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凌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基于深度訪談法的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性心理調(diào)查
劉 凌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本研究以文化和性別研究為背景,以代表性個案選樣為原則,邀請10位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接受訪談,旨在了解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的性心理。結(jié)果表明,作為高學歷、高年齡、高感情要求的單身女性,其內(nèi)心存在著比單身男性和已婚女性更為復(fù)雜強烈的性沖突和矛盾,其性心理具有獨特的特點,在性知識、性觀念、異性間的交往心理、性行為等問題上充滿矛盾和沖突。
性心理;未婚單身女性;高學歷女性;深度訪談法
性是個體的基本需要,是人格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之一。性心理作為性的核心,與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關(guān)。性心理是指男女兩性活動中相伴隨的個體的一系列性心理現(xiàn)象的總稱,是個體對異性魅力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主觀能動反映,它包括個體在與異性交往中所涉及的性欲望、性感知、性記憶、性想象(性幻想)、性思維、性情感、性自制力、性動機、性氣質(zhì)、性興趣、性能力、性行為等[1]2。它是個體心理活動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健康的性心理是心理健康的基礎(chǔ),是個體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女性性心理是心理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也是婦女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的單身女性人數(shù)呈快速上升趨勢,單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已成為越來越多適婚城市女性的選擇。單身女性是指沒有固定性伴侶,并處于婚齡期的適婚女性[2]7。有關(guān)單身女性的報道層出不窮,媒體和大眾熱衷于把“單身女性”作為一個時髦話題議論,尤其是高學歷、高年齡、高感情要求的“三高女”,更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當人們在談?wù)撘恍┏晒Φ膯紊砼詴r,較少關(guān)注她們的學術(shù)成就、經(jīng)營策略、管理才能,或者社會公益行為,往往更多地談?wù)撍齻兊南嗝?、身材和感情生活,甚至熱衷于議論她們的性生活。單身女性的婚戀與性,尤其是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心理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guān)注。由于受生理特點、傳統(tǒng)文化倫理、文化層次以及所處特殊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心理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社會在性道德判斷標準方面存在著性別上的雙重標準,單身女性的內(nèi)心存在著比單身男性更為復(fù)雜強烈的性沖突和矛盾。她們的性健康尤其是性心理健康問題值得社會加倍關(guān)注。
以往針對女性性心理的相關(guān)研究較少,專門針對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性心理的研究更為少見。已有研究多采用問卷方式大范圍施測,缺少在微觀層面上進行細致、動態(tài)的描述和分析,較少從當事人的角度了解她們的看法,注意她們的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試圖采用深度訪談方法探究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的性心理,以了解高學歷單身女性對待性的主觀看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的性心理,因此以代表性個案選樣為原則,采用半結(jié)構(gòu)式訪談法,邀請10位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接受訪談。人口統(tǒng)計學資料見表1。研究性心理問題涉及個人隱私,而對敏感主題的研究,訪談法是最有效的[3]。一些性學專家持有這樣一種觀點,即對此類題目的研究沒有必要做很大規(guī)模調(diào)查,研究一小部分人的情況,就能了解性問題了[4]2。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自編“未婚單身女性性心理訪談提綱”,錄音筆一支。訪談提綱由以下問題組成:(1)性知識;(2)性觀念;(3)異性間的交往心理;(4)性行為。
1.收集資料
主要采用深度訪談的形式收集資料。每位訪談對象接受一次面談,面談時間約為40~60分鐘;以及一次電話訪談,以補充不足或模糊之處。
2.整理分析資料
第一步:轉(zhuǎn)錄,閱讀原始資料。每次訪談后對錄音都進行了詳細的轉(zhuǎn)錄,轉(zhuǎn)錄后通讀原始資料。第二步:編碼,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題突出分類的方法進行編碼,將內(nèi)容整理出來,以“剪貼技術(shù)”呈現(xiàn)資料,用“主題分類”方式進行分析。在資料呈現(xiàn)時保留了訪談參與者本人的語言,這樣有助于研究者在情境中理解她們的情感和看法。
3.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評分者間一致性來評估。由兩位評分者分別對資料進行編碼,評分者信度為0.91。效度分析:在完成轉(zhuǎn)錄之后,研究者將原始資料寫成摘要稿,寄給受訪者,請其就內(nèi)容的重要向度評估是否有不妥之處。評估的方式以10分表示“完全符合”,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受訪者的評估多在8~10分之間,其中6位受訪者對各維度的評分皆為10分。
1.性知識掌握程度
訪談中筆者要求10位單身女性就自己的性知識掌握情況進行5等級評分,1表示完全不了解,2表示比較不了解,3表示一般了解,4表示比較了解,5表示非常了解。10位女性的性知識掌握程度見表2。
表2 單身女性性知識掌握程度
表2可見,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知識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態(tài)。10人中只有1人表示“對性知識比較了解,會主動涉獵與性有關(guān)的知識,基本常識都知道”。有4人表示一般了解,如S3說:“聽別人講過,看電影也看到過,大學期間同學會看,她們講我自然就了解了。”有2人表示對性知識完全不了解,如S4說:“對性知識沒什么了解,覺得結(jié)婚以后自然就知道了。”S6說:“沒刻意了解過,所以是個大白癡,標準的好孩子,一般不會看,絕對不會主動去找這類信息?!?/p>
2.性知識來源
訪談中發(fā)現(xiàn),單身女性的性知識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媒體。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報紙、雜志和網(wǎng)絡(luò)。10位單身女性中有7人表示主要通過媒體了解性知識。如,“看到感興趣的標題就會看,主要是網(wǎng)絡(luò)”;“看電影看到過,有時候看幾眼這方面的錄像”;“看過A片”。
(2)同伴群體。如,“大學期間同學會看這方面的錄像,她們講我自然就了解了”;“以前剛工作的時候,她們有快結(jié)婚的,會聊這方面的話題”。
從單身女性性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性知識的來源可以看出,10位單身女性的性知識還較為薄弱,獲得性知識的途徑零散、不系統(tǒng),從正規(guī)渠道獲得的性知識較少,10人中無1人表示在高校接受過性教育,只有1人指出中小學曾在健康課上簡單了解過。這一方面反映出社會對于性知識的科普教育程度不夠,與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較,我國女性在人體科學方面的性知識極度貧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性教育的缺乏,這與阮鵬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5]。10位單身女性均為高學歷女性,在高校學習生活的時間長達7~10年,而高校性教育的缺失,對其性心理發(fā)展具有不良的影響。有研究者指出,性知識的普及,得益于性教育的開展[6]。性教育應(yīng)該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美學等全面系統(tǒng)的性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和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7]。因此,在高校中開展全面的性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性觀念是個體對性問題的看法、態(tài)度,是系統(tǒng)化、定勢化的性心理,蘊含著民俗和社會價值觀念的成分,一旦形成,則要存在相當長時間[8]。訪談中發(fā)現(xiàn),10位單身女性中有3人表示自己不接受婚前性行為,認為“這是對以后的丈夫不負責”,而其余7人均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但是態(tài)度又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種:(1)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婚前性行為可以接受,如S7說:“如果兩個人見過父母了,雙方將事情定下來了,我覺得就可以了”。(2)基于愛情和雙方意愿就可以,如S9說:“如果這個人是很理想的那個人的話,感情到那個份兒上了,那恐怕就發(fā)生什么了”;S10說:“覺得兩個人感情到了,發(fā)生性關(guān)系是很正常的事情”。(3)無所謂的態(tài)度,如S8說:“只要兩個人都愿意,沒有關(guān)系,都是成年人”。再進一步追問“婚前性行為是主動提出還是被動接受”的問題,7位接受婚前性行為的單身女性均表示自己不會主動提出,對方要求才會做。
在7位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的女性中,有2人表示不接受同居,認為“女性的合法權(quán)益得不到保障”,同居是“逃避自己對家庭、子女和社會的責任”,1人表示“如果真的愛他,可以接受同居;但要看是不是給父母帶來傷害,如果父母極力反對的話,也不會這樣做”,其余4人認為可以接受同居,如S4說:“如果兩個人都有結(jié)婚的目的,而暫時還無條件結(jié)婚的情況下,同居是可以接受的?!?/p>
這表明中國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觀念在西方性自由和傳統(tǒng)性禁錮的沖突影響下呈現(xiàn)復(fù)雜多樣性。對高學歷單身女性來說,年齡與心理上的成熟使她們能較為理性、客觀、綜合地看待事物,但在看待婚前性行為和同居問題方面,她們是矛盾的。由于從小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女性“貞操”的性倫理教育,她們或多或少會有“貞操”意識,同時,作為現(xiàn)代女性的代表,高學歷女性一直接受“男女平等”的文化教育,對于舊的性倫理道德,她們不屑于接受,而對西方的“性解放”觀念,她們在積極接受的同時,尚不能完全認同,她們只能選擇在傳統(tǒng)性倫理和西方性觀念的夾縫中生存。
訪談中發(fā)現(xiàn),單身女性與異性的交往心理較為矛盾復(fù)雜。10位單身女性均表示不著急找男友。進一步追問后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堅持寧缺毋濫。有4人表示如果遇不到滿意的,寧可保持單身狀態(tài)。(2)優(yōu)先發(fā)展事業(yè)。有3人認為應(yīng)先立業(yè),后談感情。如S9說:“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如果現(xiàn)在找男朋友的話,恐怕會相互沖突吧??赡苡械娜擞X得不沖突,可是對我這樣的性格來講,就覺得沖突。”(3)愛情至上。有2人表示相信感情,尋找愛情。如S2說:“如果就是為了結(jié)婚找一個人,不是找不著,但愛情更重要一些,要找有感覺的人?!?4)無所謂的心態(tài)。有1人說:“感覺就是無所謂。有男朋友的話,感覺可以就會相處;如果不合適的話,就會拒絕?!?/p>
性社會學家劉達臨認為,性行為不僅指性交,總的來說其實應(yīng)該包括目的性性行為(性交)、過程性性行為(接吻、愛撫和其他調(diào)情動作)和邊緣性性行為(愛慕之心的自然流露)[9]7-10。本研究10位單身女性中有5人表示從未談過戀愛,從未有過目的性性行為和過程性性行為;5人中有1人表示有邊緣性性行為,曾對暗戀對象表達過愛慕之情,但被拒絕。其余5位談過戀愛的單身女性中,5人均表示有過接吻、牽手、擁抱等過程性性行為;有1人承認發(fā)生過自愿的目的性性行為,其余4人表示無目的性性行為。
因為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觀念與實際性行為有沖突,在訪談中進一步追問原因,她們認為傳統(tǒng)的貞操觀念對中國人有著重要影響,社會上很多人還是看重“處女”的,因此即便自己并不認同這種觀點本身,她們也只能在行動上迎合社會的需要。S5的說法比較有代表性:“不大能接受,我覺得女人很在意她生命里的第一個男人,我不想有人干擾到我未來的婚姻生活。而且,如果兩個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婚前性行為對于女人的傷害比較大。但是有時候也很矛盾,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性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婚前應(yīng)該了解兩個人的性生活是不是協(xié)調(diào),只是心理還是不接受自己做出婚前性行為來?!?/p>
可以看出,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的實際性經(jīng)驗較少。在性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和開放的今天,雖然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觀念逐漸開放,但在對待自身的性行為問題上,仍表現(xiàn)得較為謹慎。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絕大多數(shù)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性愛現(xiàn)實境遇是難覓伴侶,原本常態(tài)的性生活要么無限期地延誤,要么欠缺得一塌糊涂,這種對人性本能的剝奪,無疑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摧殘和扭曲。而人究其自然生命和社會生活的最本質(zhì)張力是受“自然規(guī)律支配”的,其人性的終極,仍然是性愛的自然性,性愛的和諧是人類社會文明狀況的表現(xiàn)[10]。
在同齡女性相繼步入婚姻殿堂的年齡,作為高學歷、高年齡、高感情要求的單身女性,其性心理狀況值得社會的加倍關(guān)注和探討。本研究對10位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訪談發(fā)現(xiàn),她們的性心理充滿矛盾和沖突。一方面,作為現(xiàn)代女性的代表,高學歷女性一直接受“男女平等”的文化教育,對于舊的性倫理道德,她們不屑于接受;另一方面,對于西方的“性自由和性解放”觀念,她們在積極接受的同時,尚不能完全認同。她們一方面積極思考,另一方面對各種新觀念、新事物尤其是性道德行為表現(xiàn)出或?qū)捜?、理解或模棱兩可、“說不清”的態(tài)度。其實,她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矛盾、迷茫、“說不清”不是一種簡單的、與缺乏頭腦相聯(lián)系的特征,而是思考和理性的表現(xiàn),因為她們不愿簡單地做是或否、黑與白的評判,不愿對復(fù)雜的現(xiàn)象一概而論,而更愿意就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11]。
本研究是一個質(zhì)的研究,因而研究結(jié)論不具有推廣性與廣泛性。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深刻地體會和理解高學歷未婚單身女性的性心理,正確對待單身女性的性心理健康問題,給予這個群體以真誠的關(guān)懷和幫助。
[1]劉榮才.性心理學辭典[K].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
[2]田耘.當代中國單身女性現(xiàn)象的倫理審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
[3]石彤.“婚外戀”觀念的代際差異性和代內(nèi)多元化[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18(4):28-33.
[4]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感情和性[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2.
[5]阮鵬,黃燕,伍倍林.80后大學畢業(yè)生性生活方式調(diào)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2):214-217.
[6]鄧欣媚,林佳.廣州、香港兩地大學生性觀念調(diào)查——性態(tài)度、性知識、行為發(fā)生可能性及雙重標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2):145-148.
[7]古曉.學校性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J].中國性科學,2009,(9):15-18.
[8]郭黎巖,張楠.我國女大學生性心理研究及其發(fā)展趨勢[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19(6):17-21.
[9]劉達臨.性社會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
[10]常海.性愛的剝奪與放縱——“打工文學”中的性愛與文明[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125-128.
[11]馬建青,嚴立芬.女研究生婚戀觀現(xiàn)狀與特點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7):59-63.
B844.5
A
1672-0768(2014)02-0090-04
2014-03-17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2011年度青年項目(L11CSH023)
劉凌(1980-),女,遼寧錦州人,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女性心理學。
[責任編輯:盧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