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先天本來都有智慧,人人后天又都缺少智慧。
于是,菩提樹下,佛陀目睹晨星開悟,發(fā)出千古一嘆:“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執(zhí)著妄想不能證得。”
智慧的源頭不是有,而是無。
老子講:“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佛祖在《金剛經(jīng)》中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真正的智慧一定產(chǎn)生于清凈空無的心地中。
何為智慧?智,由日、知組成,意思是,每日求知為智;慧,由豐、心組合,人要不斷地清掃心地,才能保持清明的心境。
智是一種能力,慧是一種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減法。智是知道如何進(jìn),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
為學(xué)日增,為道日減?!爸腔邸边@兩個字的組合,本身就意味著圓融與通達(dá)。
智慧不是聰明。聰明是小我私我的機(jī)心,所謂: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智慧是大我無我的胸襟,心若太虛,可納萬物。
智慧不是謀略。人算不如天算,有謀不如無謀。所以,文種不及范蠡,韓信不及張良,智慧既要進(jìn)取,更要知止。盛極,一定必衰,功成,應(yīng)當(dāng)身退。
智慧被儒家視為修煉道德的品行,而且排在第一位?!吨杏埂防镎f: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dá)德也。
道家祖師老子講: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是大智慧。
佛家將智慧視為破除迷惑、證實(shí)真理的識力。智,梵文曰若那,意為決斷?;?,梵文曰般若,意為揀擇。智是決疑斷惑,慧是考察切要。
佛家把智慧與慈悲視為一體。大智慧一定源于大慈悲的情懷,是一種利他的人生態(tài)度。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
智慧在沒有妄想和執(zhí)著的前提下,才能發(fā)出太陽般的光芒,穿透煩惱的塵埃。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所以,只有徹除貪嗔癡的欲望,拋開名利權(quán)的枷鎖,智慧才能橫空出世。
智慧是一種靜心。禪的本義,就是靜慮。只有通過靜心,在清凈心中,才能升起了了分明的智慧。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有一句禪語說:“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p>
智慧是一種觀照。智慧如同一面又大又圓的鏡子,能夠無分別的徹照萬事萬物,卻始終保持不動心的境界。在這樣的觀照中,我們與萬物融為一體,卻又各自獨(dú)立。
智慧是天邊月,光明照亮天地間;智慧是初春雨,清涼灑凈眾生心。
智慧是一種清歡,如同獨(dú)飲一杯新茶后的清新,如同沐浴一陣微風(fēng)時的清涼,如同靜聆一曲古琴后的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