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優(yōu)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014-05-24 07:53:20胡明娟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4年5期
關鍵詞:化學課堂學習方式學習能力

胡明娟

摘要:通過高中化學教學實踐案例,以精選教學內容為基礎,以探索教學策略為核心,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化學課堂 教學策略 學習方式 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要求,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不僅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完成教學目標的途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努力通過化學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精選精講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授課時如果做到知識點面面俱到,那么40分鐘的課堂教學就會變成傳統(tǒng)的“滿堂灌”.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對外部信息做主動的選擇和加工,是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高中學生已能在閱讀時提取關鍵信息,并具有一定的思考判斷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敢于放手,靈活處理學生能自己看得懂的知識,不講學生可以自學的內容,不直接給出學生能自我探索得出的結論.

例如,在講“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時,相關概念及電解質導電的注意事項可以在導學案中前置自學,上課開始時先抽查提問學生對Na2O、NaCl、H2SO2、NaOH、酒精等基礎物質作判斷,以檢查學生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掌握情況.重點讓學生討論Cu、KCl溶液、液態(tài)HCl、CO2、BaSO2等幾個典型易混淆的物質是否屬于電解質,理由是什么?Cu和KCl溶液學生容易根據概念判斷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液態(tài)HCl不同于鹽酸,仍是純凈物,所以屬于電解質.難點是CO2,教師需要點撥學生雖然CO2的水溶液能夠導電,但導電原因是CO2和水反應生成的H2CO2能夠電離出在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并不是CO2自身能夠電離,這樣的物質不屬于電解質的范疇.然后引導學生歸納類似的物質還有SO2、SO2、NH2等.同理向學生解釋BaSO2屬于電解質的原因并歸納類似的物質.學生課前自學簡單易懂的知識,課堂集中解決重難點,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思考和討論.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效.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可以不斷地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

例如,在講“原電池”時,教師可設計教學情境:

1792~1796年,意大利科學家伏打通過實驗發(fā)現,兩種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時,只要中間隔有濕的多孔材料,就會有電流的產生.他把銅片和鋅片放入鹽水中,制成“伏打電池”.從19世紀開始,關于伏打電池產生電流的原因,引發(fā)了一場持續(xù)百年的爭論.許多物理學家的觀點是電子從張力高的金屬流向張力低的金屬,許多化學家則認為是金屬的表面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還測定了電荷量和化學反應量之間的關系.

提出任務:為了認識原電池的原理,請你完成以下思考和實驗設計.

實驗:把銅片和鋅片同時放入稀硫酸中,觀察銅片表面有無氣泡產生,若沒有,嘗試用電線把銅片和鋅片連接起來.

思考、實驗1:推測銅片表面生成的是什么氣體?設計實驗驗證.

思考、實驗2:什么情況下銅片表面會有H2產生?設計實驗驗證.

思考、實驗3:為什么稀H2SO2中的H+會在銅片表面變成H2?設計實驗驗證.

思考、實驗4:哪個是正極?哪個是負極?設計實驗驗證……

銅不能和稀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這是學生所熟知的,可是現在學生卻發(fā)現銅片表面有H2產生!這里不僅利用學生新舊認知的矛盾,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為模擬進行科學發(fā)現的探索過程提供了一個真實有效的問題情境,學生在經歷了和科學家類似的科學探究過程后,最終理解了原電池的原理.

三、運用問題鏈模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在教學中,可以把一些復雜問題設計成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小問題,注意問題的銜接和過渡,用組合、鋪墊或設臺階等方法來提高問題的整體效率.即運用問題鏈模式,借助一系列的問題設計,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終達到自主解決問題并得出相應結論.

例如,在講“水的電離”時,對于“強酸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或強堿中由水電離出來c(OH-)”的計算,如果直接讓學生討論:0.01mol/L的HCl中由水(H2O)電離出來的c(H+)等于多少?大多數學生會因不知從何入手思維受阻,課堂出現“冷場”現象.如果設計以下有梯度的“問題鏈”,把問題分解,大目標變成3個“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小目標,學生就會在輕松愉快的討論氛圍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1)0.01mol/L鹽酸中c(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質電離出來的?

(2)0.01mol/L鹽酸中c(O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質產生的?

(3)0.01mol/L鹽酸中水電離出的c(H+)等于多少?你是怎樣考慮的?

這種問題設計,在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之間搭建腳手架,能在相對降低學習難度的條件下,使學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問題的本質,同時也為學生將來獨立學習和探究奠定了基礎.

四、開展探究性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新課程提倡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研究、方案設計、實驗觀察和交流討論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有關信息做出大膽的假設和猜想,自主設計實驗或通過其他實踐活動去驗證假設,使學生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例如,已知乙醇的化學式是C2H2O,為推斷乙醇的分子結構.首先,根據給出的乙醇的化學式,引導學生聯想乙烷(C2H2)的結構式,結合乙醇增加的O原子可能的位置,推測乙醇可能具有2種結構式,即提出假設;然后根據乙醇能夠和金屬鈉發(fā)生反應產生氫氣這一反應事實,引導學生對假設進行推論,即不同結構的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分別能產生多少氫氣;最后根據1mol乙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只能生成0.5molH2的定量實驗事實,驗證假設.從而獲得結論.

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是未知與問題、探索與發(fā)現、過程與方法的對立和統(tǒng)一,在探究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問題意識,理解科學的本質,掌握學習策略、探究方法和實驗技能,提升實踐能力,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注重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主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中安排適當的學生活動,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獲得發(fā)現和應用知識的體驗.常見的活動方式有收集資料、制作模型、實驗探究、交流討論、角色扮演、辯論賽等.

高三復習階段,在讓學生練習無機化工流程題時,對這類題的題型特點、問題設置、解答規(guī)范進行歸納總結,把學生變?yōu)槊}者,教師先指引思考的方向,對已給予的工業(yè)流程圖或信息進行問題設置,將問題進行延伸和拓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根據下列工業(yè)生產純堿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已知:粗鹽水加入沉淀劑A、B除雜質(沉淀劑A來源于石灰窯廠).

先由學生獨立思考設置問題及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問題及答案設置,找出學生對這類題目的“擅長點”和“缺漏點”,從而查漏補缺,精益求精.進一步對學生提出要求,給出信息: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2·6H2O).先由學生設計工業(yè)流程圖并設置問題和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工業(yè)流程圖,獲知學生對反應原理的掌握程度和邏輯思維的嚴密程度.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樹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觀.

六、重視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升華

建構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是以自身經驗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學生必須在學習中合作、協商和交流才能超越個人認識局限,全面掌握知識.

例如,NH2的噴泉實驗采用學生分組實驗,按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討論相關問題、做記錄等進行分工合作.教師根據適度性和階梯性的原則,設計討論問題:①燒杯中的水溶液為什么會噴入燒瓶?②無色溶液進入燒瓶后為什么會變?yōu)榧t色?③能否用其他方法來引發(fā)噴泉實驗?④還有其他什么氣體和溶液組合可以做噴泉實驗?在問題的討論和交流中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和延伸.

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化學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問題進行自我反思.例如對做NH2的噴泉實驗失敗的小組,應該多鼓勵其從NH2濃度大小、裝置密封性、燒瓶是否干燥等方面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學生進行反思時,要突出反饋性、總結性與補救性特點.如化學考試后對照成績進行反省式自我評估,來認識自己所采用的學習策略的可行性,并為下一階段化學學習選擇更好的學習策略.

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讓小組成員對彼此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為小組協作學習所作貢獻等進行評價.學生及時地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省,主動思考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和不足.高中化學有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物質的性質、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等,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和檢查不受時間形式的限制,靈活有效, 可以比較緩和地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容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但也要讓他們明白背后還有老師監(jiān)督才不會懈怠,從而建立起一套學生監(jiān)督的模式.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核心與終極目標之一.精選教學內容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探究性教學為核心,運用問題鏈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倡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反饋與評價等措施,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空間,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

四、開展探究性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新課程提倡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研究、方案設計、實驗觀察和交流討論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有關信息做出大膽的假設和猜想,自主設計實驗或通過其他實踐活動去驗證假設,使學生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例如,已知乙醇的化學式是C2H2O,為推斷乙醇的分子結構.首先,根據給出的乙醇的化學式,引導學生聯想乙烷(C2H2)的結構式,結合乙醇增加的O原子可能的位置,推測乙醇可能具有2種結構式,即提出假設;然后根據乙醇能夠和金屬鈉發(fā)生反應產生氫氣這一反應事實,引導學生對假設進行推論,即不同結構的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分別能產生多少氫氣;最后根據1mol乙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只能生成0.5molH2的定量實驗事實,驗證假設.從而獲得結論.

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是未知與問題、探索與發(fā)現、過程與方法的對立和統(tǒng)一,在探究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問題意識,理解科學的本質,掌握學習策略、探究方法和實驗技能,提升實踐能力,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注重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主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中安排適當的學生活動,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獲得發(fā)現和應用知識的體驗.常見的活動方式有收集資料、制作模型、實驗探究、交流討論、角色扮演、辯論賽等.

高三復習階段,在讓學生練習無機化工流程題時,對這類題的題型特點、問題設置、解答規(guī)范進行歸納總結,把學生變?yōu)槊}者,教師先指引思考的方向,對已給予的工業(yè)流程圖或信息進行問題設置,將問題進行延伸和拓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根據下列工業(yè)生產純堿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已知:粗鹽水加入沉淀劑A、B除雜質(沉淀劑A來源于石灰窯廠).

先由學生獨立思考設置問題及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問題及答案設置,找出學生對這類題目的“擅長點”和“缺漏點”,從而查漏補缺,精益求精.進一步對學生提出要求,給出信息: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2·6H2O).先由學生設計工業(yè)流程圖并設置問題和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工業(yè)流程圖,獲知學生對反應原理的掌握程度和邏輯思維的嚴密程度.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樹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觀.

六、重視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升華

建構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是以自身經驗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學生必須在學習中合作、協商和交流才能超越個人認識局限,全面掌握知識.

例如,NH2的噴泉實驗采用學生分組實驗,按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討論相關問題、做記錄等進行分工合作.教師根據適度性和階梯性的原則,設計討論問題:①燒杯中的水溶液為什么會噴入燒瓶?②無色溶液進入燒瓶后為什么會變?yōu)榧t色?③能否用其他方法來引發(fā)噴泉實驗?④還有其他什么氣體和溶液組合可以做噴泉實驗?在問題的討論和交流中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和延伸.

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化學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問題進行自我反思.例如對做NH2的噴泉實驗失敗的小組,應該多鼓勵其從NH2濃度大小、裝置密封性、燒瓶是否干燥等方面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學生進行反思時,要突出反饋性、總結性與補救性特點.如化學考試后對照成績進行反省式自我評估,來認識自己所采用的學習策略的可行性,并為下一階段化學學習選擇更好的學習策略.

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讓小組成員對彼此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為小組協作學習所作貢獻等進行評價.學生及時地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省,主動思考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和不足.高中化學有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物質的性質、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等,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和檢查不受時間形式的限制,靈活有效, 可以比較緩和地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容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但也要讓他們明白背后還有老師監(jiān)督才不會懈怠,從而建立起一套學生監(jiān)督的模式.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核心與終極目標之一.精選教學內容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探究性教學為核心,運用問題鏈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倡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反饋與評價等措施,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空間,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

四、開展探究性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構主義認為,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新課程提倡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研究、方案設計、實驗觀察和交流討論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有關信息做出大膽的假設和猜想,自主設計實驗或通過其他實踐活動去驗證假設,使學生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例如,已知乙醇的化學式是C2H2O,為推斷乙醇的分子結構.首先,根據給出的乙醇的化學式,引導學生聯想乙烷(C2H2)的結構式,結合乙醇增加的O原子可能的位置,推測乙醇可能具有2種結構式,即提出假設;然后根據乙醇能夠和金屬鈉發(fā)生反應產生氫氣這一反應事實,引導學生對假設進行推論,即不同結構的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分別能產生多少氫氣;最后根據1mol乙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只能生成0.5molH2的定量實驗事實,驗證假設.從而獲得結論.

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是未知與問題、探索與發(fā)現、過程與方法的對立和統(tǒng)一,在探究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問題意識,理解科學的本質,掌握學習策略、探究方法和實驗技能,提升實踐能力,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五、注重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主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中安排適當的學生活動,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獲得發(fā)現和應用知識的體驗.常見的活動方式有收集資料、制作模型、實驗探究、交流討論、角色扮演、辯論賽等.

高三復習階段,在讓學生練習無機化工流程題時,對這類題的題型特點、問題設置、解答規(guī)范進行歸納總結,把學生變?yōu)槊}者,教師先指引思考的方向,對已給予的工業(yè)流程圖或信息進行問題設置,將問題進行延伸和拓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根據下列工業(yè)生產純堿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已知:粗鹽水加入沉淀劑A、B除雜質(沉淀劑A來源于石灰窯廠).

先由學生獨立思考設置問題及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問題及答案設置,找出學生對這類題目的“擅長點”和“缺漏點”,從而查漏補缺,精益求精.進一步對學生提出要求,給出信息: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2·6H2O).先由學生設計工業(yè)流程圖并設置問題和答案,然后教師提問2~3位學生,通過對比幾位學生的工業(yè)流程圖,獲知學生對反應原理的掌握程度和邏輯思維的嚴密程度.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樹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觀.

六、重視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升華

建構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是以自身經驗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學生必須在學習中合作、協商和交流才能超越個人認識局限,全面掌握知識.

例如,NH2的噴泉實驗采用學生分組實驗,按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討論相關問題、做記錄等進行分工合作.教師根據適度性和階梯性的原則,設計討論問題:①燒杯中的水溶液為什么會噴入燒瓶?②無色溶液進入燒瓶后為什么會變?yōu)榧t色?③能否用其他方法來引發(fā)噴泉實驗?④還有其他什么氣體和溶液組合可以做噴泉實驗?在問題的討論和交流中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和延伸.

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化學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問題進行自我反思.例如對做NH2的噴泉實驗失敗的小組,應該多鼓勵其從NH2濃度大小、裝置密封性、燒瓶是否干燥等方面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學生進行反思時,要突出反饋性、總結性與補救性特點.如化學考試后對照成績進行反省式自我評估,來認識自己所采用的學習策略的可行性,并為下一階段化學學習選擇更好的學習策略.

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讓小組成員對彼此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為小組協作學習所作貢獻等進行評價.學生及時地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省,主動思考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和不足.高中化學有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物質的性質、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等,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和檢查不受時間形式的限制,靈活有效, 可以比較緩和地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容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但也要讓他們明白背后還有老師監(jiān)督才不會懈怠,從而建立起一套學生監(jiān)督的模式.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核心與終極目標之一.精選教學內容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探究性教學為核心,運用問題鏈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倡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反饋與評價等措施,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空間,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

猜你喜歡
化學課堂學習方式學習能力
關于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的思考
求知導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53:00
小學數學教學淺析(二)
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
學業(yè)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14:53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3:38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0:13
化學實驗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利用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0:25
高中語文教學探微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18:31
數據庫課程微課設計及應用
軟件導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32:30
初中化學課堂中問題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嘗試
阿坝县| 新安县| 三原县| 秀山| 弥勒县| 民权县| 公主岭市| 青龙| 资溪县| 高邑县| 邳州市| 淅川县| 六盘水市| 内丘县| 许昌市| 德昌县| 巧家县| 昌江| 军事| 新民市| 广平县| 博湖县| 永德县| 郑州市| 永康市| 霍城县| 贵溪市| 故城县| 罗甸县| 漳州市| 尖扎县| 茂名市| 临西县| 鄄城县| 时尚| 绩溪县| 扶风县| 津南区| 宁夏| 罗定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