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峰 趙雨森 戚穎
摘要
[目的]研究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地區(qū)秸稈覆蓋的節(jié)水增產(chǎn)問題。[方法]以野外實測數(shù)據(jù)為基礎,分析了不同秸稈覆蓋條件下,土壤的含水率、玉米的生長狀況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結果]秸稈覆蓋條件下土壤含水率整體高于無覆蓋處理,其中10 t/hm2秸稈覆蓋量下,土壤0~40 cm土層中土壤含水率最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最強;秸稈覆蓋條件下,玉米的生長性狀明顯優(yōu)于無覆蓋處理,體現(xiàn)出較強的優(yōu)勢;10 t/hm2處理條件下,作物的產(chǎn)量及土壤水利用效率最高。[結論]該研究為松嫩平原地區(qū)秸稈覆蓋技術的科學實施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松嫩平原;秸稈覆蓋;含水率;產(chǎn)量
中圖分類號S1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6-12843-03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aw mulching for watersaving production proble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the Songnen Plain area. [Method] Based on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maize growth and soil water use efficienc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straw mulching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traw mulching was higher than no cover processing as a whole. Among them,under the straw mulching quantity of 10 t/hm2,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highest in 0~40 cm soil layer,the soil water retention ability was the strongest. Under the straw mulching conditions,the growth of corn shape was better than no cover processing,reflected a strong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straw mulching quantity of 10 t/hm2,the crop yield and soil water use efficiency was the highest.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ce for straw mulching technology in Songnen Plain region.
Key words Songnen Plain; Straw mulch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Production
土壤含水量對作物的發(fā)育和產(chǎn)量有很大影響[1]。由于受到水資源總量和時空分布不均的限制,在北方黑土地區(qū),玉米的生長發(fā)育會頻繁受到干旱的脅迫,導致作物產(chǎn)量大幅降低[2]。因此,采取有效的旱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植株的棵間蒸發(f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可為黑龍江省糧食穩(wěn)定增產(chǎn)提供重要保障[3-4]。
秸稈覆蓋是通過人工的方法在土壤的表面設置一個物理隔層,阻礙土壤與大氣之間的能量交換,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中水分和熱量的散失[5]。一些研究表明,秸稈覆蓋可以減少無效水損失,蓄水保墑,提高作物產(chǎn)量[6]。也有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免耕秸稈覆蓋可以改善土壤的水、氣、熱、肥等效應,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7]。筆者通過設置3種不同的秸稈覆蓋條件,研究秸稈還田對于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玉米性狀及土壤水利用效率的影響,為揭示秸稈的蓄水保墑機理,合理高效地利用松嫩平原水土資源提供理論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域概況
試驗區(qū)域設置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香坊農(nóng)場,該地區(qū)位于黑龍江省南部,地處松嫩平原腹地。土壤類型屬于黑色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3%左右。試驗區(qū)平均海拔147 m,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5.3 ℃,無霜期為140~145 d,平均年降水為565 mm,蒸發(fā)量為2 600 mm,蒸發(fā)作用強烈,并且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7、8月份,體現(xiàn)出春季干旱少雨的地域特點。
1.2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1~2012年進行,試驗設計D0、D0.5、D1.0和D1.5共4種處理,分別為無秸稈覆蓋、秸稈覆蓋量為5 t/hm2、秸稈覆蓋量為10 t/hm2和秸稈覆蓋量為15 t/hm2。試驗中所需的秸稈在2011年秋季收割時,人工鋪設于試驗區(qū)內(nèi)。試驗區(qū)設置為8 m×8 m規(guī)格,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試驗。為防止試驗區(qū)之間水分流通,影響區(qū)域之間的土壤含水率,在試驗區(qū)之間分別埋設1 m寬的塑料薄膜。播種期選為2012年4月25日,試驗選用吉單602品種玉米,播種前對玉米種子進行嚴格的篩選,植株的行距設置為60 cm,株距為25 cm。玉米生育期內(nèi)無灌水處理,整個試驗區(qū)施行統(tǒng)一管理。
1.3試驗方法
試驗中,采用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率,取樣時期分別為播種前、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灌漿期和成熟期,在0~80 cm范圍內(nèi)每隔10 cm進行1次測定。玉米在全生育各個時期內(nèi),各小區(qū)選定5棵植株,測定葉片的長度和最大寬度,再乘以系數(shù)0.7,根據(jù)密度計算出葉面積,同時測定株高和莖粗等生物性狀。在收獲前,各處理樣地取10株玉米籽粒,干燥后稱重,計算玉米產(chǎn)量。
2結果與分析
2.1 秸稈覆蓋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夏玉米在全生育內(nèi)不同秸稈覆蓋處理下0~80 cm土層內(nèi)的含水率變化過程如圖1所示。在試驗過程中,定義0~40 cm土層為土壤的犁底層,該區(qū)域的土壤與作物根系緊密接觸,其含水率影響作物的生長性狀,定義40 cm以下土層為深層土壤。
由圖1可知,從播種期到成熟期,0~40 cm犁底層范圍內(nèi),秸稈覆蓋條件下的土壤含水率要整體大于無覆蓋處理。其中,在0~20 cm土層之間,播種前D0.5、D1.0、D1.5處理下土壤含水率分別為25.22%、25.12%、24.87%,相對于D0處理分別提高了4.56%、4.46%和4.21%。隨著夏玉米的出苗、拔節(jié)、灌漿,土壤含水率相應降低,但是秸稈覆蓋條件下的區(qū)域含水率同樣呈現(xiàn)出較高的保水性。在20~40 cm之間的土層中,D0.5、D1.0和D1.5處理下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別為15.08%、15.87%、14.98%,相對于D0處理條件的平均含水率(11.94%)有了顯著提高,對比可知,D1.0處理條件下土壤保水效果更佳明顯。
在40~60 cm的土層中,土壤含水率相對于犁底層有所降低,并且變化幅度也相對變小。在拔節(jié)期,D0、D0.5、D10、D1.5這4種處理條件下,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別為938%、11.25%、12.11%和13.82%。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土壤含水率依次升高,在之后大喇叭口期、灌漿期和成熟期,覆蓋處理區(qū)域含水率同樣高于無覆蓋處理。
在60~80 cm土層之間,土壤含水率趨于穩(wěn)定,秸稈覆蓋對于土壤含水率的影響較小。D0、D0.5、D1.0和D1.5這4種處理條件下,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別為14.23%、15.17%、15.1%和15.7%,秸稈覆蓋下的土壤含水率相對于無覆蓋處理增加幅度較低,但同樣體現(xiàn)出保水效果。
2.2秸稈覆蓋對玉米生長性狀的影響
2.2.1
秸稈覆蓋對株高的影響。玉米全生育期株高的變化過程如圖2所示。分析株高變化趨勢可知,玉米在拔節(jié)期株高快速增長,到大喇叭口期逐漸趨于穩(wěn)定,株高在灌漿期達到最大值。成熟期時,由于植株干枯,株高會發(fā)生小幅度的下降。秸稈覆蓋條件下土壤含水率較高,保墑效果明顯,株高相對占有優(yōu)勢。D1.0處理條件下,玉米長勢最好。
在玉米苗期,各處理條件下,植株的長勢差異不大。拔節(jié)期,由于土壤水分的變化以及溫度的不同,玉米的長勢體現(xiàn)出差異,D0.5、D1.0、D1.5處理下的株高分別為148、151、141 cm,分別相對于D0處理增高14、17和7 cm。同樣,在灌漿期和成熟期,秸稈覆蓋條件下玉米植株的株高要優(yōu)于無覆蓋處理情況。
2.2.2
秸稈覆蓋對莖粗的影響。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植株莖粗也會因為覆蓋條件的差異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由圖3可知,植株的莖粗變化與株高有著相似的變化趨勢,在拔節(jié)期快速增長,大喇叭口期趨于穩(wěn)定,直到成熟期,莖粗達到最大值。
分析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玉米的莖粗可知,D0、D0.5、D1.0、D1.5處理條件下,植株平均莖粗分別為5.4、5.9、6.4和6.1 cm。在灌漿期和成熟期,D1.0處理條件下,植株生長性狀優(yōu)于D1.5處理,可能是較厚的秸稈覆蓋,阻礙了大氣與土壤之間的熱能量交換,導致玉米植株的長勢要弱于D1.0處理。
2.2.3
秸稈覆蓋對葉面積的影響。
葉面積的大小不僅直接影響作物蒸騰量,而且影響陽光照射面積的大小與光合作用的能力,從而影響作物產(chǎn)量。圖4顯示了玉米生育期葉面積的變化過程,將其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緩慢增長期(苗期—拔節(jié)期)、快速增長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穩(wěn)定期(大喇叭口期—灌漿期)、衰減期(灌漿期—成熟期)。其中,灌漿期植株葉面積達到最大值,此時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強,該時期植株的生長狀態(tài)對產(chǎn)量具有較大的影響。
在幼苗期,覆蓋處理條件的葉面積與無覆蓋處理無明顯差異,自拔節(jié)期開始,各處理條件下玉米植株的葉面積狀況發(fā)生變化,D1.0處理的葉面積增長幅度明顯高于D0無覆蓋處理和D0.5、D1.5處理。灌漿期,D1.0處理條件下的葉面積到達9 606 cm2,分別相對于D0、D0.5和D1.5高出1 150、480和300 cm2,由此可知,秸稈覆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植株的葉面積。
2.3秸稈覆蓋對玉米產(chǎn)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D0.5、D1.0和D1.5處理條件下玉米的產(chǎn)量分別為5 265,5 789和5 437 kg,相對于D0處理的產(chǎn)量有較大的增長。在作物生育期內(nèi),大氣降雨為268 mm,由于秸稈的覆蓋,影響著降雨的入滲和土壤水的蒸發(fā),不同小區(qū)的土壤貯水量變化不同,經(jīng)統(tǒng)計,D0、D0.5、D1.0、D1.5處理的總耗水量分別為328.7、319.6、312.3和339.8 mm。因此,各小區(qū)的水分利用效率為15.35、16.47、18.53和16.00 kg/(hm2·mm)。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D1.0處理條件下,玉米產(chǎn)量大于D1.5和D0.5處理,原因是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影響了根系對于土壤水分和養(yǎng)料的吸收,植株長勢下降,因此降低了作物的產(chǎn)量。而D1.5處理下的總耗水量大于另外3種處理,源于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阻礙了降雨的入滲,導致大量的無效水蒸發(fā),因此耗水量變大。由于耗水量和玉米產(chǎn)量的影響,導致D1.0處理條件下,土壤水的利用效率最高,說明適當?shù)慕斩捀采w會減小耗水量,同時提高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另外,D1.0處理下單位玉米產(chǎn)量的耗水系數(shù)最小,也提升了經(jīng)濟效益。
3 結論
(1)在松嫩平原黑土地區(qū),秸稈覆蓋對于土壤的含水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與D0和D0.5處理情況相對比,D1.0處理下土壤含水率較高,保水效果較為明顯。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對土壤含水率調(diào)控效果與D1.0相比并沒有明顯差異,甚至導致在生育期某一階段含水率降低。
(2)在不同秸稈覆蓋處理情況下,玉米的生長性狀存在差異。D1.0處理相對于D0、D0.5和D1.5處理體現(xiàn)出明顯的生長優(yōu)勢,植株株高、莖粗和葉面積在生育期內(nèi)均處于較快的增長水平,為植株的光合作用、玉米產(chǎn)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3)綜合分析秸稈覆蓋對土壤水分變化、蒸散量、玉米產(chǎn)量和WUE的影響。4種不同處理條件下,D1.0處理的玉米產(chǎn)量最高,同時土壤總耗水量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在覆蓋量較大的D1.5處理中,含水量最高,但產(chǎn)量小于D10處理。試驗表明,在土壤含水率滿足作物生長需要時,過剩的秸稈覆蓋會降低水分利用效率。
(4)不同秸稈覆蓋對于松嫩平原黑土地區(qū)的土壤含水率、植株生長性狀及水分利用效率對比可知,D1.0處理能夠
更好地起到農(nóng)田土壤的蓄水保墑作用,促進土壤水分循環(huán),對于提高該地區(qū)的玉米作物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
解文艷,樊盛貴,周懷平,等.秸稈還田方式對旱地玉米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1,42(11):60-67.
[2] 李月興,張寶麗,魏永霞.秸稈覆蓋的土壤溫度效應及其對玉米生長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1,30(2):82-85.
[3] 魯向暉,高鵬,王飛,等.寧夏南部山區(qū)秸稈覆蓋對春玉米水分利用及產(chǎn)量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8,39(6):1248-1251.
[4] 黃明斌,黨廷輝,李玉山.黃土區(qū)旱塬農(nóng)田生產(chǎn)力提高對土壤水分循環(huán)的影響[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2,18(6):50-54.
[5] 魯向輝,隋艷艷,王飛,等.秸稈覆蓋對旱地玉米休閑田土壤水分狀況影響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8,22(3):156-159.
[6] 李玲玲,黃高寶,張仁陟,等.免耕秸稈覆蓋對旱作農(nóng)田土壤水分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5,19(5): 94-96.
[7] 沈裕琥,黃相國.秸稈覆蓋的農(nóng)田效應[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1998,16(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