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在肝硬化患者診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500全自動血凝儀測定83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并與健康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顯延長,F(xiàn)IB明顯降低,二者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顯的凝血功能障礙。結論凝血指標可以準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臟的損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況,發(fā)現(xiàn)早期肝病造成的凝血機制障礙,對于預防和治療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肝硬化;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
肝臟是人體內(nèi)合成多種凝血因子的場所,肝病時由于肝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減弱,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肝硬化可使肝功能嚴重損害,肝細胞變性和壞死,因此,當肝臟發(fā)生病變特別是發(fā)生肝硬化時,可引起嚴重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導致凝血時間延長及發(fā)生出血傾向[1]。本文對83例肝硬化患者進行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以及纖維蛋白原(FIB)檢測,并和71例健康體檢者進行比較,從而探討其在肝硬化中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肝硬化患者83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55例,女性28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43.5歲。所有病例均經(jīng)臨床及影像學檢查(B超、胃鏡、CT等)確診為肝硬化。對照組71例來自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合格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24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41.5歲,確認均無肝病。兩組受檢者均排除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消化道腫瘤,且均在一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兩組人員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儀器和試劑采用日本Sysmex CA500全自動血凝儀及其原裝配套試劑和質控品,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操作。儀器質控合格,試劑在有效期內(nèi)。
1.3檢測方法所有受檢者均于清晨采取空腹靜脈血1.8ml,加入含0.2ml的109mmol/L枸櫞酸鈉抗凝劑的真空試管中,充分混勻。3000r/min離心15min,取血漿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檢測在2h內(nèi)完成。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χ±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T、APTT、TT均明顯延長,F(xiàn)IB明顯降低,二者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顯的凝血功能障礙,見表1。
3討論
肝臟是機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場所,血漿中大部分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臟合成。肝硬化導致嚴重的肝功能損害,因此肝功能受損表現(xiàn)為凝血功能紊亂。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見癥狀,肝硬化出血的原因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①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合成減少。當肝細胞受損或壞死時,肝細胞合成凝血因子(除Ca2+和組織因子外的其他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抗凝血酶、肝素輔因子Ⅱ等)的能力減低。②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消耗增多。肝病可并發(fā)原發(fā)性纖溶或DIC,此時血漿中纖溶酶水平增高。纖溶酶不僅可以水解纖維蛋白(原),而且可以水解多個凝血因子,同時也消耗了大量抗凝蛋白。③異常抗凝物質和血FDP增多。肝病時,肝細胞合成肝素酶的能力減低,使類肝素抗凝物質不能及時被滅活而在循環(huán)中積累。此外,高纖溶酶血癥致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生的FDP水平增高。FDP具有抗凝血作用。④血小板減少及其功能障礙。在肝炎病毒損傷骨髓造血干(祖)細胞、脾功能亢進和免疫復合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抑制了血小板的生成和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釋放等功能,致使血小板數(shù)減少,壽命縮短及其功能低下。由于以上各種因素致使機體的凝血功能發(fā)生紊亂,引起PT、TT、APTT延長,F(xiàn)IB下降[2]。
在肝功能受損早期,清蛋白檢測結果完全正常,而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卻有顯著降低,可見凝血因子在肝臟疾病早期就已發(fā)生改變[1]。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凝血功能檢測,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而且能夠判斷肝臟的功能狀態(tài)[3],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及時了解患者肝臟的損害程度,可以彌補常規(guī)肝功能檢驗的不足,并在其有出血傾向時進行及時搶救并對預后判斷具有重要的診斷及治療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鶴,聶慶東,張秀梅.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檢測分析.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2011,3(4).
[2]許文榮,王建中.臨床血液學與檢驗,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P422.
[3]王芳.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