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沒有人知道Rumor君是誰,哪個年級的、哪個專業(yè)的甚至是男是女,Rumor君卻似乎對中國人民大學校園內的大小事無所不知?!癛UCRumor”的簡介標簽是“告訴你關于RUC(中國人民大學的英文縮寫)的一切RUMOR”。
沒有人知道Rumor君是誰,但大家都想解開這個謎。很多人互相議論猜測,有學生媒體直接私信采訪他,他拒絕透露身份,不過還是回答了不少問題。
RUCRumor于2012年冬天注冊,放假時天天掛在網上的同學不多,并不被大家了解,2013年初開學后火起來。Rumor君接受學生媒體私信采訪時說做這個賬號的初衷其實很簡單,他覺得學校里的媒體,在報道同學們真正關心的事情時,“大話、空話、套話一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不多。七八百個字,內容全是在重復標題,沒有實質內容,報道的內容也受限制?!绷硪粋€原因是,Rumor君發(fā)現(xiàn)很多他知道的小事兒同學們并不知道,但對這些事同學們其實很感興趣。為什么只有大事才能是人大的新聞呢?小事兒也可以??!就像電視臺, 有時政頻道,也得有生活頻道。就這樣,Rumor君想,如果把這些“小事兒”做好信息核實,放在一塊分享出來,肯定很有意思!
Rumo君稱,他的消息來源主要是自己觀察或經歷的、同學私信或@他的。Rumor君有自己的核實渠道:自己親身經歷和體驗到的以外,別人發(fā)私信提供的消息,Rumor君會對關鍵之處詳加詢問,并且還得有其它線索印證,比如有圖有真相。當然“RUCRumor有99%都是對的,那1%已經被我刪了。萬一我說錯了,因為我是Rumor,大家也得允許我錯?!?/p>
出乎Rumor君意料之外,從自己發(fā)布消息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同學把學校的問題直接@給Rumor,RUCRumor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同學們的訴求越來越多,比如教學樓開水機的水的沉淀太多了,圖書館、校醫(yī)院又出了什么問題一類。不少得到學校相關管理部門的響應和解決。
為什么Rumor君如此神秘?在我看來,保持神秘感正是Rumor能有效參與學校事務、維護學生權益的重要手段。Rumor君反映的多是學生的心聲或校園問題,例如:“某房地產企業(yè)在北大開宣講會,一人大學生站起來質問:‘在人大招人時說的是每月六千到八千,在北大卻說八千到一萬,什么意思!”還有 2013年10月17日RUCRumor發(fā)布的:“圖書館好多被占的座一上午沒人,真的不能忍?。?!”被轉發(fā)、評論幾十條后,引起校方重視,問題得到解決,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官方微博回應:“三樓工作電腦恢復了,馬上就恢復巡視,占座的同學顫抖吧!”Rumor君常發(fā)布這類質疑、批判甚至敏感的消息。如果大家知道Rumor君的現(xiàn)實身份,反而會引起針對Rumor君本人的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煩。保持神秘色彩,保持RUCRumor客觀、獨立的發(fā)聲手段,對Rumor君自己,對同學們,對校方,都是最好的。
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對自己學校的參與感、認同感愈發(fā)強烈。有賴于互聯(lián)網和新技術,其學生參與校園事物的手段、方法正在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日后,各高校可能會逐漸有越來越多的類似這樣的學生自媒體。這是讓廣大學生更透明地督促和監(jiān)督校園管理者、維護學生權益的新型方式。
你還糾結Rumor到底是誰嗎?大可不必了。就像Rumor君自己說的那樣:不要問我我是誰,我為學生服務。