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化龍
我愛好提琴音樂,也熱心鉆研提琴調(diào)音。在長期的學習和演奏活動中,常常感到某些提琴無論在選材、制作、油漆諸方面都沒有多大問題,可就是音質(zhì)不好,發(fā)音不飽滿,高音刺耳,低音軟弱無力,甚至夾雜著沙啞的聲音。我認為問題是出在音柱上。我們知道,音柱在提琴各附件中被稱作“靈魂”,在提琴調(diào)音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要從尾柱孔和f孔觀察測量它的位置是否正確。否則,就要把它推倒取出,仔細檢查,常常發(fā)現(xiàn)下列問題:
1.音柱端面破裂,有傷痕。
2.端面切口隨意,兩端扭曲與琴板不吻合。
3.年輪線方向與切口方向不對。
4.安裝歪扭、不立正,頂住碼腳,長了往琴中心裝,短了往f孔邊裝。這樣,須重新制作一個音柱裝上。我經(jīng)多年實踐制作成方形音柱,在大、中、小提琴上都有應用,它能改善發(fā)音,并有制作容易,安裝方便的優(yōu)越性?,F(xiàn)以大提琴音柱為例作一介紹。
1.繪制一個音柱理想位置圖(即琴碼處斷面)如圖1,它的反面就是從琴頭方向看音柱,如圖2。圖中的音柱中心線與低音梁中心相對應,低音梁至f孔邊距可測出,它的厚度約為10~11mm。圖中的面板曲線要求很準確,每個琴不一樣,要實際測量??上壤L制在硬紙板上剪下來,卡在琴上看是否吻合。圖1、圖2中音柱上面的那一小段曲線是我們有用的。
2.找來干透的木材,要求質(zhì)輕,不太硬,紋理清晰,年輪線密無疤節(jié)。如老杉木、白枮木均可。用薄刀劈能順紋理裂開,劈成最小約12mm×13mm的方木條,長約165m m,斷面形狀如圖3所示。年輪線要兩端相對應。
3.在玻璃板上鋪上砂紙,磨制成圖4的形狀。
①粗磨兩端面,使木材紋理清晰,容易辨認。
②打磨木條成90°的兩個基準面,縱向紋理和橫向紋理不能錯亂。
③磨出另兩個對應面,斷面成10.5mm×11.5mm。
④木條的一端在圖1、圖2上描取面板曲線。磨制曲面(近似平面),邊磨邊對照上兩圖,它的另兩面是90°的平線,用角尺測量。
⑤參考原音柱長度切去余量,重復上面的工作程序,磨制另一端面。
⑥細磨方木條,然后磨去四條長棱邊,方形音柱制成。
備好四件工具,如圖5、6、7、8所示。前三件可用竹片、木片、硬塑料片制作,第四件是鐵絲。每件作用一目了然,夾子和撬桿只在f孔使用。參照圖1音柱理想位置和圖9音柱平面位置安裝。
1.音柱靠f孔的一面打上記號,放入琴內(nèi),撥至記號朝上。
2.用夾子夾住音柱,將橡筋往下推,靠近音柱,夾好以后轉(zhuǎn)動夾子,并用拉鉤輔助,使音柱立起來,松掉夾子。
3.從尾柱孔和f孔觀察音柱所處位置,用其他三件工具撥正。注意須分別在音柱的兩端同時用工具,一件為主,一件為輔。形成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樣不易倒。
音柱傳遞琴弦的振動,承受琴弦的張力,它與低音梁受力平衡時,提琴發(fā)音就協(xié)調(diào)。改變音柱的長短和位置,即改變它的受力大小,就起到調(diào)音的作用。當它橫向移動向f孔邊受力就增大,A弦就會響亮,C弦就會軟弱一些。圖9標照這個移動量是△4,如果這個量再增加,我認為必須修正音柱長度,縮短一些,重磨一個端面。當它向碼腳方向移動,它的受力也將增大,影響與低音梁受力平衡。這樣,A弦發(fā)音噪而亮,C弦變?nèi)?。圖9標照與碼腳距離8mm~13mm,我認為新琴遠一點,舊琴(10年以上)近一點為好。當然也還有對提琴音色喜好感覺,我常常把低音渾厚有力擺在第一,高音悅耳清亮是第二。總之,手在用某件工具移動音柱時,感覺必須輕松易動。這樣,音柱絕對不能長,又要直立不倒。
這個工作須很細致,須反復下列各步驟:
1.用夾子輕輕擺動音柱,感覺受力,使音柱年輪線與面板垂直。
2.用直尺測量與f孔內(nèi)邊缺口中心距離。
3.接通一個6V手電燈泡放入琴內(nèi)指板下方,在尾柱孔參照琴內(nèi)首木的一邊,目測音柱是否橫向立正。
4.用繩子牽住一個小三角板或直角硬紙板,從f孔放入,再用夾子夾住靠近音柱,檢驗是否與背板縱向垂直。
5.在尾柱孔觀察音柱上下弧面是否透光,接合面必須密合成線。否則,必須重復前面的工作。
方形音柱帶有方向性,使弧面與琴板吻合更好,能改善提琴發(fā)音,且制作容易,安裝不受損。只要有對美好聲音的追求和強烈的敬業(yè)精神,采用方形音柱,你的大提琴聲會魅力無窮,你會倍感自豪。
長的為大提琴音柱,短的為中提琴音柱
改良的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