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改靜
摘要:在古典詩詞教學中,運用比較鑒賞法將作者與文本的主題、意象、題材、形式、內(nèi)容、人物形象、風格等不同的古典詩詞的類同點或者差異點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文本細讀與古詩鑒賞,可以激發(fā)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動性,拓展學生的古典詩詞閱讀視野,迅速提高學生品鑒古典詩詞的水平與能力。
關(guān)鍵詞:文本 細讀 古詩 鑒賞
在中國文學史上,古典詩詞以其歷史悠久、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形象美麗、節(jié)奏鮮明、哲理深邃等藝術(shù)魅力滋潤、涵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優(yōu)秀子孫的美麗心靈,激勵著華夏子孫奮發(fā)上進、積極進取,起到了西方宗教無法替代甚至無法企及的熏陶美好靈魂之作用。猶如林語堂所言:“中國是一個沒有宗教的國家,但它是一個以詩歌為宗教的國家?!辫b于此,《語文新課程標準》反復(fù)強調(diào):教學時,要務(wù)必重視包括古典詩詞在內(nèi)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并在閱讀與鑒賞過程中汲取民族智慧、傳承民族精神。為此,我們有必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突破“授之以魚”而非“授之以漁”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探索古典詩詞教學的新途徑。實踐證明:比較鑒賞法是新且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
一、拓寬閱讀鑒賞視野,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
中國古典詩詞歷史悠久、浩如星漢。教學時,我們應(yīng)該引導學生放眼整個古典詩詞作品,將同一時期不同題材或者同一題材的古典詩詞、不同時期同一題材或不同題材、同一題材不同主題或同一主題不同風格流派等具備可比點的古典詩詞關(guān)聯(lián)起來進行系統(tǒng)的閱讀鑒賞,而后綜合歸納出其共同的文學屬性或辨析出獨特的藝術(shù)品位。如此,則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古典詩詞文本的拓展學習,開闊學生古典詩詞閱讀視野,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多向思維能力的積極發(fā)展。可謂一舉多得。比如,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我曾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將之與曹操的《觀滄海》聯(lián)系起來以二者的意象為切入點進行拓展閱讀:
1.這兩首詠秋詩分別具有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二者意象的組合方式分別有什么特點?
2.分別說說二者迥異不同的感情基調(diào)、藝術(shù)風格、作品主題。
3.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談?wù)劧蛔髡唠m然同是創(chuàng)作詠秋詩,但情感基調(diào)與藝術(shù)風格迥異不同的原因。
4.比較而言,你更喜歡其中的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當學生通過反復(fù)的比較閱讀和暢所欲言后,我總結(jié)道:“這兩首詩雖然同為詠秋詩,但在意象的選擇、運用、組合構(gòu)建等方面卻迥然不同。正是上述迥異的藝術(shù)張力,彰顯出各自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魅力,給我們帶來豐富的藝術(shù)享受:《天凈沙﹒秋思》意象蕭索凄美,感情基調(diào)凄涼悲苦,意蘊深長綿遠。讀之,令人肝腸寸斷?!队^滄海》意象雄渾壯闊,感情基調(diào)樂觀豪邁,意境開闊,霸氣外露。讀之,令人心曠神怡?!?/p>
二、提升審美情趣,感其人文情懷
中國古典詩詞均在美麗抒情的文學載體中蘊含著詩人真摯美麗、綿遠深刻的思想情感。故此,教學時,我們可以把古典詩詞中所蘊涵的美麗情感作為閱讀鑒賞與審美體驗之對象,引導學生將思維的觸角深深地探入作者寄寓于古典詩詞中的豐富情感,通過比較閱讀理解,感悟其人文情懷。
《詩經(jīng)·國風·秦風》中的《蒹葭》是一首具有意象、主題、人物形象性別、人物形象身份、人物情感等多維朦朧的愛情詩。全詩雖然無一“愛“字,卻字字含情,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中主人公用情深刻獨到,情感美麗專一,既給讀者留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感,也給讀者以美麗情懷的熏陶與洗禮:在夢幻般朦朧迷離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自然環(huán)境中,主人公對夢幻般朦朧迷離的時而“在水一方”、時而“宛在水中央”、時而“在水之湄”、時而“宛在水中坻”、時而“在水之涘”、時而“宛在水中沚”之“伊人”苦苦求索雖無所獲卻仍然初衷不改。教學《蒹葭》時,將之與《關(guān)雎》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感悟:二者雖然有諸多不同的藝術(shù)特質(zhì),比如選取的意象不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同、展示的畫面格調(diào)不同等,但在表現(xiàn)主人公美麗純真的情感方面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以比興的手法極力鋪寫了主人公對意中人的無限傾慕與熱烈追求。
三、感知生命價值,激發(fā)情感共鳴
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等為我們記錄了其美麗永恒的生命價值。廣泛了解不同作者的古典詩詞作品及其人生閱歷,比較探究他們相似或迥異的生命歷程,可以喚醒我們美麗的情感并與之產(chǎn)生心靈的共振,可以為我們審視、感知作者的生命價值提供源頭活水。比如,同是邊塞詩,王維被譽為“詩中有畫”的《使至塞上》將取景的鏡頭瞄準西北邊陲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雄奇之景,表現(xiàn)出闊大的境界、雄渾的氣象,寄寓了作者被朝廷排擠到邊塞勞軍征途中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渾、壯美、闊大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的情懷。而岑參被譽為“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將描繪邊塞風情的筆觸深入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邊塞瑰麗雪景、“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的為武判官中軍置酒餞行、“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的塞外送別、“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雪中送客等多維意境之中,畫面重疊,精致豐富,色彩絢麗,情感真摯,意境鮮明,情調(diào)浪漫,情思飛揚,表現(xiàn)了詩人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教學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將之與王維的《使至塞上》進行比較鑒賞,引導學生明白:王維與高適雖然同為盛唐著名詩人,但是由于二人的氣質(zhì)才情、人生理想與生命歷程等不盡相同,所以,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shù)風格與蘊含于詩歌中的生命價值也不盡相同,閱讀時,我們應(yīng)該穿越千古之時空,沐浴其生命之余暉。
有人說:“在比較中閱讀學習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張壽康言)古典詩詞教學亦然。事實證明:在古典詩詞教學中,運用比較鑒賞法,引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品鑒與探究,可以激發(fā)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動性,拓展學生的古典詩詞閱讀視野,迅速提高學生品鑒古典詩詞的水平與能力,熏陶學生美麗的靈魂與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