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南風窗》雜志發(fā)表了一篇關于美國反腐的文章。文章稱,美國官場的腐敗案案值一般不太大,很少過千萬美元,但為了查處貪腐案,政府往往不惜血本。執(zhí)法機關“抓早抓小”,避免了官員本人陷入“萬劫不復”。
腐敗是所有國家都必然面對的問題。美國當然也不例外。但公允而論,美國在反腐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論及成功之道,報道中提到的高成本反腐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美國政府反腐不惜血本到何種程度?以新澤西州腐敗窩案為例,論級別是“老虎級”的,3名市長受賄,而論涉案金額,只有區(qū)區(qū)4.5萬美元,但為此FBI居然臥底10年,花費了2000萬美元?;ㄙM2000萬美元去調(diào)查一起涉案金額只有4.5萬美元的腐敗案,看上去有點像“高射炮打蚊子”,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看,是極不理性的行為。
但從反腐的角度看,“不惜血本”其實是制度成本最低的一種選擇?!安幌а尽币馕吨?,政府為反腐可以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資源——一方面,這保障了反腐工作的物質(zhì)基礎;另一方面,這也是在表明是一種態(tài)度和立場——不管腐敗行為的性質(zhì)嚴重與否,也不管案值大小,都是不能觸碰的底線。
事實上,反腐成本高不高,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不能只看案值,而更應該和它所取得的反腐效果來對比。高成本反腐實際就是一種“前置性”的反腐機制,其查處成本之所以高,是因為它把每一起腐敗案件都當成大案要案來抓。這看似笨拙,卻是一種最好的制度演練,不僅有利于加強反腐機制的成熟和靈活性,從而使得今后的反腐工作事半功倍。
換言之,高成本反腐的價值,其實遠在個案之外。高成本所帶來的高壓反腐態(tài)勢下,很少有政府官員會心存僥幸心理,也很少有官員的腐敗行為能夠逃脫制度的監(jiān)管,這必然會強化反腐效力的威懾力。所以,若問反腐成本為何高,不如先問腐敗案的案值為何這么低——正是因為制度嚴密,監(jiān)管到位,以及“一個都不能少”的決心,才使得腐敗官員沒有“成長”的機會。這才是最大的節(jié)約。
高成本反腐不是一種偶然的嘗試,而是一個制度體系,它包括先進的反腐理念、完善的制度構建,專業(yè)的反腐技巧,我們不能只看到成本之高。必然承認,反腐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借鑒。盡管國情不同,但反腐敗的道理永遠都是相通的,美國的“高成本反腐”值得我們?nèi)シ此己痛?/p>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