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轟
關(guān)于伊斯坦布爾,有一個絕妙的概述:一些古城,不過是這里所有古遺跡的集合。而另一些比如伊斯坦布爾,卻在此呈現(xiàn)了難以交集的更多元素。
游覽這個橫跨亞歐大陸、先后作為拜占庭和奧斯曼時期首都的古老城市,白天可以用來拜訪無數(shù)的教堂、清真寺和博物館,傍晚逛逛特色小店,而到了晚上,熱鬧的酒吧足以躁動一整夜。當(dāng)你行走在這里,古老的宣禮塔會透過昏黃的夕陽傳出對禱告者的召喚,來往于亞歐兩岸的輪渡鳴響號角,耳邊響起的,則是街邊小販兜售剛靠岸海產(chǎn)品的叫賣聲。
《孤獨星球》說,當(dāng)你詢問一個當(dāng)?shù)厝藶楹螣釔垡了固共紶?,他多半會聳聳肩膀輕輕一笑,琢磨好半天后只是一句,“因為沒有一個地方能像它這樣獨一無二?!?/p>
走進圣索菲亞大教堂時,“獨一無二”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我的感慨。這是一個清真寺,4個宣禮塔圍繞主體建筑,目光所及滿是阿拉伯特色的花卉幾何圖案,以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jīng)文無處不在。正對入口的馬賽克壁畫中,懷抱幼童基督的圣母瑪利亞已在此端坐一千五百多年,羅馬帝國兩位最重要的君王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侍奉兩側(cè)。仰頭而望,4個張開翅膀的天使漂浮在穹頂之上。
公元1453年,奧斯曼人征服了這座城市,信仰伊斯蘭教的蘇丹穆罕默德下令將這座已使用了916年的教堂改建為清真寺。鐘鈴、祭壇、圣幛等基督教器皿被移走,基督、瑪利亞等圣像被泥灰覆蓋,轉(zhuǎn)而繪上古蘭經(jīng)文。如今,為奧斯曼皇族專門修筑的禱告臺依然完整地保留在修復(fù)不久的瑪利亞圣像旁。
與教堂隔街相望的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爾最大的清真寺,每當(dāng)禱告聲自宣禮塔傳出,大批當(dāng)?shù)厝嗽陂T口脫鞋,進入圣殿向真主禱告。在古蘭經(jīng)響徹的街頭,想象一千多年前定都在此的東羅馬帝國,皇宮、競技場、廣場沿海岸睥視世界,君士坦丁大帝在此皈依基督教的鼎盛時刻,對比今日據(jù)說擁有六百多座清真寺、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伊斯坦布爾,物是人非讓人唏噓。
有關(guān)這座城市,土耳其家喻戶曉的女作家艾雪·庫林寫過一本著名小說《開往伊斯坦布爾的最后列車》,一對不被家庭祝福的年輕夫妻逃到法國,二戰(zhàn)時土耳其作為中立國開始設(shè)法營救流落在各國的僑民,女主角和家人從馬賽出發(fā),歷經(jīng)磨難,穿過大半個歐洲回到伊斯坦布爾?;疖嚳拷鞘袝r,女主角告訴女兒,“海水的味道、海魚的味道,這就是伊斯坦布爾的味道?!?/p>
當(dāng)你坐到穿行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游輪上時,這種味道撲面而來。海風(fēng)挾裹著魚腥和浪花吹打在臉上,成群結(jié)隊的海鷗盤旋在云朵下,海豚隨著船舷躍動,顏色造型各異的房子如同站崗的士兵一般迎接著人來人往。
《英國病人》中,女人兩邊鎖骨之間、咽喉以下那塊約一指寬的凹陷被命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天色漸漸昏黃的時刻,隨浪顛簸在這個詩意的海峽中,歐亞大橋的燈光在眼前點亮,仿佛綴起一串耀眼于鎖骨之上的珍珠。
由于往昔太過輝煌,伊斯坦布爾城中景點多不勝數(shù),讓人疲于奔命。最好是沿著蒼翠掩映的古羅馬城墻慢悠悠散步,在看夠了被歲月蠶食的墻磚后,找一家城墻邊的咖啡館,要一杯土耳其傳統(tǒng)紅茶,而且一定得加塊方糖才好喝。
(陳廣利薦自《南方人物周刊》)
責(zé)編:小側(c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