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常德市棉農的栽種情況,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小型棉花秧苗栽種機械,對傳動系統(tǒng)和栽種系統(tǒng)進行設計,分析了棉花栽種的栽植株距、頻率及機組前進速度的關系,得出了吊杯數(shù)量、轉動半徑及株距的關系和吊杯數(shù)量與吊杯轉速的關系,該機械具有攜帶、操作方便、栽種速度快等優(yōu)點。
關鍵詞棉花秧苗栽種機;傳動系統(tǒng);栽種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S2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6-13122-0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armers planted situation of Changde City, a small cotton seedling planting machine was designed, as well a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lanting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lanting spacing, frequency and unit of cotton planting forward speed w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number of hanging cup, turning radius and spacing, hanging cup number and hanging cup speed was obtained. The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portabil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grow speed etc..
Key wordsCotton seedling planting machine; Transmission system; Planting system
我國是棉花種植大國,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單位面積產(chǎn)量,都位于先進植棉大國的前列。與先進植棉大國相比,中國的棉花生產(chǎn)方式落后、經(jīng)營規(guī)模小、勞動生產(chǎn)率低、生產(chǎn)成本比較高。此外,由于我國面臨著可耕土地逐年遞減、人口迅速增加和糧食需求不斷增長的態(tài)勢,同時,由于生態(tài)平衡不斷遭到破壞、干旱日趨嚴重,使一些地區(qū)不得不把提高農業(yè)生產(chǎn)作為農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重要目標。面對形勢,圍繞節(jié)本增效,建立技術、資金、信息密集的現(xiàn)代化棉花生產(chǎn)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國內主要采用人工栽種的方法,無論何種人工栽種方法,都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栽種質量不能保證等問題。小型棉花秧苗栽種機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進行設計的,該機可彌補勞動力不足的缺陷,而且便于攜帶和操作,栽種速度快,這樣便可大大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財、物力。
1總體結構設計
通過調查研究,得知農民在栽種棉花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栽種的速度,而是來回往返地挎苗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尤以時間問題最為突出。這就需要一種能降低農民勞動強度和保證栽種質量為前提的棉花秧苗栽種機械?;诖耍O計出了一套集吊籃式栽種機和鏈夾式栽種機優(yōu)點的小型棉花秧苗栽種機,其總體機構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小型棉花秧苗栽種機可分為傳動系統(tǒng)和栽種系統(tǒng)兩部分,其中傳動部分包括地輪3和鏈輪5、6、8、10;栽種部分包括開溝器7、吊杯9、覆土器11和鎮(zhèn)壓輪12。
2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
由圖1可知,傳動部分主要包括地輪3和鏈輪5、6、8、10,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主要也就是地輪和鏈輪的設計。其中地輪驅動各個鏈輪后使吊杯裝置轉動,從而實現(xiàn)栽種,地輪驅動傳送帶轉動,從而實現(xiàn)送苗。因此,由地輪以及鏈輪組成的傳動系統(tǒng)是該設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2.1傳動比的選擇
綜合考慮各方面,小型秧苗栽種機械采用2級傳動,采用鏈傳動以及帶傳動。栽種機的地輪為標準件,設計中采用的直徑為495 mm,現(xiàn)選取使吊杯轉動的鏈輪為17個齒,根據(jù)齒輪分度圓直徑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到17個齒的鏈論的分度圓直徑為69.1 mm, 得到兩者之間的傳動比為7.2。
2.2地輪軸的設計
由設計確定軸的直徑為30 mm,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正火回火處理。
2.3鏈輪的設計
栽植機構的輸送機構如圖1所示,栽種機輸送部分主要由固連在地輪上的鏈輪,張緊輪及固定在鏈輪上的吊籃構成。工作時,由人工將缽苗放入到吊籃中,由栽種機完成輸送,栽植及覆土工作。鏈輪43(1)和鏈輪15一組,鏈輪43(2)和鏈輪17一組,其中鏈輪15和鏈輪43(2)在一根軸上。(鏈輪15表示有15個齒的鏈輪,鏈輪17表示有17個齒的鏈輪,鏈輪43表示有43個齒的鏈輪)。取棉花栽種的株距為35 mm、拖拉機的前進速度為0.40 m/s,可以計算出吊杯的線速度為174×0.4/249=0.28 m/s,此速度較低,在栽植手的時間控制范圍之內。鏈選取08A,內鏈節(jié)b1取8 mm,滾子鏈直徑d取7.95 mm。
3栽種系統(tǒng)的設計
3.1開溝器的總體設計
開溝器是栽種機的重要部件,它的工作性能直接影響著栽種機的工作質量,關系著栽種出苗率,關系著整機的平衡與穩(wěn)定。其總體結構由開溝器連接柄、開溝器、開溝器連板組成(圖2)。由圖2可知,其中開溝器由切刀、開溝器兩側板、芯鏵、鏟柄和支撐桿等組成,其特點是開的溝較深,且窄而直。芯鏵一般用3~5 mm厚的65 Mn鋼板制成,鏵尖及刃部進行熱處理,硬度為HRC37-42,以增加其耐磨性。這種開溝器由于采用合理的結構參數(shù),不僅入土性能強,而且翻土、擠壓力小。
3.7覆土器的設計
覆土器位于開溝器后方,其結構如圖4所示,其中覆土板用銷子鉸接在鎮(zhèn)壓輪架上,并用彈簧拉緊,改變插銷孔位置可調節(jié)彈簧拉力。作業(yè)中遇到大土塊時,覆土板能自行后翹避免堵塞,覆土板上有上下兩個銷孔,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安裝位置,以調節(jié)覆土量。在開溝器下種之后進行覆土,使種子與濕土接觸,把土拉平,以利于保墑和種子發(fā)芽。
3.8鎮(zhèn)壓輪的設計
現(xiàn)有的中耕作物播種機上都有鎮(zhèn)壓輪,可以在播種過程中對土壤進行播前或播后的鎮(zhèn)壓。鎮(zhèn)壓的作用有能夠減少土壤的大空隙和大坷垃,使風不能直接灌入土內,減少水分蒸發(fā)等。要使鎮(zhèn)壓輪能正常運轉,減少滑移和擁土,應滿足:
摩擦系數(shù)f取決于輪緣的材料和土壤的條件,在一定情況下f是個常數(shù);而增大Q值雖可提高土壤對輪子的附著力,但隨
著Q值加大,輪子下陷增大,滾動阻力增加,并且對土壤的壓實能力也增加,而壓實如果太大,對種子發(fā)芽生長不利。此外,可以減小Wr值,即用滾動軸承代替滑動軸承來減少軸套中的摩擦力矩。增大輪子直徑也能有利于鎮(zhèn)壓輪的正常轉動。
4小結
結合常德市的情況,設計了一種小型的棉花秧苗栽種機械,確定了其傳動比,對傳動系統(tǒng)中的地輪軸、鏈輪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對栽種系統(tǒng)的開溝器、覆土器、鎮(zhèn)壓輪進行了設計;對棉花栽種的栽植株距,頻率及機組前進速度的關系,對吊杯數(shù)量,轉動半徑及株距的關系和吊杯數(shù)量與吊杯轉速的關系進行了分析,達到了設計的基本要求。該機械具有攜帶、操作方便、栽種速度快等優(yōu)點,基本適應常德市棉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任豐蘭.基于PRO/E的新型棉花采摘機的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2(7):93-96.
[2] 王釗英,張杰.新型棉花膜上穴播精密排種部件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11):111-113.
[3] 譚利明,閘建文.棉花機械自動制缽體機的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1(5):126-129.
[4] 盧子馨.機械手夾持器的設計與分析[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6):67-73.
[5] 司震鵬,曹西京,姜小放.真空吸附式機械手系統(tǒng)設計[J].包裝與食品械,2009(6):26-30.
[6] 孟憲源,姜琪.機構構型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7] 艾新,肖石剛.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