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
在英語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我們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及“因材施教”教育教學理論來解決這一問題。
一、教學做合一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語法和詞匯知識,但不會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所以,教師不能死教書,不能讓學生簡單地背詞匯,背語法規(guī)則,而應該讓學生去感知、體驗、實踐。教師要盡可能地設計能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做等的活動,這樣,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交流獲得知識并積累相應的經(jīng)驗。還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有效地溝通。在具體教學中,如,在開展閱讀活動前,可以組織學生就某一主題分組討論。如,在教學七年級下“Fashion show”時,我設計了三個問題先讓學生討論。學生對每個問題都很感興趣,圍繞的話題是fashion,這與本課的主題吻合。然后讓學生去感知教材內(nèi)容,思考課本上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結(jié)合實際生活分析歸納,最后作出個人總結(jié)。這樣,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知識,而且完全是通過自己的摸索,鍛煉了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缺少外語學習環(huán)境的中國,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要想追求自我發(fā)展,把英語學習下去,就必須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牛津英語充分利用生活情境,營造了學生樂學的氛圍。每單元第一課時都通過卡通漫畫中可愛的小狗埃迪和電子狗霍波之間一段簡潔有趣的對話,點明了一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要點。其繪畫風格饒有情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年齡特征,便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其對話內(nèi)容深入日常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談,有興趣進一步探討。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挖掘生活情境,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能否繼續(xù)下去的前提。因此,英語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教會學生英語的同時,還要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學英語的興趣和樂趣,使學生善用英語,教學做合一。
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從一個單詞的發(fā)音到一條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從一個問題的解答到一篇文章的理解,教師都應把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留給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通過自己的思考而理解學習內(nèi)容的體驗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成就感。牛津英語中的閱讀部分是每個單元的核心內(nèi)容,所選的閱讀材料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有緊密的聯(lián)系。在閱讀文章之后都安排了一些形式活潑的任務,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活化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加強理解,鞏固學習效果。
二、因材施教
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就是兩極分化現(xiàn)象——優(yōu)等生主動,中等生被動,學困生不動,而因材施教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
首先,在備課時,要突出層次性。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認知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盡可能兼顧所有學生。
其次,根據(jù)班級的具體學情,確定一節(jié)課知識的教學量、教學進度,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因人施教,這樣既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要求,又能因人而異,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后,教師在設計練習或布置作業(yè)時把練習或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練習要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直接運用知識的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簡單綜合題,以中等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學困生有練習的機會,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我還在每一項學習或活動中都設置了臺階式的“星級”獎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使他們一步一步取得更大的進步,使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不斷追求更大的進步。
總之,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只有在生活中不斷運用英語,教學做合一,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從生活出發(fā),最后落腳于生活。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城南初中)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