情系大別山”慰問演出。當看到老區(qū)有的孩子還未能上學時,閔惠芬現場捐資助學,在場的人無不感動。
1994年以后,閔惠芬的正式演出任務增多,有時一個月就有10多場次。閔惠芬說,“臺下熱烈的掌聲、專注的神情,就是對我們最高的獎賞”。
二胡弦斷樂聲留!生前,閔惠芬的丈夫劉振學主編的《閔惠芬二胡藝術集成》收錄了閔惠芬50余年演出生涯實況錄像的《閔惠芬二胡藝術》和3集《閔惠芬二胡藝術研究文集》,這成為閔惠芬留給中國民族音樂事業(yè)最寶貴的財富。
閔惠芬走了,她對藝術的熱情、對生命的執(zhí)著,留下了一首動人的心曲,長久回蕩。她給所有接近她的人的印象是樂觀、豁達,“生命不息,琴聲不止”是人們對閔惠芬發(fā)自內心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