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繪畫的品格?2013中國油畫展”中匯聚了眾多名家和青年新秀的精品力作,引發(fā)業(yè)界廣泛關注。何為繪畫的品格?如何在數字媒體迅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堅守?記者在畫展上采訪了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
記者:為何要以“繪畫的品格”作為這次油畫展的題目?
許江:早在2006年,中國油畫學會就曾舉辦過“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得到強烈的反響。此次,以“繪畫的品格”作為主題,是針對目前油畫在發(fā)展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問題,再次探討、強調品格的重要性。
記者:在您看來,究竟何為“品格”?
許江:品格這個詞,對應的英文是style,根據這個詞再轉譯回中文,就變成了風格。風格相比于品格一下子差了很多,它無法表達品格背后所蘊含的深意?!捌贰弊质?個“口”相疊加,表示眾口。由眾人之口,分出高下第次,因此才有極品、上品、精品與劣品、次品、廢品的稱謂。通過品評,辨識好壞優(yōu)劣。畫的品位,直指人們心性趣向的高低。“格”的含義更多,它的本意是劃分的框架,由此引申為一種規(guī)律、一種標準?!案瘛弊肿鲃釉~時,又有探究之意。所謂格物致知,就是指探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掌握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靈。只有研究到最深處,才會有所感悟。由此可見,“品”求的是高下與不同,“格”則意在追尋與堅守。
記者:您認為,強調、堅守繪畫品格的重要性,意義何在?
許江:在數字媒體發(fā)展如此迅疾的今天,靠手指輕輕點擊就能輕巧、便捷地獲取圖像。看起來,我們每個人對畫面的感受力和要求都越來越高了。實際上,提高的只是精細方面的感受力,真正借由畫面思考、聯想的能力在不斷減退。
晚唐詩人司空圖在《詩品》中說: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詩品》講的是詩的意境,詩言志,繪畫也同樣是道出創(chuàng)作者的心境。中國畫不是追求畫得多么像,畫一把椅子,就是要追求畫得與別人不同,甚至與昨天自己畫的都不同,因為我畫的根本不是椅子,而是一種精神,一種詩性的精神。還有線條,現實生活里是沒有線條的,它只存在于我們的認識和理解中。而中國的繪畫、書法就是線的藝術,這里面存在著藝術品格最根本的東西,是它讓我們不會沉湎于圖像媒體的精細、方便與奇觀,它能夠超越表象,看到本質。
是繪畫維系著創(chuàng)作者和觀者的心靈,觀眾看一幅畫,如果只是看精細程度,那看一眼就走了,但如果沉靜下來,邊看邊展開聯想,就能從中感覺到畫家的用心。也許一幅畫昨天看沒感覺,今天再看,突然就從中感悟到了東西??串嫼妥x書都是緩慢的過程,因為需要心靈的閱讀,需要你通過自己的經驗、經歷去還原它。繪畫講求心手合一,它在今天通過畫家的指掌維系的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漸進可觸的感受力。
記者:您認為藝術的市場化,對油畫有怎樣的影響?
許江:影響太大了。首先是積極的方面,中國的藝術市場在近10年來迅速發(fā)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油畫的發(fā)展。但同樣不容忽視,對于青年畫家和開始學畫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關注、在意什么畫賣得最好、價格最高。我想油畫有市場,但市場無關于油畫的品格,更不應該是我們學習的目的。藝術家還是要真誠地向藝術的終極目標去探尋,拿出心里的東西,不斷開拓自己的創(chuàng)作。如果只是市場上什么賣得好,我們就畫什么,那是和藝術的本質相悖的。
藝術發(fā)展到今天,油畫是最具有開拓精神的。但是在數字媒體和市場的影響下,油畫遇到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更需要回溯過往,看那些經典的作品。油畫是油做的骨肉,那種博大、內斂與凝重,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
記者:青年一代的畫家接受圖像的方式更加迅速和包容,但同時也會有感受力下降的問題,這其中的利弊該如何把握?
許江:這是一個很讓人困擾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和我們當年學畫的時候不同,我到了二十幾歲時才看到西方大師那些偉大的繪畫作品,但今天的孩子很早就能接觸到那些,他們的眼界非常寬廣,對他們來說如何選擇才是最大的問題。另外,我們在早年都經歷過很多的磨難,他們比較少,但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精神上的磨練是必須的。
像我們這個年齡的國畫家,小時候都會反復臨帖《芥子園畫譜》,而如今考進國畫系的學生,基本上都沒有臨過。一切都太迅速,很難再靜下心來膜拜一個經典。視覺的感性在發(fā)生改變,這是最根本的問題。以前國畫系招生,都要考《芥子園畫譜》,但是現在肯定不行了。
我們沒有必要懼怕改變。年輕人面對材料,也會打開他們的心扉,去傳承油畫的本質。我希望他們不要著急,同時也有所堅守,看準一個東西就要堅決地去追求它,尤其是內在的精神、氣息與品位。油畫是西方的舶來品,但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畫要有中國精神,既要有油畫的那種厚度,也要有只屬于中國的精神品質。
記者:在新媒體時代,油畫日趨多元,您認為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趨勢?
許江:多元化是必然的走向。就像現在繪畫功底很出色的學生,他們已經不考油畫系,而是去考新媒體專業(yè)。可以想見,他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肯定會與傳統不同。但無論是東西方的藝術,還是傳統油畫與新媒體,都可以和而不同地發(fā)展。在數字潮流面前,繪畫應該保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堅守住自己的品格。
2 0年以后,藝術會是怎樣的?我想無論是繪畫、影像還是更新的藝術形式,樣式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都是表象。我畫的葵花,被人們稱作“老葵”,縱然歷經滄桑,但它仍是向陽花,仍然懷抱理想,仍然想要堅守。我想,只要沉住氣;一步步走,融自己的心意在里面,用自己的作品表達人心、捶打人心,有這種內涵在,任何作品都不會浮躁、淺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