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華 張曉鵬
為提高蔬菜質量、增加菜農收入,保證蔬菜食品安全,根據無公害生產技術規(guī)則,總結了幾項無公害生產技術措施。
改單一化防為農藝、生態(tài)、物理和化防四措并重的綜合防治,嚴格控制使用高毒農藥,有效減少農藥在蔬菜中的殘留。通過幾年生產實踐證明,推廣農藝措施、物理防治、生態(tài)防治為主,化學防治并舉的四防技術,可有效降低農藥殘留。
1 采取綜合農藝措施
①推廣抗病品種,減輕病蟲危害。②嫁接和合理輪作防病。③調整各茬口播期,避開病蟲危害高峰。④培育適齡壯苗,適當高壟栽培防病。⑤合理密植,加大通風透風。⑥推廣滴微灌、膜下暗灌技術。⑦控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使用濃度和方法。
2 物理防治法防治病蟲害
2.1 熱力消毒法
根據真菌病原菌超過30℃病原菌發(fā)育緩慢或死亡、多數植物病毒在60℃左右失毒的溫度界限,采用55℃溫湯浸種的方法,可預防多種真菌性病害,如黃瓜黑星病、番茄疫病等。
2.2 誘殺法和驅避法
2.2.1 利用蚜蟲、白粉虱的趨光性,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
2.2.2 利用白粉虱、蚜蟲的趨黃性,在生產區(qū)設置黃油板、黃水盆等誘殺害蟲。
2.2.3 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忌避性,在溫室內張掛銀灰色膜條,減少蚜蟲危害和傳毒,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
2.3 阻隔法
直接消滅的方法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首選。掌握害蟲的活動規(guī)律,設置適合的障礙物。夏季高溫季節(jié),多種害蟲并發(fā),在發(fā)生之前,用防蟲網覆蓋大棚和溫室,對許多害蟲有較好的隔離效果。
3 生態(tài)防治措施
3.1 地膜覆蓋
在設施栽培中采取膜下暗灌或滴微灌技術,可有效地隆低棚室內濕度,減輕病害,節(jié)約用水。
3.2 適時放風排濕。
3.3 高溫悶棚和耕翻晾曬抑制病害。
3.3.1 根據蔬菜和病菌對溫度的忍耐力不同,通過調整溫度來控制病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3.3.2 利用夏季棚室休閑季節(jié),每畝用500千克麥秸或柴草挖溝深埋,進行土壤翻耕和高溫晾曬殺菌。
4 合理施用化學農藥,有效控制病蟲危害
4.1 選擇對路的農藥品種
在蔬菜生產上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嚴格執(zhí)行農藥的安全使用標準,控制用藥次數、用藥濃度和用藥安全間隔期,特別注重在安全采收期采收食用。
4.2 選擇合適的劑型
設施內推廣使用煙霧劑和粉塵劑,這樣不增加濕度,防效好,省工省時省藥。
4.3 改進施藥技術
如番茄灰霉病,根據發(fā)病部位和病菌侵染特點,在蘸花液中加入速克靈或撲海因,改全株噴藥為局部施藥。
5 實行科學施肥
我省蔬菜施肥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化肥用量大,氮素化肥尤其突出。二是各種養(yǎng)分施用不平衡,不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三是施用的肥料品種選擇不合理,大量施用雞糞、硝酸銨,不注重不同肥料品種間的配合使用。因此,我們要實行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具體措施如下:
5.1 強化有機肥的施用
在施用過程中,一是將所使用的有機肥都進無害化處理。二是將有機肥做基肥,普施與溝施相結合。
5.2 合理使用化肥。
5.2.1 明確禁止和限量使用的肥料種類。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區(qū)域明確禁止使用下列肥料:(1)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業(yè)廢渣,以及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料。(2)不符合相應標準的無機肥料,未經正式登記手續(xù)的新型肥料和復混肥料。(3)不符合GB/T17419和GB/T17420標準要求的葉面肥料。(4)雖符合GB/T17419和GB/T17420標準但含有激素或化學合成的生長調節(jié)劑的葉面肥料。(5)限量使用含氯化肥、含硝態(tài)氮化肥。
5.2.2 控制用肥量,推廣蔬菜平衡施肥技術。
5.2.3 強化階段合理施肥,提高肥效。
5.3 推廣蔬菜葉面肥
因土壤中營養(yǎng)不全面,常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或“缺素病”。為此,在蔬菜生長過程中推廣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可調節(jié)作物生長和防治生理病害。
6 把好“檢測關”,保證上市蔬菜優(yōu)質無公害
從蔬菜播種到產品上市不定期進行檢測,特別是生產過程中的自檢可隨時調整生產方案,以保證上市蔬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