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楊晶
摘要[目的]了解浙江鐵路轄區(qū)德國小蠊對殘殺威等3種化學殺蟲劑的敏感性和致死效果,為防治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采用WHO推薦的可樂瓶藥膜接觸法測定德國小蠊對該轄區(qū)常用的3種殺蟲劑的抗藥性及3種藥劑的致死效果。[結果]鐵路站車德國小蠊對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的抗性系數(shù)分別為7.83、20.42和1.21。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的致死率分別為70%、65%和100%。[結論]在今后的蟑螂防治中要減少對高效氟氯氰菊酯及苯氰菊酯的使用頻次和使用量,推薦使用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混合溶劑。
關鍵詞德國小蠊;殺蟲劑;敏感性;調查
中圖分類號S48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6-1305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ensitivity death effect of three different pesticides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prevent cockroaches of Zhejiang rails. [Method] Using residual smearing and contacting means groomed by WHO, resistance effect of cockroaches to three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and theie lethal effect were determined. [Result] The resistance ratios of B. germanica in rails were 7.83 for Beta cypermethrin, 20.42 for Cyphenothrin and 1.21 for propoxur containing 2.5% cypermethrin. The fatality rate of Beta cypermethrin and Cyphenothrin was 70% and 65%, propoxur containing 2.5% cypermethrin reached 100%.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eta cypermethrin and Cyphenothrin might be reduced in frequency and dosage, propoxur containing 2.5% cypermethrin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controlling and preventing cockroaches.
Key wordsBlattella germanica; Insecticides; Sensibility; Investigation
德國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屬小型蟑螂種類,生活周期短,繁殖快,1年可繁殖 3~4 代,適應性強,隱蔽性好,分布廣,繁殖快,危害性強,是一種世界性疾病傳播的衛(wèi)生害蟲。而鐵路運輸因為其特有的屬性,尤其受到德國小蠊的侵害,由于鐵路空間有限,人流量巨大,防治較其他場所困難,綜合防治工作將是長期而艱巨。藥物殺滅是工作重點,目前還是以化學防治為主,而防治的核心仍是運用化學殺蟲劑進行滅殺[1]。但是因為長期頻繁、 大劑量地使用殺蟲劑,造成了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并且由于長時間使用單一化學劑,造成德國小蠊的抗藥性顯著增高,也造成了殺蟲劑的亂用濫用等現(xiàn)象[2-3],殺滅效果明顯下降,使得蟑螂危害成為困擾鐵路難題之一。浙江鐵路轄區(qū)野生品系德國小蠊對鐵路常用化學殺蟲劑的敏感性的研究少見系統(tǒng)報道。為了了解和掌握浙江省省轄區(qū)蟑螂對化學殺蟲劑的抗性現(xiàn)狀,筆者測定了德國小蠊對3種該轄區(qū)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并進行了化學殺蟲劑的致死效果觀察,旨在為該轄區(qū)德國小蠊的防治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供試害蟲。德國小蠊敏感品系(S)由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昆蟲飼養(yǎng)室提供,選用健康活潑的14~21 d雄性成蟲供試驗用;德國小蠊野外品系分別采自寧波、溫州、杭州等鐵路客運列車或車站(W),經(jīng)實驗室飼養(yǎng)1代后采用羽化后14~21 d的健康雄蟲供試驗用。
1.1.2供試藥劑。15%高效氟氯氰菊酯配制成1.5%的原液、10%苯氰菊酯配制成3%的原液、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混合溶劑原藥均配制成5%的原液。
1.2試驗方法采用WHO推薦使用的藥膜接觸法。以丙酮為溶劑,按規(guī)定將各種殺蟲劑原液配制成0.05%稀釋液,并取2.5 ml 稀釋液放于500 ml 可樂瓶中滾動,將瓶底與瓶壁涂上均勻藥膜,隔夜待丙酮充分揮發(fā)后備用。于各瓶頸處涂凡士林-石蠟的等量混合物以防德國小蠊逃離,再將10頭試蟲加入瓶內(nèi),觀察試蟲在不同時間的擊倒數(shù),直至不再出現(xiàn)個體擊倒為止,并觀察24、48、72 h的死亡率。試驗溫度(26±1)℃,相對濕度(65±10)%。每種殺蟲劑3次重復,以丙酮作為對照,如果對照組死亡率大于5%應用Abbott公式校正,死亡率大于20%該試驗作廢。蟲體死亡判定標準:蟲體腹部朝上仰翻,沒有翻轉能力為擊倒;用毛筆試撥蟲體不動為蟲體死亡。
1.3抗性判定標準抗性系數(shù)=現(xiàn)場昆蟲KT50/敏感昆蟲KT50。對蜚蠊的抗性評價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現(xiàn)在認為:抗性系數(shù)大于3為有耐藥性,抗性系數(shù)大于5為已產(chǎn)生抗藥性,抗性系數(shù)大于10為已產(chǎn)生高抗性。
1.4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和標準誤表示,用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包Statistica對數(shù)據(jù)作方差分析和Students檢驗,分析差異顯著性。
2結果與分析
2.13種殺蟲劑抗性情況由表1可知,高效氯氰菊酯等3種化學殺蟲劑作用于浙江鐵路轄區(qū)野生品系,KT50按由短到長順序排列為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KT50最短為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254 min),最長為苯氰菊酯(40.42 min)。
2.2殺蟲劑的致死效果實驗室觀察德國小蠊死亡的情況看,在72 h內(nèi)只有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能夠達到100%的殺蟲率,而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卻只能達到70%及65%的致死率,致死效果不明顯(圖1)。并且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在擊倒試蟲后,還出現(xiàn)部分蟲體未死亡的現(xiàn)象。該種現(xiàn)象均未在敏感品系中發(fā)現(xiàn),說明浙江鐵路轄區(qū)內(nèi)的德國小蠊已對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產(chǎn)生耐藥性。
3討論
由于鐵路特有的環(huán)境,對于滅蟑化學藥物的選擇,應先
通過實驗室效果的測定,再用于現(xiàn)場,以避免藥物的浪費,而
且能起到比較理想的殺滅效果。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
酯的致死率無法達到100%,這可能與疾控單位頻繁使用該2種殺蟲劑滅殺蟑螂有關[4]。2.5%氯氰菊酯的殘殺威是WHO推薦可使用于室內(nèi)的衛(wèi)生殺蟲劑,具有滅效時間長、 擊倒速度快、 無特殊異味等優(yōu)點。但是,在施藥過程中還應注意配備個體防護用品,以保護操作者的健康。
由于用藥品種及藥物使用頻率的差異,抗性狀況也不一致,因此了解被防治單位的用藥史,在使用藥劑時簡單地測定藥物的敏感性,對防治工作很重要。 此外,抗性監(jiān)測中應重視殺蟲劑對德國小蠊致死作用的變化,不能單憑致死率而判定抗藥性的高低,而低估其防治作用[5-6]。只有在掌握抗性水平和抗性消退的規(guī)律下,有計劃地更換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蟲劑,做到混配用藥、交替用藥,才能有效控制德國小蠊的危害和防止抗性的發(fā)展;對噴灑重點部位采用高效低毒無污染、不同作用機制的化學殺蟲劑輪換使用,避免超劑量濫用殺蟲劑,選擇適合環(huán)境治理的劑型,推廣高效低毒的殺蟑毒餌膠餌的應用,從而延緩抗性的產(chǎn)生。
參考文獻
[1] 張萬華.殘殺威與氯菊酯混配劑對德國小蠊殺滅效果的研究[J].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06,12(3):228-229.
[2] 趙志剛,霍新北,王學軍.德國小蠊對 9 種常用殺蟲劑的抗性測定[J].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12,18(1):38-40.
[3] 米登書,朱湘儀,馬春文.蘭州鐵路轄區(qū)德國小蠊對殺蟲劑的抗藥性調查[C]//2012 年鐵路衛(wèi)生防疫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
[4] 陳衛(wèi)華,武正軍.5 種殺蟲劑對德國小蠊成,若蟲的敏感性及應用效果調查[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5,15(6):483-484.
[5] 王金堂,楊靜,盧生善,等.幾種不同劑型殺蟲劑對蟑螂的滅效研究[J].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14(1):20.
[6] 劉小閃,劉起勇.鐵路站車德國小蠊對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20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