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疾病,發(fā)病急、進展快,死亡率高,其定義是冠狀動脈血流急劇中斷或減少,使相應部位的心肌發(fā)生嚴重缺血導致梗死的發(fā)生,臨床上表現(xiàn)為持續(xù)的心絞痛,可伴有發(fā)熱、大汗淋漓、惡心、休克[1]。及時的搶救和有效的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39例,現(xiàn)將護理經(jīng)驗報道如下,希望能夠?qū)εR床工作者有所幫助。
1 一般資料
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39例,全部經(jīng)過心電圖、心肌酶譜和病史綜合確診。39例患者中男28例,女11例,年齡33~74歲,平均(55.27±7.81)歲。基礎疾?。汗谛牟?8例,高血壓11例。
2 護理
2.1入院緊急護理 患者入院年后責任護士即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和吸氧,嚴重呼吸困難者給予氣管切開機械通氣,建立靜脈通路,持續(xù)監(jiān)測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以及皮膚顏色、四肢末梢血運的變化,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病史采集、心肺復蘇等工作。噂醫(yī)囑肌注鹽酸哌替啶,輔助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有溶栓需要,則尿激酶150萬單位加入100ml生理鹽水內(nèi)30min滴完,溶栓前向患者家屬降解溶栓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如出現(xiàn)黏膜或皮膚出血、血尿、黑便等情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溶栓起價擰緊機按摩、擠壓患側(cè)身體,以防血栓脫落造成其它部位的栓塞,噂醫(yī)囑執(zhí)行強心劑、利尿劑和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糾正心力衰竭治療,控制補液滴速,減輕心臟負擔,一般在20~30滴/min。
2.2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住院環(huán)境和搶救設備沒有心理準備,對疾病預后以及治療費用擔心,多有恐懼、焦慮的等情緒,負性情緒可導致機體氧耗增加,促發(fā)或加重了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的發(fā)生。研究表明[2],高焦慮組在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時間死亡率等方面均高于低焦慮組。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教育,介紹心境平和的患者治愈成功的案例,鼓勵其戰(zhàn)勝疾病,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工作,囑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提供足夠的心理支持。研究表明,患者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則患者越常采用對疾病有正性作用的應對方式,相反,則越長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
2.3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正確的生活方式,囑其低膽固醇、低脂、高纖維和高蛋白質(zhì)、清淡飲食,少食多次進食,禁煙酒、濃茶、咖啡。吸煙唄認為是能夠增加死亡率和發(fā)病率的重要危險因素,吸煙可以使腦卒中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戒煙可以使心肌梗死患者的總死亡率下降36%[3-4]。病后第1w給予流質(zhì)飲食,接下來給予半流質(zhì)飲食,第3w可以進食軟飯,1個月后進行低脂肪、低熱量飲食。同時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2d未排大便者給予開塞露等通便,便秘者給予低壓鹽水灌腸,必要時人工排便。
2.4康復的護理 運動是心肌梗死患者二級預防的重要方式,通過運動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降低。治療8~12w后,患者如無胸痛、并發(fā)癥,病情穩(wěn)定可以逐漸行1~2個代謝量的康復活動。起初由肢體的被動活動改為主動活動,床上行洗臉、進食、床邊放置坐便桶和椅子,現(xiàn)場留有搶救設備,嚴格遵循康復訓練和中止訓練的指標,病情進一步穩(wěn)定后停止心電監(jiān)護,逐漸增加活動量,增加下床活動時間,適當提物,整理家務。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安撫其焦躁的心里,使其掌握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取得更佳的預后。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進展快,但如入院及時,經(jīng)醫(y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使多數(shù)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葉任裔,陸再英.內(nèi)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杜,2004:226.
[2]萬愛蘭,郭明,張皚.心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8):40-41.
[3]Katzel LI, Coon PJ, Dengel J, et al. Effects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ep I diet andweight loss on lipopretein lipid levels in obese men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duced high density lipopro tein cholesterol[J].Metabolism,1995,44(3):307-14.
[4]Rigotti NA, Pastemak RC. Cigarette smoking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risks and management[J].Cardiol Clin,1996,14(1):5l-68.
編輯/劉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