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青
討論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在討論中,師生進行思維碰撞、信息交流,從而達到解決疑難問題、獲得新知的目的。為了保證討論的有效進行,問題的設(shè)置就顯得相當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教材、教學目標、討論的目的等都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我們就可以認為老師掌握的是“不完全信息”。對相關(guān)問題,學生掌握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信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著不完全信息是正常的,老師掌握不完全信息是或然的,如果老師經(jīng)常處于掌握不完全信息的狀態(tài),就不能設(shè)置出有價值的問題,就不能把握課堂討論的方向,課堂討論的有效進行勢必受到影響。不完全信息下的無效、低效討論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老師不了解學生掌握信息的情況
(一)老師不了解學生已經(jīng)知道答案,還讓學生討論答案是什么。
前不久聽了一節(jié)面向全市的公開課,題目為《祝?!?,這位老師準備一節(jié)課將這篇課文上完??梢韵氲竭@是建立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chǔ)上展開的教學活動。整節(jié)課主問題就是一個: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答案是以封建禮教為核心的“四大繩索”,即:君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夫權(quán)。學生手里的同步練習中已經(jīng)有答案了。起初我還以為這個老師有什么驚人的見解,不過最后還是回到了同步練習的答案中去了。但是整個教學過程是耐人尋味的。當老師的問題一出來以后,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持續(xù)時間大概有35分鐘。答案非常豐富,如“我”、“四叔”、“四嬸”、“婆家人”……在35分鐘的時間里就是沒有同學答到禮教,這些答案當然被老師否定。很明顯這是一堂很假的語文課,這種討論都是事先設(shè)置好的。不考慮學生身邊掌握的信息的情況是很難組織起有效的討論的。
另外,教師上課時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說出了相關(guān)問題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再讓學生去討論是無效的。如許多教師上課前喜歡公布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中已經(jīng)公布了文本用了什么手法等,課堂上還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學生雖然對文本的理解不太透徹,但是由于掌握了這些不完全信息,所以課堂的討論效果就會打折扣。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每一單元每一板塊中都已經(jīng)揭示了主題,這時再讓學生去討論主題是什么就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老師在考慮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
(二)老師不了解學生完全沒有掌握相關(guān)信息,缺乏討論的基礎(chǔ)而展開討論。
一位老師在上《一個人的遭遇》時,設(shè)置了一個問題:用解構(gòu)的方法來分析這篇課文。學生當然是一籌莫展。盡管這個老師緊接著解釋這個概念,但討論仍然無法進行。這種情況在剛畢業(yè)的老師身上體現(xiàn)的比較多。
討論一定要在一定的基礎(chǔ)之上,否則討論就是無效或者是低效的。
二、老師了解了學生掌握的資料情況,但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生可能有的推理能力
一位老師上校際交流課,題目是《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師一開始就拋出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下面一段文字寫的是誰:
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大文豪、創(chuàng)新的畫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這位老師后來說他原先希望學生能討論到三、四分鐘,答案也應(yīng)該是豐富多彩的,借此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蘇東坡特性的了解。結(jié)果問題一提出來,學生立刻就說出了答案:蘇東坡。這位老師感到很驚訝,連續(xù)說沒有想到學生連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也看過,學生實在是太厲害了。其實他沒有考慮到學生掌握信息的情況,學生依然掌握的是不完全信息,只是學生具有利用已有信息進行推理的能力。如果在不經(jīng)意間問學生這段文字寫的是誰,一般的學生大概真要想一會兒。但由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今天這節(jié)課要講《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是蘇軾。老師上課打出的這段文字肯定和蘇軾有關(guān)。如果老師能想到這些,他完全沒有必要故弄玄虛,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的一段文字,可以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提取相關(guān)信息。
三、老師不了解教學目標
一位老師在講授蘇教版語文必修一的一篇課文《勸學》時,設(shè)置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因為荀子提出的是“性惡論”,該老師順便就提到了人性善惡。在這節(jié)課上討論這樣的問題,明顯忽略了教學目標。是一種無效的或者低效的討論。
四、老師不了解討論的目的,往往是為了討論而討論
老師還應(yīng)該盡量了解到學生對某個問題已經(jīng)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討論應(yīng)該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一些老師將課堂討論僅僅當作一種形式,為討論而討論。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老師剛剛布置了一個討論題目就讓學生按小組討論。討論應(yīng)該是在獨立思考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的一種與他人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老師在對學生掌握信息情況尚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討論,這也是一種無效或者說是低效討論。
總之,要想討論有效,老師應(yīng)盡量掌握完全信息,應(yīng)該在學生掌握的“不完全信息”的基礎(chǔ)上展開。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教材、教學目標、討論的目的等等。只有老師掌握了完全信息,討論才能是有效的、高效的,才能讓學生一步步掌握完全信息。
作者單位:江蘇射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