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發(fā)
深耕是天津詩壇上一個有歷史責任感和藝術使命感的詩人之一。從《三才胡同》文本上看,深耕的詩歌打下了明顯的歷史文化的戳記,基于歷史語境和時空經驗與身心經歷的變遷,他的詩歌于個人記憶與時代記憶的雙重規(guī)約中,承載了復雜而特殊的歷史背景與精神履歷,已自覺潛入到文化本位和人性的、民俗的、倫理的、情感的內核,并在不斷地追溯、緬懷與反思中,找到了與心理結構和心靈秩序對接的支點,讓詩歌在更深的層面上回到人類存在的本身,在審美流變與價值標向上求得意蘊的重構。
毫無疑問,三才胡同是詩人深耕靈魂的居所與精神根據地,是一個能動的自為的存在,是詩人在自我內心的深化中從繁復的生活進入藝術與詩歌的入口?!叭藕?,天地人,映對日月星,是哪個先人/志存高遠,用如此好的口彩,為你命名?”作為一個渾然融入藝術血液的符號形式,三才胡同脈動于詩人深耕心靈的長河,浸潤著詩人深邃的歷史意志和藝術生命的理想價值。無論在情感上、心理上、情緒上,還是在理性上、文化上、人倫上,都是以一種現代精神溯源的姿態(tài),要么在“日月星”歷時性結構中呈現出現代審美鏡像,要么在“天地人”共時性結構中產生一種緊張的文化拉力。尋根的意向,使深耕的敘事賦予詩文本以“此在”的“他性”,以及對于生命的一種深刻體驗。詩人走故地尋舊,“燒開一壺隔日水,老舊心緒,開始冒泡/燜上一杯烏龍茶,陳年往事,漸泡漸濃”、“丟棄的日子,像羊,邊走邊拉的糞蛋/ 五十年后撿回來,顆顆,變成金豆子?!?/p>
走進三才胡同,便走進了一個不可深測的精神結構。世事滄桑巨變,帶給詩人多少存儲在生命中的珍貴的記憶,這些記憶本身便是詩人的精神存在,一種對“陳年往事”與“丟棄的日子”的眷戀與熱忱,一種人生無論在何時何地也無法割裂的牽連,這條扯不斷的精神絲縷,注定了詩人所皈依的精神旨歸具有心靈史的意義,誠如漸泡漸濃的“烏龍茶”,在讓我們口舌生香的同時,還會令人產生一種異樣的親切感,之所以對一條“胡同”的執(zhí)著守護,是因為它能帶給詩歌以隱喻的深度、思想的深度、生命的深度。為此,詩人使詞語在“三才胡同”中穿越或逡巡,那里是他生命的本源,只有在不斷地激活記憶、還原生活、進入人類共同生活的歷史和經驗之中,才能觸到“此在”之根,才使一個詩人真正體驗到那溫暖與感動中的巨大力量。
可是,置身于消費時代的人們,在面對文學尋根、傳統文化時,在面對歷史與個體關系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不僅不接受記憶的邀約,反而采取淡漠、粗暴、鄙棄的態(tài)度,進而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淖?!叭藕?,說是發(fā)炎闌尾/一刀,被激進醫(yī)生從版圖上割去//三才胡同的后生們,太陽般鮮活,只有我/還把多余一段盲腸,緊緊揣在懷里”、“繞遺地三匝,高鄰猶在,不報大名,互不相識:/三條石,已被打磨成光亮拐杖,歷史真實,還需后人探認?!笔前。绕涫窃谶@快餐化、時尚化、現場化盛行的當下,人們表現出的歷史失憶、精神浮躁、不堪回首的情形,使歷史與文化的綿延出現了障礙,即便是像“三才胡同”這樣的歷史人文景觀,亦被太陽般鮮活的“后生們”所遺忘,甚至于連“三才胡同”的存在也似乎成了問題,它仿佛一截“發(fā)炎的闌尾”,被偏激的醫(yī)生“從版圖上割去”,只有“我”還把那“一段盲腸,緊緊揣在懷里”,“三條石,已被打磨成光亮拐杖”——字里行間滲透著詩人痛徹肺腑的感知,一些所謂的“后現代”,對于傳統文化的疏離與審美的畸變,使那些刻骨銘心的歷史經驗與生活記憶驀然斷裂與破碎,詩人在扼腕嘆息的同時,發(fā)出了“歷史真實,還需后人探認”的深切吶喊。
深耕就是這樣在他的詩歌《三才胡同》中,揭開塵封的往事,讓胡同中的那些人(老母、“熬死你”、姜老五、糖房老主人、小小頑童、馬來雨等)、那些事、那些物、那些風景畫與風俗畫,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各種豐富而獨特的人物圖譜來展示詩人的審美理想,通過對胡同文化的深入發(fā)掘,喚發(fā)人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情緒體驗,從而在“人性關注”、“道德關切”、“生命關愛”、“興味關懷”中,為現代人迷失的心靈,建構出了一個理想的安妥之所和棲息地。為此,深耕在詩的結尾這樣寫道:“回憶是枚甜甜果糖,稍稍夸飾,是果糖美麗衣裳/我把果糖含在嘴里,再把衣裳,輕輕疊放?!鄙顡吹膫€人回憶總是一個起點,它引向歷史、現實和哲理的深度,而不啻是甜美的回憶。這個扎根于個人記憶的書寫者,再耕在他的《三才胡同》里,于外在化的敘事支點上,撬開人性化的精神內核,進而向我們昭示:往事不再遙遠,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在《四十年前桃花堤》一詩中,也有著內心的那種自我反思。這首詩把我們帶到四十年前——詩人青少年時代所歷經的痛苦、迷茫、憂郁、不安的記憶之中——“刺眼紅袖章/胡亂揣進衣兜/看淺灣搬罾,舟子拍槳,魚鷹捕魚”、“一本偷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夾進四月花信/撩蕩鄰桌女孩/桃樹下伴我讀書/花影怯怯/羞在“冬妮婭”臉上/俏俏的/一朵兩朵。”那是史無前例的“文革”時代,詩人個人成長在政治倫理淪喪中的無序、懵懂、彷徨和虛妄狀態(tài),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文化專制主義所導致的精神空虛也暴露無遺。其時沒有多少好書可讀,鄰桌女孩對自己偷來的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竟是那樣的“垂涎欲滴”,渴望而難求。詩人通過這個細節(jié)傳達出自己對于階級論、文革風的尖銳批判與深刻反思。那真是一段不可磨滅的嚴酷而沉痛的記憶啊!深耕的這首詩,短短十數行,可謂尺幅千里,它指向歷史,詰問歷史,席卷歷史的風云,通過詩歌與那個時代的投射與“對位”,在一個布滿苦難的記憶里,揭示出一種共性性的本質關聯,顯示了一種歷史的覺醒意識。
深耕是一個用記憶和心靈進行雙重寫作的詩人。無論是窗臺上古舊首飾和水仙花,還是晾曬新物舊件甚至是靈魂的繩子,他都在歷史與現實的纏繞中吐故納新——撫今追昔,他所要表現的“往昔”,往往是與現實緊密相連的“往昔”。即使趕著勒勒車奔向大草原時,也不忘唱一曲蒼古的長調。一代人尋求歷史文化的深刻性,一旦個人記憶在追本溯原中獲得了精神指南,便會堅卓扎實地、不屈不撓地投身于深度域和價值域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