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飛躍
喧騰的后渚碼頭,集裝箱堆積如山,吊車長臂揮舞。海風橫吹,海浪彈奏著與前日不同的樂曲。碼頭邊的石頭文物保護碑,提示這個港口不年輕。
史書往上翻閱,后渚港不簡單。廣義的古泉州港,包含三灣十二港。后渚港憑借緊靠府城和天然良港的優(yōu)勢,一直坐擁中心港的位置。遠在唐代,泉州、廣州、明州(寧波)、杭州并稱中國四大港。五代清源軍節(jié)度使留從效倚重海貿經濟,不遺余力與海外交往,引入南洋刺桐樹環(huán)植府城,刺桐樹成了泉州的標識和雅稱,從此以后,刺桐港崛起的進行曲高調奏響。
文物保護碑表面光滑,正面陰刻“馬可·波羅出航處”,背面刻有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蒙古公主科克清前往波斯完婚由刺桐港啟碇出航的事跡。石碑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立的,敬告游人這個碼頭遺址,已于1961年列入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回想宋朝,泉州是非常吃香的國際城市,刺桐城名為外國人所熟知。宋朝是思想者相對寬松的時代,文人們可以寫詩,到書院去自由思想,還可以無拘無束地品評前朝詩人的作品。泉州歷代取得進士的學子,宋代人數(shù)最多,達一千多人。這個朝代,泉州社會相對安定,海外貿易紅火,殷實之家遍布大街小巷。
元代海上絲綢之路更為寬闊,泉州絲綢不僅作為外貿產品,而且是朝廷外交禮品。以經營香料為業(yè)的商戶,為提振泉州經濟插入更強勁的翅膀。釋宗泐詩云“泉州佛國天下少,滿城香氣楠檀繞。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珍寶”,真實反映當年國際城市的面貌。
史乘證實,南宋刺桐港吞吐量超越國內諸港,躍升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的世界大港,號稱“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添足這一品牌的含金量。
馬可·波羅運氣絕好,領略過刺桐港最為輝煌的場面。元至元八年(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出于好奇和興趣,跟隨父親、叔父走上前往元朝帝國的道路,乘船是他們的首選。計劃出現(xiàn)意外,錢物被強盜洗劫一空,臨時改走陸路。這是一條讓最有雄心的旅行家望而卻步的路,這是一條沙漠連綿的路,這是一條草木不生、鳥跡罕見的路。歷經四個寒暑的艱苦跋涉,好不容易到達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忽必烈大汗對他們賞識有加,攜他們同返大都,并賜封官職。他們在中國居住下來,因公因私游歷了大半個中國。
一晃17年過去,馬可·波羅見父親、叔父日漸蒼老,萌生葉落歸根的念頭。無巧不成書,恰好蒙古公主遠嫁波斯王子,忽必烈大汗將護送的任務放在馬可·波羅肩上,并許諾他們完成使命后回歸故土。出現(xiàn)在碑文上的蒙古公主為科克清,有的史料寫作闊闊清,當是音譯不同的緣故。
就這樣,馬可·波羅與福建不期而遇。他對走過的閩地記憶深刻,多年以后,他憑記憶口述《福州王國及其首府福州》、《侯官城》和《刺桐港與德化城》的見聞,由魯思梯整理編入《馬可·波羅游記》,向人們展現(xiàn)彼時的風情。
1292年冰河解凍、寒梅吐蕊時節(jié),馬可·波羅一行離開京師,晝行夜宿,抵達泉州已是夏天。梁生智譯本《馬可·波羅》是這樣寫的,從福州出發(fā),“到第五日晚上,便到宏偉美麗的刺桐城。刺桐城的沿海有一個港口,船舶往來如織,裝載著各種商品……刺桐是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的盛況令人難以想象……大汗從這里獲得了巨大收入”。對于風景美麗、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刺桐城,馬可·波羅也客觀再現(xiàn)。
德化瓷器的制作工藝,這位中世紀偉大旅行家看得仔細,問得認真,窯工怎么取土、怎么堆土、怎么備土,甚至摻顏料、燒制品的流程都沒有逃過他的目光。即使八個瓷杯價格相當一個威尼斯銀幣,他也牢記腦海。
馬可·波羅所言一點都不夸張。元初,世祖委派棄宋投元的蒲壽庚主持泉州市舶司,這位阿拉伯人后裔利用身份之便,招徠外商屢屢告捷,延續(xù)南宋泉州海洋經濟的向好騰飛。
得益于對外友好的傳統(tǒng),元代的泉州,曾創(chuàng)下與98個國家、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記錄,城中居住著漢、蒙,還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東南亞人甚至歐洲、非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推動泉州海外貿易達到歷史最鼎盛高度。
泉州設行省,成為七閩的都會,是元代皇帝對于這個賦稅巨鎮(zhèn)的報償。幾次招諭諸國蕃商的重大活動,都從泉州起航。經濟發(fā)展推動城區(qū)的拓展,泉州南郊圈入城內,城池一周達30里。如果沒有雄厚財力支撐,怎能結出此等熠亮元史的城建碩果?
走入豐澤區(qū)石頭街,走過馬可·波羅走過的巷子和他汲過水的井,找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遺址,諦聽海風吹來的傳說,平添一份記憶和懷想。
“出航處”的內海上,碧波從腳下一直向遠方延伸,與藍天的邊際相接,海天一色,融為難以區(qū)分的整體。即便風不興,海也不肯寧靜。風起的時辰,海浪亢奮地沖擊堤岸,石堤奮力抵擋著,擊碎海的鱗甲,濺起片片飛沫。面對頑強的狙擊,滄海不想退卻,仍然發(fā)起一輪又一輪的沖鋒。這時,濤聲越來越響,如鼓如鑼,似喊似號,像千軍萬馬在奮戰(zhàn),震耳欲聾,使人感受大海的力量。
應當說,這里是出航處,更是入港處,一千多年來,不知送迎多少航海人。元大德二年(1298年)波斯首相拉托特、元正至二年(1342年)意大利馬黎諾里,都有到訪刺桐港的文字觀感,值得一提的是,馬可·波羅揚帆出港55年之后,又有一位旅行家光臨泉州,他是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他渡海到達中國的第一座城市就是刺桐城?!斑@是一座巨大城市,此地織造的錦緞和綢緞,也以刺桐命名。該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內停有艟克約百艘,小船多得無數(shù)……” ,艟克是伊本·白圖泰對三帆至十帆大船的表達,以他的了解,這類大船只有泉州或廣州有能力制造。多虧伊本·白圖泰的用心,他的刺桐城紀行讓一代又一代人滋生新思想。
伊本·白圖泰不會料到,在他離開花園城的第十年,刺桐城由于“至正義兵之亂”,生靈飽受戰(zhàn)火涂炭——元末,泉州的農民為爭取權利,揭竿而起抗爭,起義軍成星火燎原之勢,朝廷兵力吃緊,招募一批外國商人、水手組成義兵協(xié)助彈壓,鬧騰了幾年,至正十七年(1357年),這支羽翼漸豐的“義兵”割據(jù)一方,拒絕與元廷合作,兵刃相向十年,烽煙掩沒了商業(yè)氣息,外國商船繞道而行,本地貨船不敢出航。尤其明清的“海禁”,像利劍一樣斬斷泉州的經濟命脈。繁榮數(shù)百年的刺桐港慢慢衰落了,徹底退出大港的序列。漫長的五百余年沉寂,港名也蒙上厚塵,直至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刺桐城就是泉州才重獲確認。
在古韻橫溢的出航處,在洶涌澎湃的海潮里,或多或少能獲得這樣的啟示:曾經沉寂的古港,正駛入經濟發(fā)展的快航道。慶幸古港新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切莫忘記它所創(chuàng)造的海上絲綢之路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