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河南省方城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200)
炙甘草湯治療心肌炎心動過速的臨床觀察
張 磊
(河南省方城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200)
目的觀察炙甘草湯治療心肌炎心動過速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100例符合條件的心肌炎心動過速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治療組給予炙甘草湯治療,對照組給予美托洛爾治療。療程均為4周,分析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動態(tài)心電圖及用藥安全性。結果臨床癥狀,治療組總有效率96.00%,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動態(tài)心電圖,治療組總有效率94.00%,對照組76.00%,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炙甘草湯治療心肌炎心動過速療效確切,而且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心肌炎心動過速;炙甘草湯;臨床研究
心動過速(心率>100次/分)是心肌炎心律失常當中的一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形式。近年來,筆者以益氣補血、通陽復脈為大法,運用炙甘草湯治療心肌炎心動過速效果頗佳?,F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心內科門診及住院部心肌炎心動過速患者100例,根據統(tǒng)計學軟件將其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治療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18~40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16~42歲。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西醫(yī)診斷標準確診為心肌炎心動過速者;②年齡18~65歲,性別不限;③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心肌病,瓣膜病,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洋地黃藥物中毒,肝腎功能損害,電解質紊亂及心功能Ⅲ、Ⅳ級以上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過敏體質或已知對本研究藥物及美托洛爾過敏者;④研究中認為有任何不適宜入選的情況者。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炙甘草湯治療,處方:生地黃50 g,炙甘草30 g,西洋參10 g(代替人參),桂枝10 g,麥冬15 g,火麻仁15 g,生姜10 g,阿膠5 g(烊化沖服),玄參10 g,大棗10枚(擘)。氣虛者加黃芪30 g;氣滯血瘀者加川芎10 g,丹參15 g;失眠者加首烏藤30 g,酸棗仁30 g;頭暈者加川芎15 g,菊花10 g。每日1劑,加黃酒(代替清酒)煎200 mL,分2次溫服;對照組給予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1;25 mg/片)每次12.5 mg,每日2次。2組療程均為4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包括心悸、乏力、頭昏、胸悶、心前區(qū)不適等,記錄心悸發(fā)作次數及持續(xù)時間。②心電圖檢查:觀察并記錄用藥前后普通心電圖和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③安全性指標:用藥前后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隨時記錄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標準
①癥狀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癥狀等級下降2級或以上);有效:癥狀改善(癥狀等級下降1級);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癥狀等級無下降或增加)。②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評定參照《動態(tài)心電圖工作指南》[2]。顯效:24 h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中,心率較治療前減慢>70%;有效:心率較治療前減慢50%~70%;無效:心率較治療前減慢<5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輸入數據庫,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6.00%,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n(%)]
2.2 兩組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比較:治療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00%和76.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比較[n(%)]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無不良反應,對照組發(fā)生竇性心動過緩和低血壓各1例,美托洛爾減量后癥狀緩解。復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無異常。
現代醫(yī)學認為,心肌炎在臨床和病理學上定義為心肌細胞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3-4]。心肌炎心動過速是心肌炎整個病程中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可以導致患者出現心悸、頭暈、胸悶、乏力等癥狀,誘發(fā)或加重心力衰竭。目前西醫(yī)治療主要是給予強化支持、對癥治療,應用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系β1受體阻滯劑,多數情況下作為起始藥物使用于室性心律失常,而且經大量研究證實,成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基本用藥,其通過阻斷受體,并同時阻滯交感神經系統(tǒng)與RAS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并且β受體阻滯劑還可以通過抑制神經內分泌的活性,從而顯著改善與逆轉重構,充分發(fā)揮其生物學效應,抑制心律失常的發(fā)生[5]。但美托洛爾存在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低血壓、乏力、眩暈等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中醫(yī)學認為,心肌炎心動過速屬“心悸”、“怔忡”范疇,臨床上多為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yǎng)所致,故主張益氣滋陰、通陽復脈、養(yǎng)血定悸治療。炙甘草湯在《傷寒論》中是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著名方劑,又名復脈湯,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本方主治氣血陰陽俱虛,以陰血不足為主證者;又治肺痿,以脈結代、心動悸為辯證要點。方中用生地黃、麥門冬、阿膠、麻仁、大棗以補益心陰心血,以人參、桂枝、生姜、清酒以補益心氣、溫通心陽。以上諸藥加炙甘草以和之,使之歸于一體。如此營血得補而脈道充盈,五臟氣充而推動有力,血脈復常,營氣得行,衛(wèi)氣得通,心神得養(yǎng)而心悸得寧[6]。因此,本方又名“復脈湯”。
本研究結果表明,炙甘草湯可有效改善心肌炎心動過速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 史波,杭燕.穩(wěn)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功能性期前收縮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5):4500.
[3] 馬敏,惠杰.重癥暴發(fā)性心肌炎的治療進展[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0,26(2):83.
[4] 郭鵬.重癥暴發(fā)性心肌炎的治療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1,17(20):8
[5] 黃燕,李果烈,張莉,等.美托洛爾聯合穩(wěn)心顆粒治療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5):610.
[6] 胡金霞,張磊.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室性心律失常60例臨床觀察[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論壇暨新疆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yè)委員會,2013:4.
R259
B
1671-8194(2014)22-0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