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殿儒
我兒子今年考上了名牌大學,很多家長和老師將其作范例訓斥自己不爭氣的孩子,這樣一來,不但沒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讓孩子自卑或不服氣。我也曾經(jīng)這樣訓斥過兒子:“人家小果學習條件那么差,可是人家就能考全校第三,而你……”話還沒說完,兒子就反問道:“那你也先去看看人家的爹媽是怎么對待小果學習的!你們總希望我考個第一,可是你們真正關(guān)心過我為什么回到家里總是心情不好嗎?”
兒子的反問使我意識到了家教的大問題。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有困惑時,即使不能幫他解決問題,至少得對他有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在這方面,我們的古人其實早有先例。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chǎn)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畫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再不敢驕傲了。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的是家教的一個巧妙方法:即家長和師者必須要做表率,并且要學會巧妙的點撥。沈周作為唐伯虎的老師,那畫技必然要高于學生,榜樣的力量是讓學生真正進取的動力。沈周在教育唐伯虎的驕傲心理時,根本就不動聲色,一切都在微微含笑中使學生自己得到領(lǐng)悟。
我對兒子的家教,后來就采用了沈周這種不動聲色的啟迪法。兒子有一次大半夜了還手捂著額頭不肯休息,問起原委,說,老師布置的一篇關(guān)于父親的作文不知從何寫起。我聽了后就笑著跟兒子說,你打開爸爸的博客,我當年有一篇寫我爸爸的文章,你看看,也許能夠給你一點靈感。另外,我也給孩子點撥:寫你自己的親人,千萬要注意到親人們最樸素最能讓人性閃光的事情來寫。就這樣,兒子讀了我寫的父親之后,寫了自己的父親。兒子說,那篇作文得了全班第一,老師還準備推薦到報紙發(fā)表。
還有一次,兒子被一道數(shù)學題難住了,他媽媽知道后,就主動來到兒子房間,兒子媽媽當年是數(shù)學高材生,她沒有直接告訴兒子這個題怎么解,而是給兒子講了一個關(guān)于數(shù)學的有趣故事去啟迪兒子開了竅。
就是這樣,原來對學習畏懼的兒子慢慢地喜歡上了學習和鉆研。知識其實是最美麗的一片風景,只是我們多數(shù)人沒有“進去”。
我們也有解決不了兒子問題的時候,譬如兒子的物理和化學問題。不過遇到這樣的問題后,我們會安慰兒子,該休息就休息,之外我們會主動與兒子的任課教師溝通,幫助兒子解決難題。
學習是講究“知難而進”的,家長要給孩子一份特別的關(guān)愛和鼓勵,給孩子進步的信心和力量。家長切莫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迎頭批評和埋怨,要溫和地、婉轉(zhuǎn)地去幫助孩子解決難題?,F(xiàn)代的合格家長既要做一個師者,還要做一個“巧匠”,用“溫情而巧妙的點撥”指引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