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君
小編的話:嗚嗚!冬天到啦!大北風帶來了寒冷,也將海上的冰吹得東奔西走。這些四海為家、到處流浪的冰是從哪兒來的?它們要到哪里去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一月左右,日本北部網(wǎng)走、知床半島附近的海域,會悄悄出現(xiàn)一些訪客;當春天的腳步接近時,它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就是今天所要報道的主角——流冰。
海上的冰有幾種?
海上的冰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大陸崩落下來的冰塊;二是河口、港灣漂流島海上的冰;三是海水本身生成的冰,這種冰又稱為“海冰”。海冰可分為附在海岸上的“滯冰”,以及隨風、洋流漂移的“堆冰”;日本人習慣將后者稱為“流冰”。位于北緯44°左右的知床、網(wǎng)走半島,則是北半球流冰所抵達的最南端。
流冰的形成
純水在攝氏零度時便開始結冰,含有豐富鹽分的海水則必須在攝氏-1.8°時才會結冰。日本北海道海域形成流冰時,來自俄羅斯鄂霍次克海的冷風,和來自中國黑龍江的河水幫了很大的忙,你知道為什么嗎?
海上造山運動
剛開始時,只有表層的、含鹽分較低的海水結冰,伴隨著溫度繼續(xù)下降,較深處的高鹽分海水也開始凝結,體積也漸漸增加。加上海流的推動,海冰互相傾壓推擠,有的斷裂,有的反而被推擠上升,形成一座座的冰丘,這和陸地上的造山運動還真是相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