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一直是我們教學所追求的目標。語文素養(yǎng),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而言,重要內容之一是如何讀懂“語言文字”,即由文字表面呈現的意象走進語言文字,發(fā)現它描繪的事物主要特征,展現的意境,承載的情感,表達的主旨等等。
閱讀教學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其根本任務是利用文本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積累、運用語言文字。這應該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目標,也是教師引領作用的體現,教學價值之所在。
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習得閱讀方法,提升語文素養(yǎng)呢?
一、閱讀,要緊貼文字
任何閱讀教學都需要以文本為憑借,學生的發(fā)現、感悟都應源于具體的語言文字,而不應該依據自己的經驗、推測、想象妄下結論。閱讀,首先應該是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具體語言文字入手,使學生對詞語的感悟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由抽象到形象,由孤零零的詞到情感豐富的文本內涵,層層深入,螺旋上升。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建構基于原有知識經驗之上的新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得到有效發(fā)展,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為一體。課堂上如發(fā)現學生脫離文本海闊天空地侃侃而談,教師一定要提醒學生說話要“有理有據”,即所有發(fā)現、感悟都要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生長”出來。
二、感悟,應直達內心
如今,許多老師在課堂上都能利用文本引領學生理解、感悟、積累、運用語言文字,卻常常是浮光掠影。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都有自己的獨特體驗,這種體驗只有是源于內心的真切感受才是有價值的,才有可能促進學生的感悟在交流中不斷走入深處,豐富、深化已有感知,建構新的知識經驗,使自身能力得到真正發(fā)展。
當學生的體驗未到時,教師需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實靈動的個體感受。
1. 抓住關鍵字詞。文字是傳情達意的符號,語感則是每位學生本來所具有的,只是有差異而已。一句話讀來,語感好些的同學可以敏銳地捕捉到句中的某些字詞,由此深入進去,拓展開來,進而成功地與作者對話,領悟到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表達的主旨。
比如蘇教版第七冊《15說勤奮》,“勤奮”兩個字十分簡單,單就“感悟文本語言”這一目標而言,第二、三自然段同樣是舉例論證,側重點卻不同。司馬光天資聰穎,他的“勤奮”主要表現“珍惜時間”上,交流時宜抓住“一遍又一遍”、“一直……為止”、“別人……他卻……”、“只要……就……”、“稍微”等關鍵詞來交流彼此的感悟。而童第周的“勤奮”主要表現為“急起直追”即文中所提及的“天剛亮,就在校園里讀書;睡前溫習功課”以及“不斷改進方法”這兩方面。在憑借事例來理解“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這一觀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準確把握“勤奮”在具體人物、事例中體現出的內涵。
2. 引用名言、俗語等。有時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自己獨到的個性體驗,卻難以準確地表達,這時,引用名言、俗語是一個好辦法。名言言簡意賅,往往一語中的,俗語相對生動、形象,令人“浮想聯翩”。
學生在讀到蘇教版第八冊《16天鵝的故事》中“有幾只天鵝來幫忙了,很快整群天鵝,大約百十來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時感受到了天鵝群的齊心、團結。一位同學交流感悟時,一句“眾人拾柴火焰高”十分形象,振奮人心。于是“團結就是力量”、“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等蜂擁而至。對天鵝集體破冰這一場面的感悟也就愈發(fā)深刻、豐富起來。除此之外,歇后語、廣告語等也不妨引入到課堂中來,欣賞燕子飛行時的姿態(tài),可以吟詠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讀完《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是否深深意識到操之過急會導致“竹籃打水一場空”;九寨溝一游,一句“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回來不看水”表達了讀者對清澈、絢麗多彩的湖泊的贊美……諸如此類的引用不僅為學生開辟了理解、感悟語言的一種角度,還給予了他們表達理解與感悟的一種方式,更是語言文字的積累,潛移默化的運用,實現了基于原有知識經驗上的全新建構。
3. 聯系上下文。詞句的理解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聯系上下文是一種重要方式,只是也應有清晰的引導,可行的方式。如,《徐悲鴻勵志學畫》(蘇教版第七冊)中“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句其實不少同學不甚明了,但這一句卻是文章揭示的一個重要道理。那么“有心人”指誰?“功夫”在文中具體指什么?就文章內容而言主要指徐悲鴻潛心臨摹、生活儉樸。而“不負”在第七、八自然段中由徐悲鴻取得的成績得到充分體現。至此,“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文中的本意已是十分清晰。這樣的理解方式由字面入手,聯系了文本的主要內容,讓這句話置身于真實、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內在意蘊自然彰顯。
4. 結合學習或生活經驗。同樣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理解能力一般的同學可先從字面,從文章內容入手,理解能力較強的同學,不妨聯系自己了解的人和事來表達自己的感悟。通過書籍、網絡、采訪等多種渠道得知的真人真事,自己的親身經歷(哪怕只是戰(zhàn)勝一道難題之類的小事)都是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好的詮釋。“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讓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經驗去品詞品句,會促進他們對課文內涵有深入的感悟,不僅能認知人物形象,體悟其中情感,還能豐富自身體驗,加強自身語感,使感悟、表達更形象、個性化。
以上案例充分說明,“觸摸”語言文字的角度是多面的,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可以且應該給予學生的,而文本只是我們“授之以漁”的一個憑借。這其中文本的語言是依托,語言的感悟是途徑,語言的運用及提升是目的。
三、解讀,需清晰、細致
教師如何在課堂上發(fā)揮主導作用,這是教師的教學藝術、能力水平的問題。而之前解讀教材時就本年級學生而言,說到哪兒才到位,解讀到哪一層次比較合適是至關重要的。每次教學都需要教師事先對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讀,且做到心中有目標。
蘇教版第八冊《13第一次抱母親》中有這樣一句話:“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薄熬谷弧薄ⅰ半y過”是直達作者內心的關鍵。從詞語的表面意思入手,“竟然”,沒想到,出乎意料;“難過”即傷心。再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沒想到的是什么,又為什么難過?這句淺顯的句子所包含的意蘊便明了了:“我”沒想到母親的體重那么輕,抱起來根本不用費力,對自己從未關心過母親感到自責。這里的“難過”,說得準確些就是一種自責。文本還有兩處“沒想到”,分別是開篇抱母親時“使勁一抱”的意外、驚訝及之后想起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生活壓力時的愧疚。在這部分文字的閱讀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感知三處“沒想到”,不能止步于“出乎意料”這一字面意思,而應準確體會文字背后作者意外、驚訝、自責、愧疚等諸多心理,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豐富起來,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學段閱讀教學皆有明確要求且側重不同。就中年級而言,重點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養(yǎng)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語段?!本唧w說來,閱讀的對象是文本,其任務是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觸摸”來探究文本意蘊,最終領悟文本主旨,實現文本意蘊。而“閱讀教學”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習得一定的語文能力,得到人文情懷的熏陶。
不少敏銳的老師發(fā)現現在的課堂都止步于內容的理解、感悟,學生除了“知道”了些什么,就再也沒什么收獲了。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說的“得意而忘言”,“教教材”吧。個人認為,“語言”始終是個重點。理解、感悟離不開文本“語言”,運用、表達也離不開積累的“語言”。有時運用、表達不單單體現于“寫”,課堂中的交流即“聽”、“說”本身就是一種積累、運用語言文字的方式,是已有知識的運用、鞏固,也是新的知識體系的建構、豐富。
謹記閱讀教學之根本任務,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簡約有效,促進學生獨立、本真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