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黃珍 樊明茹
他從一名只有初中學歷的普通員工,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通信技術專家;他不僅能熟練操作各種尖端的設備,還通過自己的悉心鉆研,獨立完成創(chuàng)新項目58個,參與創(chuàng)新項目230個,研發(fā)出“應急通信車”“基站經緯圖”“話務分析軟件”等多項產品,為企業(yè)貢獻價值近億元,就連外國專家對他的改造方案也連連稱贊。
身為一名基層干部,他的足跡踏遍了轄區(qū)里千余個基站,不畏道路艱辛,不畏日夜兼程,只為身上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他是中國移動首批全國勞模之一,先后獲得“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知識型職工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國慶60周年盛大典禮上,他作為中國移動唯一的代表,光榮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全國人民的檢閱……他就是來自江西移動的周慧,工作二十三載,他將一腔熱血揮灑在江西上饒的熱土上,無怨無悔,他是當之無愧的井岡山赤子。
從初中文憑到技術專家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只要努力學習,刻苦工作,初中生同樣可以勝任高科技的工作!”
1970年,周慧出生在一個郵電工人家庭,初中畢業(yè)后,他頂職進入了江西省上饒郵電局做報務員,因為腦子靈活又懂修理,工作后不久周慧就被調到傳真機房負責傳真機的維護工作。來到機房,周慧才第一次接觸到電腦,當時英文版的操作說明在他眼中如同天書,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它搞懂。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周慧報名參加了好幾個無線電培訓班,借閱、購買了大量專業(yè)書籍,還采購了一大堆電子零部件,把自己關在屋子里照著書裝了又拆,拆了又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和實踐操作,周慧不僅熟練掌握了傳真機及計算機的原理和維修方法,而且還觸類旁通,學會了修理空調、冰箱、音響、摩托車等,他也因此成了上饒移動里家喻戶曉的“家電通”,別人排除不了的故障,他“手到病除”。
因為業(yè)務熟練,周慧很快脫穎而出,成為單位里的“業(yè)務苗子”,有兩次出國參加高級培訓的機會都給了周慧??僧斆麊螆蟮娇偛繉徟鷷r,卻都被刷了下來,原因只有一個:學歷太低。這件事深深觸動了周慧的內心,激發(fā)起他強烈的求知欲。“我一定要證明,只要刻苦學習,敢于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初中畢業(yè)生同樣可以勝任高科技的工作!”
從此,周慧一有空閑就騎著自行車去新華書店、圖書館和大專院校,抓緊一切時間補充專業(yè)技術和文化知識,因為太過專注,他曾創(chuàng)下一年間丟掉5輛自行車的紀錄。對于一個初中畢業(yè)的人來說,要克服與尖端技術領域間的知識斷層談何容易。周慧從基礎學起,找來高中的課本和無線電“大塊頭”的理論書籍硬啃,其中的甘苦自不待言;對于“攔路虎”英語,他隨身揣一本《英漢詞典》,有空就掏出來反復背誦,遇到生僻的單詞就抄下來貼在餐桌上、床頭邊,連吃飯睡覺嘴里都念念有詞。正是憑著這股百折不撓的韌勁,短短幾年間,周慧的英語和計算機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并輕松拿到了南昌大學的本科文憑。
執(zhí)著的努力和潛心的積累,讓周慧始終站在技術最前沿,直到現在,他依舊堅持每天學習一個半小時,雷打不動,機械、電氣有關的書籍、報刊、工具書擺滿了書櫥。在周慧眼里,學習能帶給他無窮的快樂,每當攻克一個難題,他就有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從尋呼系統(tǒng)到語音呼叫系統(tǒng),從模擬、2G 、3G到4G的發(fā)展演進,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幾次升級換代,周慧都親歷其中,隨著通信技術的升級他也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成為了江西通信信息行業(yè)里鼎鼎有名的專家。
心系創(chuàng)新之魂的突破者
“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發(fā)展之魂,作為世界一流企業(yè)中國移動的一名員工,應該時刻懷有自主創(chuàng)新的情結!”
周慧的座右銘是:“干一行,就要愛一行、精一行?!彼摹熬本途跅壟f圖新上。1999年上饒移動實施GSM四期工程,按照當時國外供應商的工作流程,完成全部28個基站的安裝調試需要140天,可是機器每擱置一天,經濟損失就要近萬元,公司要求供應商縮短工期,得到的回復卻是不無傲慢的“NO!NO!”當時擔任公司設備維護中心主任的周慧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天天泡在施工現場,反復研究方案,終于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提高生產效率的流程,僅用1天就完成了3個站點的安裝測試,工期縮短為97天,大大降低了安裝成本,供應商也不得不稱贊:“這是中國速度!”
2003年,移動客戶規(guī)模開始迅猛發(fā)展,各地急需應急通信設備。當時全省移動僅配備了兩臺進口的應急通信車,一臺車的價格高達300多萬元,各地市移動公司只能排隊要求調用,然而這價格高昂的應急車在崇山峻嶺的山區(qū)使用并不適合。周慧主動請纓,利用自己的資源,自行設計應急通信車。應急通信車在業(yè)內稱為流動的“移動機房”,內部涵蓋了電源系統(tǒng)、傳輸系統(tǒng)、無線系統(tǒng)、接地系統(tǒng)、環(huán)境系統(tǒng)等六大系統(tǒng),結構極其復雜,上千條參數,只要一個數據出現差錯,就會前功盡棄。周慧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設計方案,設計的圖紙草稿堆積成了小山,隨后又親自采購材料,多次計算測試數據,重新確定參數和模擬調試。很多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周慧和助手都在挑燈夜戰(zhàn)。3個月后,這臺自行研發(fā)的小型大容量應急通信車終于制成了,全部造價僅160萬元。現在,這種小型大容量應急通信車已經在全省各地市移動公司投入使用,僅此一項,就為全省移動系統(tǒng)節(jié)約資金1400多萬元。
一個個難題被攻破,一項項技術被刷新,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路上,周慧越干越歡、越走越暢。十多年來,他獨立完成的創(chuàng)新項目有58個,他擔綱或參與的創(chuàng)新項目達230多個,范圍幾乎涉及公司的所有技術環(huán)節(jié),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近億元。是什么給了周慧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新動力?周慧說:“是責任。國家把價值十幾億元的通信設備交給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把它們管好、用好,讓其發(fā)揮最大效益!”
他的青春為事業(yè)而歌
“青春應該把自己的奮斗與國家、民族、團隊的最大利益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永恒的青春!”
2000年,周慧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稱號,成為中國移動集團十萬員工里的三位全國勞模之一,大大小小的榮譽紛至沓來:他先后獲得了“全國知識型職工先進個人”“江西移動二次創(chuàng)業(yè)功勛金獎”、江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等多個榮譽。
出了名,得了獎,周慧卻依然和平常一樣,領獎回來的第二天,就像往常一樣身穿工作服,手拎工具箱,和同事們一起奔赴崗位,翻山越嶺,爬電桿,跑基站檢修設備。他依舊接到電話拔腿就走,一天到晚馬不停蹄。每當有任務和困難,他總是沖鋒在一線。哪里條件艱苦,哪里有技術難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全市1600多個基站,他的足跡踏遍了1000多個。他說:“榮譽屬于我們整個集體,只不過我比較幸運地得到它罷了。離開了我們的移動事業(yè),離開了我那些同甘共苦、并肩作戰(zhàn)的同事,我周慧又能打幾個釘?”
逢年過節(jié),往往是周慧最忙碌的時候,作為“五級保障”中的一級保障負責人,他要確保地方重要樞紐部門的通信不能中斷。有多少個除夕、春節(jié)是在崗位上度過的,周慧也算不清。
2008年,南方多地出現嚴重冰雪災害,江西也沒能幸免,在抗擊冰雪保通信的關鍵時刻,周慧帶著抗災救災突擊隊——“周慧先鋒隊”奮戰(zhàn)在冰雪災區(qū)第一線,他與同事們一起扛機器、走山路,同甘共苦。大年二十八,由于人手緊張,周慧帶領一支搶險小組趕往受災最嚴重的余干縣搶修。因電桿倒塌、路面積滿厚冰,車輛無法通行,只能靠人扛將設備運送上山。冰滑泥濘的山路上,他們肩扛手抬著數百斤重的發(fā)電機,喊著號子,艱難前行。雨水混著汗水濕透了衣服、鞋子,堅硬的冰凌,折斷的樹枝,劃破了他們的手和臉,但沒有一個人退卻,沒有人喊一聲累,叫一聲苦。寒冷徹骨的長夜,他們堅守在荒山野嶺的基站里,吞著雪水,啃著干糧。有的隊員連續(xù)幾天幾夜未合眼,有的發(fā)著高燒仍在堅持工作,有的連家人病重了都未回家看上一眼,許多人伴著油機噪聲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作為中國移動發(fā)展的歷史見證人、親歷者,周慧深切感受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移動通信事業(yè)的跨越式變化和持續(xù)發(fā)展。他在述職報告中寫道:“父母親給了我七尺身軀,而中國移動卻給了我壯麗的人生;秉承中國移動‘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價值觀,為中國移動奉獻智慧和青春是我的使命;能夠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對我來說就是報酬,因為我在干自己熱愛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