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龍
小時候,我住在一個軍工企業(yè)的大院中。父親所在的工廠,主營業(yè)務不斷隨著軍事需求換來換去。
曾經,他們專門生產貨運列車的蓬布,據(jù)說在七八十年代年產值就有上千萬,可惜這些錢都是紙上黃金,計劃經濟時代,它們只是報表上的數(shù)字,跟企業(yè)營收、職工待遇幾乎沒有關系。
我記事的時候,工廠已經轉向修理汽車。廠里最大的修車庫,就建與家屬區(qū)南側,兩者方位像品字的右半側。因為廠區(qū)傍山而建,北高南低,修車庫地勢整個比家屬區(qū)低了十多米。修車庫的西北角是片荒地,有些居民把垃圾傾倒而下,垃圾越積越高,對我們成了不小的誘惑。
不知從何時起,院里的男孩子們喜歡聚集在家屬區(qū)東南角,討論從上面一躍而下,跳到修車庫內的可能性?,F(xiàn)在想來,這事極其不靠譜,積累的垃圾雖然可以緩沖,可誰也不知道垃圾質地如何,太軟或太硬都是絕對危險,而且無論如何,都無法逃脫搞地滿身垃圾。
可越積越稿的垃圾,讓這群十多歲的男孩心癢難搔。決定性的時刻是在暑假的一天,男孩們又一次聚集在老地方向下看,一個男孩突然聲稱,他可以跳下去。這讓我們很吃驚,因為他不但不是最大膽聰明的一個,還有些笨笨的膽小,天知道,他怎么突然就有了勇敢的心。在我們的注視下,小伙伴一躍而下,一腳下去,他向后跌倒,在垃圾山上滾了兩個翻才穩(wěn)住了身子。這家伙故作鎮(zhèn)定,沖我們擺擺手:可以跳下來!可我們分明看到他全身都撲滿了垃圾,拖著的兩溜鼻涕也成了純黑色,像兩條昭然若揭的愚蠢線。大家一哄而散——一瞬間,所有人都頓悟了,這事太不靠譜。
若在章回小說里,可以寫:有分教,小伙伴以身試錯,眾男生幡然醒悟。
現(xiàn)在想來,那個小伙伴真是的一跳之師,他讓我們明白,什么可行,什么不成,而原本我們壓根不具備判斷這事靠譜與否的標準。
后來,垃圾越堆越高,修車庫里的荒草也不斷擴充地盤。在我的少年乃至青春期中,我無知無覺,父親所在的國營工廠,已經無可避免走向破產的邊緣。在拿了幾年一個月百十元錢的工資后,他終于退休,拿起了社保工資,1000多元,他挺知足。
父親是“文革”前考上大學的人,畢業(yè)分配,他沒得可挑,可之后,他完全可以有另一個人生。父親曾經有幾次“跳槽”(那個時代叫調動工作)的機會。
一次,是到政府。他去報道了,四人一間辦公室,還要對領導點頭哈腰,父親覺得不痛快?,F(xiàn)在看來,他居然放棄了現(xiàn)在人們擠破頭想當?shù)墓珓諉T。
一次,是去有線廣播電臺。父親嫌這事業(yè)小,“不就是電線桿上綁個喇叭嗎”,沒去??烧l知道,有線變成了無線,后來成了電視臺。父親放棄可是1990年代火紅起來的傳媒業(yè)。
一次,是去我們城市最好的高中。父親覺得老師死守講臺,不如他在企業(yè)里可以四處出差。后來,代替他去的大學生當上了高中校長。10多年后,進入了高考走獨木橋的年代,這個校長可比局級官員還要讓人另眼相看。
父親,還是覺得工人老大哥挺好的,終于停了換換工作的念頭。
每次跟父親談起人生的總總機會,我都替他后悔地直拍大腿。若以現(xiàn)在的職業(yè)發(fā)展思維看,他每次都該動??梢粋€時代的人,總有一個時代的視野和局限,總有以后看來無比愚蠢的行為。
何止父輩。
我的一個70后同事,2005年左右在北京望京買了房子,每平方米6000多,全價60多萬,他全款付了。他借遍了所有親戚,因為覺得向銀行貸款利息多高?。楷F(xiàn)在想來,這60萬多可以首付四套這樣的房子,現(xiàn)在價值……
時代變化太快,父輩和年長者,失去了向后代傳授經驗的能力。他們不能告訴我們,該不該買房子,如何投資,是留在北上廣,還是回到家鄉(xiāng)。就像當年聚攏在垃圾堆上的小伙伴們,根本無法判斷,跳下去意味著什么。
這怨不了父輩,他們也是被人為切斷了適應真實生活的能力。
責任編輯: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