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人們越來越重視高中學生的教學情況,其中歷史科目作為有別于其他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想要提高歷史教學質量,達到教育目的,就一定要加強課堂的互動教學,改變傳統(tǒng)呆板枯燥的教育模式,實現(xiàn)師生的良性互動,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就根據(jù)高中歷史課堂互動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出發(fā),簡單闡述一下其內涵和意義,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完善教學,保證課堂的活躍度,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 歷史課堂 互動性 含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37-01
近年來,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人們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這樣的情形,也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國家教育部提出了加強歷史課堂互動式教學的新要求。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為了在高考中保證學生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一味的進行知識的灌輸,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內在訴求,不注重課堂活躍度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了高中生缺乏歷史學習的興趣,無法樹立正確的歷史思維。目前,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承我國的悠久歷史,學校和教師一定要進行互動式教學,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滿足學生的實際要求為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內容,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活躍度,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高中歷史課堂互動教學的含義及意義
想要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實現(xiàn)課堂的良好互動,就一定要首先明確什么是互動式教學以及它的重要意義。顧名思義,互動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良性的互動,通過彼此的交流和溝通,進行平等的對話,共同探討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從而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的手段。
互動式教學的發(fā)展和應用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雙向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大多單一乏味,知識的學習也是單方面的,教師只知道灌輸知識,課堂也變成了“一言堂”。而互動式教學則實現(xiàn)了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能夠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第二,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邮浇虒W區(qū)別于以往教學方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放在了首位,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第三,互動式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新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教師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學生,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二、加強高中歷史課堂互動性的方法
1.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
良好問題的創(chuàng)設是保證課堂互動性有效進行的基礎和前提,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問題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和教材的教學內容,并且還要能夠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把問題當作興趣進行思考,不斷增強提問的廣度、深度和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學生的內在潛力,調動起他們的思維,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良性互動,讓學生踴躍的回答問題。例如,在進行五四運動這一講的教學中,教師最好不要直接提問五四運動的意義等問題,這樣會給人以突兀之感,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教師可以先講解一下五四運動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然后提出與“五四”相關的問題,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我國受到了來自哪些國家的威脅?巴黎和會中,我國代表團成員有怎樣的期許等等,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實現(xiàn)課堂的良性互動。
2.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想要保證高中歷史課堂的互動性教學,就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所以,歷史教師要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對歷史教學的觀點和想法,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做到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
3.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模式
近以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它也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想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要求,就一定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實現(xiàn)課堂的互動式教學。例如,歷史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討論,并派出代表進行回答。教師也可以采用表演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某節(jié)課教學完畢以后,可以讓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還原當時的情形,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實現(xiàn)互動教學。此外,教師也可以采取故事法進行歷史授課,眾所周知,我國的歷史悠久,內容廣博,教師在授課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講解一些關于歷史的小故事,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保證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4.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先進技術實施教學
從本質上來說,教師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保證課堂的互動式教學,就要保證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利用業(yè)余時間研究如何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并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從而為實現(xiàn)課堂的互動教學奠定基礎。此外,學校也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存的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對外聘請優(yōu)秀教師到學校進行授課,并派遣有能力的人員外出進行交流學習。在此基礎上,各大學校還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計算機設備進行教學,在課堂上適時地播放一些歷史短片,從而豐富教學形式,增強課堂活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產(chǎn)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蔣美華.高中歷史教學互動學習研究[J].新課程:教師,2012,(8):83-17
[2]陳冬云.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隨機性評價的現(xiàn)狀調查和培養(yǎng)策略研究[D].2005:116-29
[3]劉永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2010: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