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媛
徐慶東導演被譽為“中國行業(yè)劇的開拓者”,執(zhí)導了《重案六組》《無限生機》《訴訟風暴》等經(jīng)典刑偵、醫(yī)療、律政等行業(yè)劇,他始終從藝術(shù)與技術(shù)上引領(lǐng)著中國行業(yè)劇的潮流。由他執(zhí)導的《重案六組》系列被譽為中國的CSI,自2001年第一部開播起,就在內(nèi)地創(chuàng)下了警匪題材的收視最高峰,十幾年來《重案六組》一到四部在全國各地電視臺播放超3000余次,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播出率最高的系列電視劇。
《重案六組》十幾年不衰的秘密
《重案六組》在網(wǎng)絡(luò)上有“神劇”之稱,雖然近兩年沒有在黃金時段播出,但其是各個電視臺重播頻率最高、累計播出時間最長的一部公安題材電視劇?!吨匕噶M》后,雖也有其他的警匪劇有意“模仿”,但影響力遠遠不及“六組”,為何“六組”如此神奇?
前些年,有媒體采訪徐慶東時他曾說,“觀眾喜歡‘六組說明我們所做的一些工作被大家接受和認可。六組的風格,之所以別人也學不來,別的劇組能和警察一起去抓毒販嗎?”
在此前,徐慶東和王茜曾拍攝過一部《警壇風云》,此劇可稱為“六組”的雛形。事實證明,《警壇風云》雖然影響力有限,卻為“六組”打下良好基礎(chǔ)。
“系列劇”的形式并不難復制,《重案六組》能持續(xù)十年,除了是國內(nèi)警匪系列劇的“開創(chuàng)者”這個原因外,徐慶東認為“定位”和“風格”是最重要的兩點。
首先,“六組”從一開始便是現(xiàn)實主義定位,帶有“半紀實”的風格,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乃至工作人員,必須去一線體驗生活,演得“真”,演得“疼”方可。
其次,《重案六組》整篇4部沒有犯罪過程,單純從警察偵破這個角度去拍攝,這也是其他劇難以復制的關(guān)鍵原因。徐慶東曾表示“沒有對手,沒有犯罪過程,這對電視劇來說是很難拍攝的,我們也經(jīng)常走進死胡同,原本加個反派這條就過了,但大家不同意,這個團隊是個方向性很明確、做事堅決的團隊,‘六組能扛10年,不是一人之功,是這個團隊把這個模式扛下來了。”
“六組”十年,在外界都認為“六組”會到此為止的時候,“六組”過不了多久就又“面世”。從第一部到第四部,徐慶東只帶了一個組拍攝,沒有分組,他說這樣更容易讓每一集的風格統(tǒng)一。
“沒有切身的體驗,靠自己瞎編,寫不了這么久,也不會這么受歡迎,沒人知道,我們拍一部戲要多費勁,一集有名有姓有臺詞的角色按5個算,一部戲就要100多個這樣的角色,再加上掃外圍的,整個下來要500多個小角色?!蓖踯缭诓稍L中這樣說。
徐慶東不喜歡演員完全“照本宣科”,大家有時會自己改詞,他也不會干涉,只要效果好,他都支持。六組這么多演員,他可以讓他們每個人都有顯著的特征,就像王挺,他能“打”,還有那一雙苦大仇深的眼睛,還有第四部里的肖聰,他的特點是什么?就是笑,是在別人不笑的時候笑,這樣觀眾才能記住。
徐慶東在《重案六組》里采用了大量的特寫、近景鏡頭,所以很多演員包括名演員都愿意在“六組”里串個角色,墊個場子,演員畢竟是靠“鏡頭養(yǎng)活的”。十年下來,“六組”造就了一大批觀眾耳熟能詳?shù)拿餍?,也成了迄今無法超越的涉案劇。
同行眼中的徐慶東
徐慶東1945年出生在江西, 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1年任職于北京電影制片廠,擔任導演、編劇。徐慶東導演的作品很豐厚,1997年拍攝了《大風堂》、1998年的《警壇風云》、2000年—2010年的四部《重案六組》、2001年的《生死銳變》, 2003年—2006年的《一雙繡花鞋》《最高任務(wù)》《無限生機》和《美味關(guān)系》《訴訟風暴》。可是看出徐導是一位高產(chǎn)的導演,幾乎每年都有新作品呈現(xiàn)給觀眾。
徐導為人低調(diào),很少接受采訪,在網(wǎng)上搜索徐慶東,鮮少有關(guān)于他本人的報道和專訪。但是我們卻可以從與他合作的編劇和多位演員的描述中來還原一個生動的徐導形象。
“在徐慶東導演這么多作品中,基本上都有我的身影。而且,我?guī)缀醵际侵鲃?chuàng)人員。正是因為有了徐慶東導演對我的這份賞識和信任,我的事業(yè)才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我才能被這么多觀眾所熟知。
“徐慶東導演是我的伯樂,知音,是最懂我的人。他對我的評價是肯吃苦、悟性高,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表演者?!毖輪T王茜動情地表示。
在徐導眼中演員有兩類,一是能按照導演的提示完成表演,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能反著去演,導演讓你哭,最后你卻演出了含淚的笑,在他眼中,王茜無疑屬于后者。
“徐慶東導演在我的生命中,就是這樣一個亦師亦友的知音,他教會了我如何把握戲中的角色的情感,教會了我如何去掌控角色,而不是被角色掌控。可以說,我能對自己的演戲有機分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徐導的栽培和啟發(fā)。”正是因為基于這份了解與信任,奠定了兩人的緣分,持續(xù)了20年的親密合作與相知相守。
“徐導并不是那種爆紅到發(fā)紫的導演。不是他的作品不夠分量,因為他不是那種善于炒作和運作自己的人,他從不貪功,也從未想過把自己的名字署在編劇旁邊,因為他始終以導演這兩個字為驕傲,以自己的職業(yè)和手藝為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足矣。與徐慶東導演有著密切合作的編劇余飛這樣評價他。
許多演員憑《重案六組》一作成名,王茜、王挺、張潮、丁志誠、李成儒、劉鈞等這些觀眾耳熟能詳?shù)拿?,都是緣起此劇,大膽起用新人,用心教導新人,這是徐慶東導演一以貫之的拍戲風格。
演員王挺在拍攝《重案六組2》時是初生牛犢,時常對人物有“設(shè)計”,不理風格,不問情景。一但被拒絕,便心浮氣燥。徐導就借用一杯水引導他“腦子里的東西像這杯水,滿了,就裝不進去,這一行干了許多年,有些感悟。能不能倒出點水來,裝一點不一樣的……”徐導就是這樣的寬容、厚道。后來熟悉了,日久生情,發(fā)現(xiàn)他更像孩子,愛得透徹,笑得無羈……而且那杯水讓王挺品嘗一生。
“1972年那個炎熱而又干燥的夏天,剛剛踏入北京電影學院不久的我便與恩師徐慶東相識,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真的、活的徐導,從此我與他結(jié)下不解之緣分。到如今已有35個春秋啦。我和徐慶東導演朝夕相處情同手足,在和徐導一起的日子里,我們的關(guān)系是那么豐富,他在我眼里,是導演,是父親,是大哥,是玩伴,是酒友,是哥們兒!”演員張潮表達了他對徐導深切的感激之情。
跟徐導合作過多部作品的劉鈞說:“徐導是個很博學、和藹、健談、幽默的人,有時還會很孩子氣,他很喜歡美食、很貪吃,拍戲的時候面前總要放好多的零食,只要我們拍完一個鏡頭,他總要招呼我們過去吃,看到我們吃完夸味道好,他的滿足馬上就在臉上了,可如果我們也貪吃還想多拿,他會假裝小氣馬上護住那些吃物,直怪我們太貪婪,活脫脫一個孩子。徐導工作認真,他拍戲很少分組,哪怕是看起來無關(guān)緊要的過場戲,他也要親自拍,無論什么惡劣的環(huán)境,總是親力親為?!?/p>
徐慶東導演,不是裝門面的,不是搞形式主義的,不是炒作上位的,不是運作出來的,不是借他人之力以遠望的,不是裝腔作勢唬人的,不是投機取巧的,不是強勢壓人的……他就是那么平靜、溫和、認真、執(zhí)著、幽默、敢于自嘲和示弱、善于團結(jié)和揚他人之長的一種存在,像他這樣的一群專注于自己手藝的人,是中國影視得以挺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