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鋒
近來,執(zhí)政高層頻頻強調注重中國政治傳統(tǒng)的古老智慧,學習歷史上的國家治理經(jīng)驗。執(zhí)政精英定期或不定期學習經(jīng)典,討論經(jīng)史的治國啟示,其實是中國歷史綿延不絕的慣例或制度。當今政治生態(tài)的回歸傳統(tǒng),于現(xiàn)代中國意義尤其不凡。
概因近代以來,由于政治及外交上屢受打擊,國人對于傳統(tǒng)歷史和政治逐漸形成一番悲觀、丑惡的觀感與認知?!胺饨▽V啤薄ⅰ皦浩葎兿鳌痹圃?,大多生搬硬套西方舶來的概念和理論來理解自身。其實,無論中西,治亂興衰的周期更替,都是政治社會的常態(tài)圖景。中華文明在過往數(shù)千年間的積累,成就并不遜于他人。僅僅因為遇到新貴,就把自家過去貶得一無是處,這種激憤心態(tài)大多是澆現(xiàn)實中的塊壘吧。
這份不平,卻漸孳生出一種歷史和政治的妄見,要徹底推翻傳統(tǒng),而建設一個全新而完美的理想秩序。負資產(chǎn)全部清零,輕裝上陣,趟出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新路來。說是妄見,其激情在于蔑視傳統(tǒng),不能正視政治事業(yè)作為實踐過程的累積性和延續(xù)性。而民族基因、民情風土、歷史沿革,不是說要改造就能徹底重裝的。無視這個基本前提,就只能不斷折騰,勞而無功,甚或帶來災難。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期延續(xù)、實現(xiàn)繁榮與擴展,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因承損益的道路審慎,把握到舊邦新命的政治更化之義。三代之禮相承損益,秦漢、隋唐、唐宋之制易代因革,深諳酒瓶新酒之藝,不取全盤革命之途。這其中自然養(yǎng)成了先民面對歷史傳統(tǒng)的尊重和謙卑。
因此,摘下現(xiàn)代國人審視故國歷史的墨鏡,清明而理智地把握傳統(tǒng)實踐脈絡,是當下補課的題中之義。惟有如此,才能明了現(xiàn)實中國問題的來龍去脈、鑒往知來,也才能最充分地激活傳統(tǒng)中的有益資源,來推進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
欲成此,首先需要基本認知的廓清與辨明。舉例來說,執(zhí)政高層列舉傳統(tǒng)政治智慧,首提“民惟邦本”。這四個字,什么意思?作為一個政治學的從業(yè)人員,坦率地講,近年來考試諸生,很少有人能清晰闡發(fā)其中的意思。學者們是否已講清?也不好說。
對此有所了解的,一般將它概稱為“民本”。并且,往往是在與“民主”比較時,拉過來陪練。比較一番,實則批判一番,指出民本充其量是君主專制政體下基于政策考量對民生的垂注和關切,距離現(xiàn)代民主甚為遙遠。
其實,考“民惟邦本”的文獻出處,意思并非如此。有夏第二代君主太康不理朝政,遭到驅逐,其兄弟由此重申祖宗典訓,批評失德之政,這就是《尚書》中的《五子之歌》。當時“黎民咸貳”,太康已經(jīng)失去民眾支持,這樣才被有窮氏的后羿發(fā)動政變,導致失國。五子貴族在這里申明的夏禹祖訓,也就是后世所謂“祖宗之法”,第一條就是“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并申述了唐堯確立的紀綱、大禹的典則與訓誡。
可以說,這是一份在政治危機時刻出現(xiàn)的夏代憲章,從統(tǒng)治集團成員的反省視角申明了有國者如何面對開國者、先王的政治訓命,確立權力行使之大法,與現(xiàn)代西方念念不忘的英格蘭大憲章頗為神肖。而憲章的第一條就強調“民惟邦本”的憲制意義,不敬民,不修政,是要亡國覆宗的。天下平常百姓,都可勝我,大禹的這份政治清醒,絕不僅僅是民生政策意義上的考量,而是關乎政權根本的存亡。太康失國的政治現(xiàn)實,就是這個憲制原理的活生生印證。
這個憲制原理首先是在政治正當性意義上的規(guī)范立言。一個政權確立與否,在于是否正視“民惟邦本”這個關鍵事實。大禹之訓云“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雖然《五子之歌》未必是夏政的精準反映,卻不妨礙民本之道深深刻印在華夏先民的憲制信念之中。近代劉師培將其引作中國的古典“民約”之一,指出“上古之時,政悉操于民,故民為邦本之言載于夏訓”“以民為國家之主體,以君為國家之客體”。換言之,天下不是某個人、某部分群體的私物,天下乃眾人之天下?!疤煜聻楣薄懊裎┌畋尽?,是堯舜以來的中華道統(tǒng)精神之所在。
當然,夏以來的“家天下”格局,已遜于堯舜時期的“公天下”,世襲取代了禪讓。秦漢以后,君主力量上升,專制性有所強化。然而,在基本憲制原理上,仍然不能背離“民惟邦本”這個公道古訓。除了王朝革命路徑的民本體現(xiàn),在常態(tài)治理之中仍然需要落實公共精神。畢竟,在傳統(tǒng)政治理解中,君主乃代天理物,權可寄于出于天子,政卻不能自用自專。其中的公共精神,不僅在正當性意義上,也在政體維度上有所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