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的日子,學校又開學了。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學校開學其實并不那么令人興高采烈和心情激動。因為,開學就意味著無休止的學習任務和課后作業(yè),甚至還有各種輔導班。對于教師而言,開學意味著又一輪工作的開始和各級各類的考核,還有教師個人的生活或者說生存。
被升學率這根指揮棒耍得團團轉的教育,其意義何在呢?國內著名的以“硬”科幻作品出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有一部備受推崇的非常文藝非?!败洝钡男≌f《鄉(xiāng)村教師》。大意是偏遠山村的一個老教師嘔心瀝血培養(yǎng)鄉(xiāng)村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然在教授孩子們牛頓第一定律,被高等級外星文明認為這證明地球文明屬于可以保留的能夠進化的文明,從而避免了整個地球文明的毀滅,地球文明的幸存是因為有了教師這個“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大而言之,教育完成文明的代代傳遞,讓人類文明可以不斷地進化下去;小而言之,教育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所處的宇宙,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之余能夠仰望星空,保持對未知世界的興趣。
所以,教育的意義在于傳遞知識,傳遞文明,保持孩子們的想象力,完成人類文明的進化,如此而已。本刊要旨力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