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霞
(遂平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遂平 463100)
38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分析
魏俊霞
(遂平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遂平 463100)
目的探討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38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19例采用常規(guī)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制酸以及液體復蘇、控制血糖、奧曲肽、奧美拉唑治療,治療組19例在此基礎上,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注射液。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達94.7%,對照組總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在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淀粉酶緩解情況比較上,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使用奧曲肽和奧美拉唑的基礎上聯(lián)合采用前列地爾,能夠提高患者治愈率,縮短治療時間,可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治療;列地爾
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胰腺炎,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結構的逐漸改變,該病呈現(xiàn)出增多趨勢。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重,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的特征,如不及時治療,極易造成多臟器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致死。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了38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加用前列地爾綜合治療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例患者均為發(fā)病后48 h內入院的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經(jīng)我院影像學檢查以及APACHEII評分判定為輕型胰腺炎29例,重癥胰腺炎2例。采用雙盲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齡27~65歲,平均42.6歲,輕型胰腺炎18例,重癥胰腺炎1例;治療組19例,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齡26~66歲,平均41.7歲,男性13例,女性6例,輕型胰腺炎18例,重癥胰腺炎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所有患者均在研究報告同意書上簽字,同意本次研究。
1.2 納入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在2004年制定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標準:①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嘔吐以及發(fā)熱等癥狀,同時伴有血胰酶增高以及Grey-Turner 征。②將檢查,患者基礎血清TG值不低于11.30 mmol/L,或者患者血清TG值介于5.6~11.30 mmol /L之間,但是乳糜狀者。③患者經(jīng)CT、B超檢查,顯示有支持胰腺炎的影像學依據(jù)。④本文研究對象均為高脂血癥引起的高脂血癥性胰腺,排除膽道結石/微結石、嗜酒以及缺血、腫瘤等因素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1]。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制酸以及液體復蘇、控制血糖等治療,藥物治療上,首先靜脈注射醋酸奧曲肽0.1 mg靜脈注射,然后以生理鹽水50 mL加入醋酸奧曲肽0.3 mg靜脈泵入,注意靜脈泵入的速度控制在25~50 μg/h。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加入生理鹽水20 mL。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5~10 d后,評價治療效果。
1.4 療效判定[2]
顯效:患者在5 d內高脂血癥性胰腺炎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或緩解,經(jīng)實驗室檢查顯示已經(jīng)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在10 d內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是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緩解,同時經(jīng)實驗室檢查已經(jīng)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者在10 d之后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是病情依然沒有出現(xiàn)明顯改善??傆行?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顯效10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高達94.7%;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78.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t=4.12,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淀粉酶緩解情況比較
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治療組在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淀粉酶緩解情況比較上,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淀粉酶緩解情況比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以及飲食習慣的逐漸改變,由高脂血癥而引發(fā)的急性胰腺炎發(fā)病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但是當前醫(yī)學上對TG引發(fā)急性胰腺發(fā)作的機制依然為得出明確的定論,較為權威的觀點有三種,一是血黏度增高造成患者胰腺微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二是來自胰腺外的脂肪栓塞,大量血清脂質顆粒不斷聚集而栓塞胰腺血管,還有一種是胰腺和胰腺周圍高濃度的TG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發(fā)生水解后,局部產(chǎn)生FFA,人體白蛋白已經(jīng)難以發(fā)揮正常的結合作用,進而造成組織、細胞毒性,導致了人體胰腺腺泡細胞和小血管的損壞。通過上述發(fā)病機制[3],我們可以看出改善胰腺微循環(huán)應當是治療該病的一個關鍵。傳統(tǒng)的治療思想上,主要采用非手術治療作為關鍵措施,將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看做是一種特殊的急性胰腺炎,鑒于該病癥不僅有一般急性胰腺炎的共同特征,還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因而除了做好常規(guī)急性胰腺炎禁飲禁食、胃腸減壓以及胰酶抑制劑、抗感染等基礎治療,還應當根據(jù)它的特殊發(fā)病機制實施一些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臨床研究表明前列地爾對于治療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意義,能夠通過降低D-二聚體水平,從而起到改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的作用。前列地爾的主要作用在于使血管平滑肌擴張,臨床上將其作為強效擴張血管藥物,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胰腺微循環(huán)。同時現(xiàn)代醫(yī)學也表明,該藥物在抑制胰腺胰酶分泌的同時,還能夠起到穩(wěn)定溶酶體膜的作用,對于胰酶的釋放也能夠有效抑制。與此同時,前列地爾還能夠有效穩(wěn)定人體PGI2/TXA2平衡,從而較大程度上抑制TXA2的釋放功能,通過防止血小板聚集,來促進患者胰腺組織的微循環(huán),從而幫助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盡快康復。本組研究中,治療組在傳統(tǒng)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了前列地爾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7%,而對照組僅為78.9%,差異較為顯著。同時在臨床癥狀、體征時間上也明顯短語對照組,血淀粉酶緩解轉陰也較為迅速。進一步證實了前列地爾在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方面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在使用奧曲肽和奧美拉唑的基礎上聯(lián)合采用前列地爾,能夠提高患者治愈率,縮短治療時間,對于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胰腺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3):190.
[2] 黃繼征,霞明,龔傳明,等.過長抑素聯(lián)合加貝酯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轉歸的影響[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1,20(3):298-300.
[3] 杜宗漢.急性胰腺炎210例病因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0,21(2):83-84.
R576
B
1671-8194(2014)22-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